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陕北民歌艺术初探_王克文【完结】(27)

  一对对鱼儿顺水水游,

  你把哥哥记心头。

  上句写的是景,已经给我们了一个完整的画面。这个画面咋看起来与下句没什么联系,但细心体味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作者首先看到的是景,然后才想到了自己,这叫“触情生情”,先有景,景又触发情思,而景,就是一种形象。这首歌上下句的联系在于它们的“因果”关系:看到河里成双成双的鱼儿,想到了自己的孤身只影,想起了自己的心上人……。这是一种从自然到人,从客观到主观,从景物到感情的过程,也是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在这里,形象被直接地、客观地创造了出来,因而给人以形象的直接感受。

  这种形象的创造方式,我们可称它为“直接展示法”。

  陕北民歌的形象创造,采用的几乎全是这种形象的直接展示法。如:“风尘尘不动树林林响,月亮地等哥哥哟好心慌”,“太阳下来照窗台,十七八的女娃碾糕来”,“大河里流凌小河里转,你把哥哥的心搅乱”等等。有一首船曲,采用的是白描手法,直接创造了形象,十分鲜明生动:

  水船漂漂你两盏灯,

  底下的大水浮起①的风。

  ① 浮起,方言,即“上面”。

  风打小灯灯不明,

  水打船头船难行。

  在这里,有形的灯、无形的风、有色的光、运动着的船构成了一幅油画般的画面,简直在人眼前动起来了。它调动的,不仅是人的视觉、听觉这些审美感官,也由于形象的运动特征,调动起了人的筋肉、精神方面的感官。

  这种形象的直接展示方式,是陕北民歌的创作运用了形象思维方式的结果,也是它高度艺术性的又一显著标志。

  陕北民歌的这一特点,与它大量地采用比兴手法和白描手法是分不开的。这些手法的采用,又是与它体裁形式的特点分不开的。如“信天游”形式,只有上下两句,而且上句多主比兴,这就使它的客观描写占了一半的比例。如“沙疙崂①跟上雁轱辘②飞,吊冰取火么一半回”,上句全是比,一下句的“吊冰取火”也是比;“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可以说,上下两句全是白描;“白脖子鸭儿你朝南飞,你是哥哥的勾命鬼”等,都是采用白描、比、兴这儿种手法直接创造出形象来。另如一首船曲:

  ① 沙疙崂,沙漠地带的一种鸟。

  ② 雁轱辘,即大雁。

  无事出东门,

  河湾里去散心。

  猛然抬头看,

  舟船水上行。

  船里头又坐一个花大姐,

  实实爱死个人!

  没有比,没有兴,但其中岸上的“我”、水中的船、船里的姑娘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这种近乎白描的手法是陕北民歌

  的基本手法,特别是在叙事性民歌里运用极为广泛。如《掐蒜苔》第一段:

  手提上篮篮掐蒜苔,

  担墙①撩过个戒指来,

  ① 担墙,即隔墙。

  真是一个好奇怪!

  作品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只是一位提着篮篮去掐蒜苔的姑娘,看到隔墙扔过来的戒指,惊讶不已的样子。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生活小景,但通过它却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大的环境范围:绿色的菜园,弯曲的小道,远处的青山以及周围的村舍房屋等。这就是艺术形象所具有的特殊效果,它能给人以深广的意境,将读者的身心引进去,去自觉地感受、想象,去对这个形象作更大范围的扩张,形成形象的外溢。

  这样的佳作太多了,不妨再欣赏几首。

  写擀面、煮面:

  凉水水和来热水水拌,

  三锤两打上了案。

  煮到锅里打转转,

  捞到碗里莲花瓣。

  ——《何家媳妇》

  写女孩担水:

  木桶高,扁担长,

  伸胳膊两头够不上。

  上坡坡碰了奴的裙边边, 下坡坡湿了奴的金莲莲。

  一把撇在个半坡上,

  对着水里的人儿说恓惶……。

  ——《秃子尿床》

  写新婚之夜:

  二更子鼓里吹,哎哟

  二更子鼓里吹,

  小丈夫睡觉又把个灯儿吹。

  蛐蛐儿小声叫,

  谁也不认得谁。

  ——《五更鼓》

  写白军“围剿”群众:

  围剿得男人满山跑,

  围剿得女人地窖里嚎①,

  ① 嚎,陕北称哭为嚎。

  ② 脑,方言,即头。

  ③ 猴小小,骂人话,儿子、孙子之辈的意思。

  地窖里钻出一颗脑②,

  骂一声白军是猴小小③。

  写秋天景象:

  九更子月儿万丈丈高,

  花叶叶悄悄它离了树梢梢,

  金雀子跳来吱啦啦叫,

  九天仙女树前她绕了几绕。

  ——《十二更月》

  好了。信天游只有上下两句,很难全用来描绘,而小调之类又太长,不便过多抄录。这里仅出示几个小段,由此也可对陕北民歌的形象性有一定的感受了。在气象万千的自然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前,文艺作品所能提供的形象总是微小的,如沙漠之粒、海洋之滴。这就要求作品所提供的形象必须蕴藏深远,具有外溢性,以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关键在于作品提供的形象的具体。只有具体,才可能真实;也只有真实,才可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俗话说,“师傅引进门,学艺在个人”,如果将读者、听者比作“学艺”的“个人”的话,那么,作品提供的形象就是“师傅”,它担负着引读者、听者进入艺术想象和联想的“门”的任务。陕北民歌的形象性如此强烈,一方面,在于它强调客观的描写、反映,另一方面,在于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体验,对生活中形象的感觉和积累。“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又太长,不便过多抄录。这里仅出示几个小段,由此也可对陕北民歌的形象性有一定的感受了。在气象万千的自然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前,文艺作品所能提供的形象总是微小的,如沙漠之粒、海洋之滴。这就要求作品所提供的形象必须蕴藏深远,具有外溢性,以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关键在于作品提供的形象的具体。只有具体,才可能真实;也只有真实,才可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俗话说,“师傅引进门,学艺在个人”,如果将读者、听者比作“学艺”的“个人”的话,那么,作品提供的形象就是“师傅”,它担负着引读者、听者进入艺术想象和联想的“门”的任务。陕北民歌的形象性如此强烈,一方面,在于它强调客观的描写、反映,另一方面,在于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体验,对生活中形象的感觉和积累。“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又太长,不便过多抄录。这里仅出示几个小段,由此也可对陕北民歌的形象性有一定的感受了。在气象万千的自然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前,文艺作品所能提供的形象总是微小的,如沙漠之粒、海洋之滴。这就要求作品所提供的形象必须蕴藏深远,具有外溢性,以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关键在于作品提供的形象的具体。只有具体,才可能真实;也只有真实,才可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俗话说,“师傅引进门,学艺在个人”,如果将读者、听者比作“学艺”的“个人”的话,那么,作品提供的形象就是“师傅”,它担负着引读者、听者进入艺术想象和联想的“门”的任务。陕北民歌的形象性如此强烈,一方面,在于它强调客观的描写、反映,另一方面,在于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体验,对生活中形象的感觉和积累。“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