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_张笑恒【完结】(53)

  这里仍然是在讲谦虚的问题。做学问也好,成就事业也罢,总之,世上的事情没有极限,也就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若是我们不能谦虚,取得一点成就之后就洋洋得意,骄傲自满,那么失败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人生是没有顶点的,骄傲自满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因而停滞不前。在停滞的过程中,往往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种自满的精神会让他们盲目自大,做事专横,从而招来失败。要知道万事万物都不会随着一个人的停步而停步。在自己停滞不前的时候,事情在别人的推动下仍然在发展,相对于别人的前进,自己就是在逐渐落后。当别人的实力超越自己的时候,整个事件就会发生逆转,失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闯王李自成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农民起义首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就攻入了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然而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就开始骄傲自满。他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反而纵容自己的士兵在北京城里烧杀抢掠,而他的手下大将则抢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他的部下李岩劝阻他说,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拥兵十万,此时他已经投降,还是把他的小妾送回府里保护起来。但是狂妄自大的李自成根本就听不进去,他认为自己已经是天下无敌,吴三桂要是敢反,就发兵把他灭了。

  李自成忽略了一个重量级的对手,那就是关外的清军。吴三桂听说陈圆圆被抢之后,立刻投降清军,将山海关献了出去。李自成率领军队去山海关与吴三桂作战,正在鏖战的时候,清军杀来,李自成大败而回,并不断撤退。清军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北京城。

  想要赢得最后的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成功是一点点积累来的,一时的成功只能代表一时,不能代表未来。然而很多人在取得一时的成功之后就会得意忘形,骄傲自满,目空一切,结果失败就紧随成功而来。试看当年朱元璋的做法,我们就知道朱元璋成功的原因了。朱元璋采用朱升的建议“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结果收拾了一个又一个对手,等到举世再无敌手的时候才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我们想一想,若是朱元璋过早地称王,只怕他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同时称王后的朱元璋过上安逸的生活之后,还会不会有进取之心也很难说。因此朱元璋的成功就在于他没有让自己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没有享受成功的果实,而是在成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就是朱元璋这个农民起义首领和李自成的不同之处。

  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在那时候把这种倾斜的器皿叫欹器。

  孔子便向守庙的人问道:“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器皿呢?”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里。不一会,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这时候,孔子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界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

  人的心思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若是我们的心满了,再也不能装下任何东西,就失去了进取之心,那么我们就会躺在功劳簿上,啃食成功的果实,当成功的果实被我们啃食殆尽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失败的时候。因此自满是要不得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给我们的成就打满分,给自己留下前进的余地,才能不断取得成功。

  第33章 反躬自省,进德修业

  知道反省,才能改过迁善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孟子·梁惠王上》

  称完才知道轻重,量完才知道长短。世间万物都是这样,心更需要反复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

  南怀瑾先生认为人应该经常自我检讨,这就是《论语》中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如果不及时反省,就会犯错误,而反省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就和秤与尺在权衡和度量上所占的分量一样重要,所以,检讨自己的行为,多加反省,就可知道自己是不是合乎道德的标准。如不反省,就无法知道自己的思想、心理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过,有哪些地方需要发扬光大。

  人之所以要自我反省是因为人们在做事的时候容易受到情绪与环境的影响做出错误的事情。这些事情有很多是违背人们的本意的,但是既然已经做下,很多人碍于面子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故而一错再错。反省是对自己的行为的反思,评价自己做的事情的对与错,恰当与否一定是要在事情过后,冷静下来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因此,反省对于人们认识错误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经常说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时候,我们被绊倒之后,立刻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就离去了,不去关注自己是被什么东西绊倒的,将来遇到的时候还是会再次被绊倒。反省是帮助自己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最好办法。反省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那个绊倒自己的东西,使得我们认识它,将来再遇到的时候就能躲开。

  一个人若是不懂得反省,必然是会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因为他对自己所做过的事情没有任何认识。只有懂得反省才能改过迁善,才能从错误的道路上转回来。自古以来有大成就的人都是懂得反省的人。邹忌在别人一片赞扬声中反省自己,从而认识到了齐国政治的弊端,进谏齐威王采取措施加以改正,使得齐国“战胜于朝廷”;唐太宗懂得反省自己,采纳魏征等人的谏言,开创了“贞观之治”。反观那些不懂得反省的人,一个个下场悲惨。西楚霸王项羽刚愎自用,临死的时候还在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崇祯皇帝也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国破之时也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高喊“群臣误我”。这些人的败亡是注定的。因为他们从来不知反省,将错误进行到底,不败亡才是不正常的事情。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小时候也是一个贪玩贪睡的人,为此他经常遭到先生和伙伴们的讥讽。在先生的教导之下,司马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改掉自己的坏毛病。但是习惯一旦养成,想改过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为了能够早起,他在睡觉之前喝了一肚子的水,结果早上没有被尿憋醒,反而尿到了床上。

  司马光尝试了很多办法,最终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他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伟大的着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