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说参同契_南怀瑾【完结】(64)

  “闭塞其兑”以后,就是下面四个字——“筑固灵株”。“灵”就是后世所讲的性灵,也叫做灵性,自己精神的本源。“株”是形容词。内养灵性,像培养种子一样,慢慢使它发芽长成一株植物,就是新的生命开始。“灵株”是魏真人创造的名词,“筑固灵株”则包含了元神、元气、元精的凝结。

  “三光陆沉,温养子珠”是方法。在自然界三光是日、月、星;在人体上的三光是眼睛、耳朵、心。“陆沉”本来是个形容词,“陆”代表大地,有一句话“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就是说一个人达到安静虚无的境界,也就是真达到空的境界。怎么样是个空?道家形容得很确实,所谓空,没有一个空的境界。虚空粉碎,连虚空都没有。大地平沉,大地就包括我们这个身体四大,平沉是没有身体的感觉,这个才是真达到虚无的境界。“三光陆沉”就是六根都安静下去,这个是方法。不管佛家道家、显教密宗,大家学静坐的谁能够真做到“三光陆沉”?都是瞎吹,自己骗自己,瞎子摸象,好像是个修道的样子,坐给别人看看而已。真讲工夫,一样都没有做到。

  真正做到“三光陆沉”,一念不生,这时要“温养子珠”。“温养”就是保养。我们先天生命的根本,现在不谈,因为生命的本来你还不知道。我们现在这个生命,是先天本来生命的分化,由现在的生命,自己可以养回来,见到原来的生命。在这两个过程当中,由“三光陆沉”,到达“安静虚无”,接着“温养子珠”。温养就是老母鸡抱蛋一样,要温暖保养它,不能有一点寒冷。怎么样才是温暖呢?刚才也讲过道家的名言,“意动火工寒”,这个意不能动,这就是温养。

  现在世界上都流行讲中国的禅宗,现在叫禅学,多数是口头禅、野狐禅,嘴里吹的。真正的禅宗也讲实际工夫的,譬如黄龙晦堂禅师,他形容真正的参禅,“如灵猫捕鼠,四足踞地,目睛不瞬”。猫捉老鼠,那真是动都不动,像入定一样,全部精神盯住。

  舒州投子大同禅师还有一种形容,“如鸡抱卵”,就像老母鸡抱蛋温养,也就是黄龙晦堂禅师形容灵猫捕鼠这个境界。规规矩矩说,我们大多数人学佛修道做工夫,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都是在那里玩耍,自己玩弄自己。真正到达这样专一的境界,才是温养。然后自己生命里头那个功能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生命。实际上并不是新的,还是原来的。不过因为我们平常不知道,没有修养,这个功能到死也出不来,所以感觉新奇,而形容它是“子珠”,由母体养出来的。事实上是母子相连的一个。这一节在逻辑上有两个特别的名称,一个是“灵株”,一个是“子珠”,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不同的名词罢了。

  找不到的东西

  我们大家学道,搞了半天,就是想修出来这个东西,但它永远出不来。下面八个字,“视之不见,近而易求”,一般修道的人,都在找这么一个东西。讲了一句明心见性,又去找明心,又去找见性,讲一个道就去找道。如果你去寻找它,那离道已经很远了,所以你看不见听不见。“近而易求”,道就在你那里,不是外面,不是佛菩萨给我们,也不是神仙、上帝给我们。老实讲,上帝、菩萨、神仙,还是靠我们捧出来的,我们本身每一个人都是仙佛,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天帝,只是自己把这个生命的本来忘记了,所以说“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我们小时候背的《三字经》,“性相近,习相远”,这两句话是从孔子《论语》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来的。哲学家研究了半天,从唯物的哲学去找,从唯心的哲学去找,从宗教上去找,想找出来人性和宇宙万有本性是什么东西,究竟在哪里?在我们中国,原来儒道不分家时的原始文化,不考虑这个,因为心物是一元的,“物”也是它变出来的,“心”也用不着在枝节上找。

  那么“性”在哪里?“性相近也”,这个本性就在这里,非常近,近到在眼睛前面,因为太近就看不见了。“习相远也”,你拿后天的习性、习气来找自己的本性,越找越远。本性是本来清净安详的,可是人忘记了清净安详的本来,偏要向外去找。人的习气发展越久,距离就越远了。孔子这两句话,实际只有四个字,其他都是陪衬的,因为古文要朗诵,念出来必须要拉长声,实际上“性近习远”四个字就够了。

  自性在哪里?就在你这里,不要另外去找,它很浅近的。我们一般人总是把这个道当成高远的,那是错误的。禅宗祖师经常骂人“高推圣境”,学佛修道,把圣人的境界估计得太高了;自己的修养,已经到达那个边缘,不敢承认,信心不够。自己想,哪有那么容易呀!释迦牟尼佛还修了十二年,吕纯阳也搞了一辈子呢!所以高推圣境也是毛病。实际上,道是非常平凡的东西,所以我常说世界上最高深的学问,就在最平凡的道理里头;最平凡的地方,就是最高深的地方。一般人知识越高,学问越好,越爱向不平凡处去找平凡的道。所以说“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这一段朱云阳祖师的批注也非常好,希望诸位回去能够研究,不研究太可惜了。我们现在不妨帮忙大家,带着诸位看一遍。“此节,言炼己之初基也。首卷御政诸章,但敷陈乾坤坎离,造化法象”,他前面只讲宇宙生命的大法则,“到此,方直指炼己工夫”,到了这一章直接告诉你,我们怎么样修道,“示人以入手处”,告诉我们怎么样入门。“吕祖云,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他引证唐朝神仙吕纯阳祖师讲的“七返”,修道是“七返九还”。这个七返与《楞严经》的“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是同一道理。吕纯阳说,这个道不向外走,炼丹修道的七返九还工夫,就在我们自己。“先须炼己待时”,这个基础打好了,“待时”,还要等一段时间才成。

  再引述宋朝这位张神仙,“张紫阳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炼己,即养己也。”在汉代的时候,道家学术叫“养己”,唐宋以后更现实一点变成“炼己”。什么是我的自“己”呢?“己即离中己土,为性根之所寄”,离是卦名,己土是天干,这是本性。“离中己土”在人体就是中宫,中宫我们也讲过的,等于胃的这一部分。

  银汞代表什么

  “只因先天的乾性,转作后天之离,元神翻作识神,心中阴气,刻刻流转”,我们的本性,变成我们现在可以讲话的意识了。现在有个问题来了,他说父母未生以前,本来个个都是得道的圣人,有了这个生命以后,这个思想心停不了。一般讲中国文化修养的人,都晓得只要把这个妄想的思想心清净下来,就有希望了。可是为什么清净不下来?道家有一个道理,因为先天的本性,变成我们现在肉体的生命之后,先天的“元神”已经变成后天的“识神”了。佛家唯识学的八识,就是这个识神。转成识神就受后天阴气的影响,阴气是有形有现象,先天的元气是无形无现象的。先天是形而上,后天是形而下。变成后天的生命后,受心中的阴气时时流转的影响,一刻不能停留,因此我们的思想停不下来。打坐是如何使心性凝定不动。佛学称现在的思想作用叫做五阴,把阴修炼消除完了,成了纯阳之体,就是道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