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_张笑恒【完结】(36)

  汉昭帝召见霍光,霍光连连向汉昭帝磕头请罪,然而汉昭帝却对霍光说:“那封揭发你的信,朕已经仔细研究过了,是假的,不是燕王写来的,朕相信你,你是无罪的。”霍光见到皇帝替自己辩护,感动得老泪纵横。

  汉昭帝说:“大将军检阅羽林军是在长安附近,调用校尉还是最近的事,总共不到十天。而燕王远在北方,怎么能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了解得如此清楚呢?就算他都知道,马上写信送来,再快的速度也不止十天。再说,大将军掌握兵权,如果真的要谋反,也用不着靠调一个校尉了。这件事分明是京城里有人在制造假案,他们想欺我年幼,假燕王之名来陷害大将军。真是痴心妄想。”

  谣言的产生我们无力阻止,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智者,把自己听到的每一句话都进行过滤,筛出那些不该传播的话。真正有修养的人是不会在背后论人长短的,是是非非总是难以辨清,我们既然没有亲身经历过,有什么资格乱加点评呢。无论我们听到的关于别人的议论是真是假,都应该让那些扰乱人心的言语就此打住,不要让其成为“杀人”的工具。

  智者知道该怎么开口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可以同那个人说的话却不同那个人说,就会失去可以结交的人;不可以同那个人说的话却和他说了,是说了不该说的话。有智慧的人既不会失去应该结交的朋友,也不会说出不该说的话。”

  南怀瑾先生认为说话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并认为孔子上述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自己怕得罪人,不肯对他讲直话,这就对不起人,是不对的。自己的朋友,如看到他犯错误,就要给一个警告,甚至他现在因此对自己不谅解都可以,自己还认他是朋友,他可以怨恨自己,等到他失败了,会想到自己的话是对的,那就对得起人。所以在可以讲直话的情形下,不和他讲,是对不起人,不应该的。有时候有些人,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会在应说的时候直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语言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师”,话说得好会促进事情的圆满完成,相反,话说得不好,则会招来祸患。说话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我们必须掌握说话的技巧。

  “心直口快”是说一个人没有心机,说话直爽。然而,这样的人在现实社会中,总是免不了会吃亏。我们要知道,有些话就像刀子一样锋利,使用不当很可能会伤到别人,也许我们本身并没有恶意,但是就因为心直口快,说话不加思考,结果无意之中就把人得罪了。聪明的人会采用更加委婉的方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既能起到警示别人的作用,又不至于得罪他人。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青史留名的臣子,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直言国君的过错,然而却招来杀身之祸,自己所要谏阻的事情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人是可敬可佩的,但是他们说话的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同样有另外一批人,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身负的责任,看到国君的过错后,他们也会进谏,但是他们会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谏,既不会伤了国君的面子,惹得他们雷霆大怒,给自己招来祸患,又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纣王无道,戕害百姓,弄得天怒人怨。他的哥哥微子劝他不听,只好离开;叔父箕子向他进谏,结果被他囚禁起来。

  比干虽知纣王秉性,但是身为重臣,不可不为国家着想,于是对纣王苦苦相劝,无奈纣王不听。他叹息说:“主上有过错不劝谏就是不忠,怕死不敢说真话就是不勇敢,即使劝谏不听被杀,也是尽到了忠臣的责任了。”于是下决心冒死强谏。纣王被比干骂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现在我要拿你的心来验看一下!”于是就命人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赏。

  西汉开国第一谋臣张良就是一个懂得如何说话的人。西汉建国之后。张良为了避免“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隐居不出,直到出现废太子的风波。

  高祖刘邦宠爱妃子戚夫人。戚夫人生怕刘邦驾崩之后,自己无所依靠,因此一直缠着刘邦更换太子。而刘邦对仁厚孱弱的太子刘盈也不满意,相反对戚夫人的儿子如意非常喜欢。如意从小聪敏伶俐,深受刘邦宠爱。刘邦将改立太子之事公布于朝堂,结果招来了朝臣的一致反对。

  皇后吕氏看到形势不利于自己,于是就想找已经隐居的张良出来想个办法,但是张良已然退隐,不愿再招惹是非。吕氏死缠烂打,说张良如果不给她出主意,就跟他没完。

  张良看到当时的形势,刘邦一心要废太子,如果自己出面去规劝,必然会使刘邦大为不满。同时,自己已经退隐,突然在这个时候出来,难免会让刘邦以为自己有所图谋。到时候,自己难免韩信、英布和彭越等人的下场。

  于是聪明的张良给吕后出了一个主意,让她请出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劝阻皇帝,若是他们都说不动的话,那么就真的是大势已去了。结果“商山四皓”一出面,刘邦就改变了更换太子的想法。

  说话看似很简单,上下嘴唇一碰,什么就都出来了,但是说话的质量如何就难以保证了。同样的一件事情,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说,在不同的时间来说,都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和什么人说话,都要审时度势,看清楚情况再说。选择什么样的时候说、怎么说都要琢磨清楚了,不能口无遮拦。

  人与人之间的谈话,就像是一场又一场的谈判,必须掌握说话的技巧。选择合适的时机,找准正确的突破口,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切忌祸从口出

  夫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

  ——《庄子·人间世》

  庄子说:“人说话,就是风波;人说话互相传递,真实情况便丧失了。风波容易到处流传,真实情况丧失了,便容易导致危险。”

  南怀瑾先生认为一句话说出来,说不对,人与人之间就会生出问题来。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有时候世界上的战争就是因为一句话,或者做领袖的讲一声“打呀”,大战就打起来了。讲话特别要注意,一句话是两面刃,害自己也害人家,你以为自己会玩嘴巴,你倒霉统统是自己玩嘴巴玩出来的。

  世上的矛盾、冲突大多都是由于言语不合而引起的。有时候无意间的一句话就会伤害到别人,别人难以出气,就会想办法报复你,就这样你来我往,小小的一句话就会演变成一场大祸事。

  第22章 谨言慎行无些过(3)

  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很容易受到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心情的影响。身份地位较高的人总是习惯于趾高气扬,说话的时候自然不会注意到是否会伤害到别人;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说话相对来说会比较平和,而心情差的时候,就很容易把别人当做出气筒,说话不免会伤到别人。遇到通情达理的人,自然不会计较,但是若是不小心遇到睚眦必报的人,那么等到他对付你的那一天,你也许还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