关灯
护眼
字体:

大道和小道_刀尔登【完结】(43)

  过去人说,千条道路通罗马。在使用着导航软件的人们中间,去罗马的道路只有一条。网络的本领不只如此,它还能帮我们远远地预订旅馆,而一个城市,旅馆众多,为什么订此而不订彼?通常我们总是要参考别人的评价,而这些评价,我看得见,别人也看得见,于是人们的行为,日益彼此相似,或不自知,或如前所说,自知而不能自拔。在网络中,一个人不管使唤着什么功能,以多么特别的方式,可以放心的是,你不是孤独的,一定有成千上万的人与你相同,因为方式被限定为寥寥数种,所谓特别,亦无法逾越软件的设计。网络中的世界与实际世界的区别,或者说,网络给我们处理实际世界中的事务的影响,或在于此。我喜欢网络,我们都喜欢网络,而我确实也从没见过或听说过——至少在前人经验中没有得知比这更威胁自由意志的事物。网络令人自由,同时令人应用自由的途径变少,这真是奇怪的东西。

  上个月,我下载了一个处理照片的软件。它的“滤镜”本领很大,平凡的照片,经它之手,立刻艺术起来,仿佛我们用手指点点触触之后,便有某种精神性的特质流注其中。我一边坚持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一边又惊叹它的效果。我之所以坚持艺术品不会如此产生,理由之一是它的每一种效果,都有无数人在应用,来到它的网站,立时可见千万张看起来很艺术同时又很相似的图片。只有这时,我的欣赏能力才略有苏醒,在此之前,单独看去,我差点真的以为我拍出的破照片,随便一处理就成艺术品了。

  新的旅行

  修昔底德对自己的史笔颇为自许,他说,我可不是随便听说一个故事就记诸笔墨,甚至就连自己所见也不敢据为断然,我所写的,或者是我亲身经历的,或者是别的亲历者讲述给我的,所有这些材料,我都仔细核查过,即使这样,达到真相有时还很不容易呢,我的史书里没有那些奇闻异事,因为我不想迎合众人一时的好奇,而是要传诸后世。

  他的话不是凭空而发,针对的人之一,就是上一辈的撰史者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说,他的结论远比诗人与用散文写作的史家可靠,因为诗人夸饰,史家关心听众的兴趣高于关心事实真相。这些被批评的散文史家,毫无疑问,包括希罗多德在内。

  好吧。看一看希罗多德的情况。首先,他是一个伟大的旅行者,有人推算,他的行踪,无论是在南北还是东西方向上,都超过了五千里。那可是在两千五百年前,不管海路还是陆路,其崎岖程度是今人难以想象的,何况即使是在同样的物理世界里,由于知识的丰寡不同,古人面对的未知性与现在不能同日而语。孔子比希罗多德早生只数十年,他老人家周游列国,前后十余年,南不及江,西未济河(那时黄河河道与今天不同),放在今天的地图里,只在山东、河南、安徽三省之内,而已是十分辛苦,偶尔还要挨饿呢。

  希罗多德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历史”,在他的语言中,这个词有探究真相的涵义。从他的风格来看,他果然给自己加载了解释事件的使命,但同时,也许是为了如修昔底德所说的愉悦听众,他确实是有闻必录,著作里花边的东西很多。为了稳妥,他每每说这件事我没见过,是埃及的祭司告诉我的,那个金像我也没见过,是听迦勒底人讲的。更多的时候,他连这个也省略了。如果同孔子相比,不语怪力乱神,希罗多德的风格与此相反。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希罗多德做到了一半。

  希罗多德到过埃及,他写埃及的一卷,最为详实。比如他记录道:“当一个人再从埃烈旁提涅上行的时候,土地就升高了,因此人们就需要在河的这个部分,就像人拉着牛的样子,给船的每边系上一根绳子,这样溯河行进,如果绳子断了,船就给水流的力量带回到下游去。”他大概是第一次见到拉纤的,所以写得新鲜有趣。但他的习惯,是连自己不相信的事,只要新奇,也要写下来,所以写到一些他没去过的地方,或只粗略地访问过的地区,耳食之言就很多了。

  他去过多瑙河与顿河之间的斯基台地区,而行迹有限,那个地方足够广大,对小亚细亚人来说又足够陌生,这样一来,他的记述就难免光怪陆离了。这里不提斯基台人为了取马乳而把奴隶的眼睛刺瞎那一大段(完全是瞎扯而且不雅),只看他一本正经地记述一个人在某个山洞里发现一个上半身是蛇、下半身是女子的人,还有一个部落,所有的人,不分男女,一生下来就都是秃子。这与他描写埃及人捕鳄鱼的笔法是多么不同啊。

  但是,修昔底德的历史我只粗读过一遍,希罗多德的历史我津津有味地读过两三遍。

  我还大约记得年少时第一次阅读希罗多德的《历史》(王以铸译)。那时我对古希腊比现在还要无知,先前只看过一种神话集,还有一点荷马,所以对希波战争的来龙去脉满头雾水,吸引我的正是这些奇异的故事。对我来说,它是一种细致的《山海经》,我只恨希罗多德讲述阿玛宗时吝于笔墨,而不去计较这故事有没有可能是真实的。一个新奇的世界,很可能由传闻与想象构成,而与我们的实际历史在本性上是大有不同的,在某些时候,更有吸引力一些,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人类感受这种吸引的性情,或许并非只用轻浮、低级趣味便能够解释或压制的。人类实际生活的边疆,与想象的边疆,说到底是同一个边疆,想象虽不能提供真实的舆图,却像魔鬼一样,将我们带到本来不想去的地方。人类的每次探索总有个体的先行者,其背后却是代代交融的共同想象,对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身不能至,加入这种共同的幻想,也是不错的经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