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_张笑恒【完结】(10)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但是世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十全十美的。就像南怀瑾先生讲的一样,此时完美的事情,彼时不一定还是完美,当出现比之更加完美的事情时,原来的完美在我们的眼中就不再完美。因此,完美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不能强迫自己去追求完美。

  一天早晨,有位园丁到花园里去,发现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凋谢了,园中满是衰败的景象,毫无生气。

  他非常诧异,就问花园门口的一棵橡树:“你们中间究竟出了什么事?”后来他得知,橡树因为自怨没有松树那样高大挺拔,所以就生出厌世之心,不想活了;松树又恨自己不能像葡萄藤那样结果子而沮丧;葡萄藤也很伤心,因为它不能像牵牛花那样绽开美丽的花朵;牵牛花也苦恼着,因为它自叹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树木也都有垂头丧气的理由,都埋怨自己不如别人。这时,只有一棵小草却长得青葱可爱。于是园丁问它:“你为什么没有沮丧?”小草回答:“我没有一丝灰心或者一毫失望。我在此园中虽然算不上重要,但是我知道你需要一株橡树、一棵松树,或者葡萄藤、牵牛花、紫丁香,你才去栽种它们;我知道你也需要我这棵小小的草,我就心满意足地去吸收阳光雨露,使自己天天成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而我们总是容易看到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因而生出艳羡之心,想要拥有别人所有的东西。拿自己的不足去和别人的长处对比似乎成了人们的一种习惯。这使得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唉声叹气、诉说自己的不满的人。

  无论谁身上都有旁人身上所没有的闪光点,只是自己意识不到而已。人们总是习惯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别人的面前,而把不好的一面掩藏在内心深处。因此,所有的人看到的都是别人夺目的光芒,都是自己的暗淡无光。没有美丽外表的人羡慕别人漂亮的脸蛋,却忽略了自己的智慧;没有金钱的人羡慕别人的名车豪宅,却忽略了自己温馨的家庭;没有声名的人羡慕别人的声名显赫,却忘记了自己的朴实无华……

  不要忘记缺陷也是一种美,维纳斯若不是因为失掉双臂也许不会在今天赢来世人的赞叹。我们应该细数上苍赐予我们的恩典,而不应该纠缠于属于别人的东西。用一颗包容之心容纳所有的缺陷,你会发现世事真的很美好。然而这个世界上的人似乎都在执拗于同一个观点,那就是力求完美。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想尽一切办法,结果还是一场空;做事的时候力求完美,结果事情完成后才发现有更好的办法,会得到更多的东西,于是有了更多的长吁短叹。

  有一个渔夫在打鱼的时候捞到一颗珍珠,欣喜若狂。可是回到家之后,他发现珍珠上有一个碍眼的黑点,让这颗珍珠失色不少。渔夫决定要把黑点磨掉。于是他找来了工具,开始一点点地磨起来。结果珍珠越磨越小,而那个黑点还是存在。直到最后,那个黑点被磨掉的同时,珍珠也不复存在。

  人生永远不会有圆满之时,因为我们的心是无限宽广的,再多的事物也不能将它填满。奢求圆满只会让我们将已经拥有的东西也丢掉。我们要学会用一颗宽容之心对待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种种缺憾,始终保持一颗知足之心,好好地珍惜眼前已经拥有的,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在遗憾中度过。

  得理也饶人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的这番话,虽然看起来是对历史的宽恕,实际上透过这个宽恕,表明了孔子认为周朝的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孔子觉得文王、武王在各方面都没有错,只在这件事上处理得不大妥当,但对前辈的圣人,不好意思多加批评,所以他说既成事实的事,再说也没有用了。对人与人之间相处来说,有些事既成事实,再也无法改变,又何必再追究呢?

  宽恕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充满矛盾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避免与别人发生正面冲突的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宽恕。宽恕不仅是宽恕别人的错误,还要宽恕别人的无理。“一个巴掌拍不响”,任何一件牵涉到两方的事情总会有一个理直气壮,另一个心虚气馁。这个时候,理直气壮的一方如果能够主动与对方修好,前事不究,那么这个人就真正做到了宽恕。

  很多人都秉持着“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的观念,只要是理直气壮的事情,就天不怕、地不怕。当然这也没有错。做有理之事,总是比蛮不讲理要好得多,但是有没有想过在有理的情况下也让一步呢?只要我们肯让一步,相信对方也不会胡搅蛮缠,蹬鼻子上脸。如果我们仗着自己有理,非要将对方逼入绝境的话,那么可能引发更加激烈的冲突,最终可能损及自身的利益,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三国时的曹操就是一个得理肯饶人的人。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从袁绍的书信中发现了很多许都官员和军中人员给袁绍的投降书。曹操本可以把这些写密信的人抓起来,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把密信全部烧掉,说:“当袁绍强大的时候,连我也难自保,何况别人?”

  曹操的做法很妥当。因为纵然是将那些人全部抓起来杀了,也毫无意义,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密信付之一炬,那些人自然会对自己感激涕零,更加为自己卖力。

  无独有偶,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也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

  刘秀进入邯郸后,检查前朝的公文时发现了大量的辱骂自己,甚至有一些是策划暗杀自己的密信。但是刘秀并没有追究此事,而是将这些信全部烧掉。他通过这种做法化敌为友,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成就了帝业。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自己一生都没有做过一件无理之事。或许只是在无意之间,我们也曾经无理过,只是因为对方的宽容大度,我们才没有察觉。面对纷争,作为有理的一方已经是占尽上风,没有必要赶尽杀绝,要记住“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把人逼急了,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到时候自己有理的事情也会变成无理。“势不可使尽”,要把握住火候。有时候退让一步,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汉朝时,有一位叫刘宽的人,为人宽厚仁慈。有人曾经错认了他驾车的牛,硬说牛是自己的。刘宽什么也没说,叫车夫把牛解下给那人,自己步行回家。后来,那人找到了自己的牛,便把牛送还刘宽,并向他赔礼道歉。

  古来的圣贤们都坚持“有理让三分”,因而处处受人尊敬。一个事事都可以占“理”的人是可敬可佩的,值得大家的赞赏,但是对待这个“理”必须要做到有节。如果因为自己占据了一个理字便张扬无度,以理示狂,以理妄为,那不仅会失去自己的理,失去人们的赞赏,恐怕最终很有可能会由有理而变得无理了。得理不饶人的人,最终不会得到什么好结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