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_袁腾飞【三册完结】(123)

  蒙哥马利出战

  英国政府将敦刻尔克撤退时的英雄,当时的第3师师长蒙哥马利中将派到非洲,做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用兵极其谨慎,如果不占绝对优势,他不会轻易出手。蒙哥马利到了前线之后,首先是鼓舞士气,然后玩儿命地给国内拍电报,要人,要装备,要食品,要油料,弄得第8集团军兵强马壮。英军实力越来越强。

  在这种情况下,蒙哥马利认为已经掌握了对轴心国军队的绝对优势,这才在阿拉曼地区发动反击。阿拉曼离开罗只有几十英里,一旦被攻克,后果不堪设想。据说,当时英国驻开罗的专员已经准备撤退了,把文件都烧了。如果埃及失守,德国人就会切断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也将被德国人封锁,德军就会进入亚洲。当时伊拉克、伊朗这些国家都是亲德的,当地贵族仇恨英法的殖民侵略。如果德国在当地扶植起亲德政权,跟日本在印度会师,轴心国两强联起手来麻烦就大了。二战最万幸的一点,就是结盟的轴心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可以忽略不计)在地理上相距遥远,没法协同作战,基本上是各打各的,不像盟国是配合着打。所以蒙哥马利必须要在阿拉曼挡住德国人,力挽狂澜。

  04.阿拉曼对战

  盟军“轻足行动”

  1942年10月23日,一个平静的月圆之夜,英国第8集团军882门大炮齐射,轰击德军阵地长达5个半小时,125吨炮弹落到德军阵地上。据说,平均每门炮发弹600枚,炮管都打红了。盟军的炮手一直在开炮,震耳欲聋的声音,使一些炮手的耳朵都流了血,有的都被震聋了,现在炮兵戴着耳罩,那时候没有。

  蒙哥马利把进攻行动命名为“轻足行动”,为什么呢?因为,首先出击的是步兵,步兵踩到反坦克地雷也不会炸,因为反坦克地雷是针对坦克的,人的重量轻,不会引爆地雷。英军步兵向前推进的时候,工兵随后为跟进的装甲部队开辟了一条安全通道,这条通道有24英尺宽。为什么开这么宽?因为这个宽度刚好可以让一路坦克纵队通过。工兵们很不容易,他们要在被称为“恶魔的花园”的反坦克地雷阵里,开辟出一条5英里长的通道。这任务太艰巨了,因为德国特别重视布雷,而且雷场的面积很大。实际上,这次工兵排雷的任务并不成功。

  因为德军装甲力量不足,运到非洲的虎式坦克数量很少,以连为单位,只能充当消防队的角色。因此,隆美尔对付英国装甲优势主要有两个法宝,一个是反坦克地雷,一个是八八高炮。最早的反坦克炮都是37毫米,后来发展到50毫米,然后又发展到75毫米,再没更大的了,但是75毫米反坦克炮也很难击穿坚厚的坦克装甲。隆美尔在攻打法国的时候头一次遇到重型坦克,也就是法国的S-35坦克,这坦克太牛了,德国坦克压根打不了,反坦克炮也打不了,隆美尔就拿打飞机的88毫米高炮打它。法国人不服,说你们怎么这么干,拿打飞机的炮打坦克?

  托马水平欠火候

  阿拉曼战役开战当天,英国第13军在南方发动了佯攻,与德国的21装甲师和意大利的阿利埃特装甲师交火,英国第30军在德军雷场中为第10军的装甲师开辟道路。到晚上10时,第30军的步兵开始推进,步兵前进到第一片雷场时,工兵开始为装甲部队开辟通路,到第2天凌晨,500辆坦克开始推进。但由于坦克数量太多,在雷场当中只能以一线纵队前进,卷起了太多尘土,后面的坦克看不见,能见度太低,交通堵塞的情况比较严重,基本上相当于上下班高峰时期的北京城区。

  即便如此,对于德军指挥部来讲,第一天的战斗仍是一场灾难。盟军的炮击切断了轴心国军队的通信,那时通信大部分是有线的,电线被炸断就联系不上了。而且,战斗打响之前,德军三易主帅。隆美尔当时回国休养,不在北非,他走了之后委托施登姆将军指挥战斗,没想到施登姆将军心脏病突发去世了,临时接替施登姆的是托马将军。隆美尔走时,把权力交给施登姆,是认可施登姆的能力。施登姆死了权力交给托马,至于托马的能力,不恰当地说,可能比隆美尔低了两个等级。关键是他又做不了主,因为司令还是隆美尔。托马一下被打蒙了。蒙哥马利或许得到了情报,发动战役的时机非常好。

  双方在苦战

  在阿拉曼战役中,盟军还掌握了制空权。阿拉曼开战当天,盟军出动了1000多架次的飞机轰炸德军阵地。暗杀希特勒的施陶芬贝格,就是在这次空袭中丧失了一只眼、左手两根手指和整只右手。

  到了日出之后,德军装甲部队才开始攻击英军,但进展很小,德国第15装甲师和意大利里特瑞奥装甲师迎战澳大利亚的装甲部队,双方投入了100多辆坦克,到了晚上,半数都被击毁,但双方仍在僵持。就在澳大利亚坦克与德军坦克战斗的时候,英军第51师的步兵抵抗着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他们用步兵来对付德军装甲部队,这场战斗持续了两天,英军在付出极大伤亡后,最终夺取了基德尼山脊。

  到了10月25日,双方已经连续战斗两天,盟军穿越了雷场,前进到了东南方向的山体地带。因为轴心国士兵事先挖好了战壕(意大利人最擅长干这事),双方进入到相持阶段。剩下的七天非常可怕,德军第15装甲师和意大利里特瑞奥装甲师发动了一系列反攻,竭力寻找英军的薄弱环节,但一无所获。同时,英军第51师,也是英国的王牌师,连续发动了三次进攻,但步兵进攻装甲部队的结果非常可怕,第51师损失惨重。

  在英军第51师苦战时,澳大利亚军队正在进攻一座标高只有20英尺的小山(即“第29点”),德军在这里有一个观察哨所,被蒙哥马利确定为重点攻击对象。就在这么一个小山上,盟国飞机投弹115吨,几乎把小山炸成盆地,海拔20英尺变负的了。盟国军队占领小山后,德国军队仍拼命反攻,想把小山夺回来,这小山就像阿拉曼战场上的“上甘岭”。

  05.大战后的苍凉

  攻敌所必救

  10月26日,隆美尔回到了北非,收回了托马将军的指挥权,德军从最初几天的混乱中缓过劲儿来。这时候轴心国形势已经不妙了,意大利的特兰托师,所谓的精锐师,损失了一半步兵,第164轻装甲师损失了两个营,轴心国士兵都只剩下一半的口粮,还有很多人生了病。最关键的是,油料储备只够使用三天,坦克、卡车都得用油,在沙漠里靠骡子、马机动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种情况下,隆美尔到前线之后,仍然试图扭转颓势,发动了猛烈反攻,盟军的进攻被挡住了。丘吉尔不耐烦了,抱怨说:“我们真的找不到一个能打胜仗的将军吗?”隆美尔下决心要夺回“第29点”那座小山,德军21装甲师、意大利阿利埃特装甲师开始发动猛烈进攻。

  一代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毕竟刚从德国返回,还没适应战场的环境,这个时候有点儿晕头,判断明显错误,为了这么一个小山包,发动如此猛烈的进攻得不偿失。英军一直在坚守阵地,而隆美尔的部队由于缺乏油料,坦克、卡车动不了,也不能撤退,所以必须攻下这座小山。这个地方就相当于一战时的凡尔登,双方要在这儿把血流干,攻敌所必救。蒙哥马利要进攻敌人绝对不能放弃的地方,吸引敌人的主力部队来决战,这个“第29点”,20英尺高的小山,恰好成了这么一个地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袁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