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_袁腾飞【三册完结】(160)

  在村里的苏联坦克一共17辆,其中有10辆“斯大林2”坦克,另外7辆是威力超强的T-34/85坦克。卡尔尤斯敢用两辆坦克对付17辆苏联坦克,并不是犯二,而是因为他充分掌握了战场情报。他清楚苏联人这时都在睡大觉,除了村头有两辆放哨的T-34坦克,其他坦克都是在没有发动的情况下被卡尔尤斯原地击毁的,相当于飞机被摧毁在跑道上。217号“虎”式坦克车组人员配合娴熟,一发又一发88毫米炮弹以极高射速破膛而出,苏军还没反应过来,10辆“斯大林2”已被打成燃烧的废铁,两辆虎式坦克毫发无损,全身而退。苏军精锐第一坦克旅独立重坦克团,几乎全军覆没。然后,卡尔尤斯又把部队组织起来埋伏在村口,等苏军后续部队闻讯赶来增援的时候,8辆“虎”式乱炮齐发,在公路上行军的苏军坦克纵队被打成一片火海,苏联人只得暂停这一路攻势,大量德军步兵得以逃出生天。

  卡尔尤斯凭借这一战的卓越战绩,被晋升为中尉,授予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卡尔尤斯驾驶的是重型的“虎”式坦克,德国第二号王牌坦克手巴克曼,驾驶“黑豹”坦克,也击毁了80辆敌军坦克,获得了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按照美国军事学家的说法,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人在坦克方面做了太多无用功,像“虎”式、“虎王”、“黑豹”和各种乱七八糟的突击火炮,生产了许多。现在看来,只生产“黑豹”坦克一种就足够了,因为生产那么多,标准也不统一,给后勤造成很大困难,特别是“虎”式坦克,才生产一千多辆,而苏联仅T-34就造了6万辆,好汉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一群狼。打仗嘛,武器不一定高精尖,好用就行。

  第三帝国崩溃后,卡尔尤斯选择了向美军投降,算是比较好的结局。战后,他在德国贝德斯海姆开了一家药店,起了个很霸气的名字,就叫“老虎”。据说,日本著名模型厂商田宫还专门找到耄耋之年的卡尔尤斯,送了他一辆当年的座驾——精制的217号“虎”式坦克模型。卡尔尤斯微笑着接过礼物,却没有表现出格外的激动,也没有回忆起什么,仿佛那个创造击毁178辆坦克、130门火炮战绩的,是另外一个人。

  马特洛索夫堵枪眼

  苏军这个时候也在大力宣传自己的战斗英雄,特别是第五十六近卫步兵师254团战士马特洛索夫。1943年2月23日,马特洛索夫所部奉命进攻德军时,受阻于德军碉堡火力。马特洛索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碉堡的射击孔,保证了战友的胜利。

  俄罗斯军事史学家鲍里斯·索科洛夫曾对比分析德苏两国宣传战斗英雄的不同偏好。德国人一致推崇的英雄,全都是空军、装甲兵和潜艇部队创造了惊人战绩的超级大王牌。这些技术含量极高的英雄,凭借的是良好的文化素质、严格的训练、卓越的勇气和沉着性格,普通人难以企及。

  苏联也在战争中诞生了这样一批王牌精英,在盟军中是出类拔萃的,但战绩远远无法与德国相比,如王牌飞行员阔日杜布(62架)和波克雷什金(59架)。但是,马特洛索夫的名声在苏军中远远压倒了这些卓越的王牌精英。

  苏联更偏好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甚至开展造神运动,正是考虑苏军的现实而量身打造的。由于苏军始终在质量、训练和素质上处于劣势,但具有数量上的优势,突出宣传牺牲精神,便可以抵消训练和素质的不足。此外,苏联最高统帅部一直偏好将人和装备都视为转瞬即逝的消耗品,将数量置于质量之前,所以苏军一直需要树立人人都容易效仿的、可以批量产生的英雄。

  这种偏好和宣传,也塑造了典型的苏军形象:西部主力被围歼后,大量新兵被征召入伍,经过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基本训练,就被拉到前线。如果他们心里燃烧着马特洛索夫的精神,这些动作生硬地端着一杆莫辛·纳甘步枪或者波波沙冲锋枪的年轻人,会以狂热的牺牲精神压倒对面素质更高的德军士兵。

  但是,这种一味对牺牲勇气的宣扬,妨碍了苏军的技术化建设,给苏军带来了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闪电将军”瓦杜丁

  翻开二战的历史,德军是发动“闪电战”的鼻祖,在古德里安的军事思想指导下,德军闪击波兰、闪击法国、闪击苏联,都取得过辉煌的战果。但是,到了1943至1944年的苏德战场,该轮到苏联人发动闪击了。瓦杜丁大将是苏军中屈指可数的、善于运用坦克作“闪击战”的军事人才。

  瓦杜丁于1901年出生在俄国一个农民家庭,1920年参加红军,之后参与了肃清乌克兰农民起义军的军事行动。次年,他加入俄共。1926年起,瓦杜丁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和总参学院进修了10年。1936年苏联开始“大清洗”,刚刚毕业的瓦杜丁不但没有被“清洗”掉,反而因为有大量比他军衔高的人被“清洗”,使他迅速获得晋升。1938年,瓦杜丁晋升少将,被任命为基辅军区参谋长。

  1939年,瓦杜丁参与策划了苏联与德国瓜分波兰的行动,并担任苏联红军南方集团军参谋长。1940年在朱可夫指挥下,这支部队又参加了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的战斗。作为奖励,1940年斯大林晋升瓦杜丁为中将,并任命他在总参谋部任要员。

  但是,瓦杜丁的缺点很快暴露了,他做事蛮干,在面对各种改革时,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和实战知识,且管理方法和策略过于抽象,显然不能适应这个要职。好在他是农民出身,又年轻,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忠于斯大林,这使他成为斯大林欣赏的为数不多的将领之一。然而,瓦杜丁及其他苏军高级将领,都未能在1941年6月德军闪击苏联前做好充分准备。

  1941年6月30日,瓦杜丁被任命为西北方面军参谋长,开始崭露头角。他具有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并善待下级,下属们都很钦佩他的为人。瓦杜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往往身先士卒,而且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胆识,二战前期,大多数苏军将领在失败面前畏首畏尾,害怕主动向德军发起进攻。瓦杜丁却恰恰相反,敢于主动发起进攻。

  苏德战争初期,西北方面军要阻止由曼施坦因指挥的集团军进攻列宁格勒。瓦杜丁坐镇诺夫哥罗德附近,指挥苏军组织起一次进攻,企图包围德军大部。因此,曼施坦因不得不重新集结整个集团军,以阻止苏军进攻。就这样,德军耽误了进攻的时机,而苏军获得更多的时间来加强城中的防御工事。德国人错过了占领列宁格勒的最佳机会,一个甚至可能改变战局的机会。

  不过,当时瓦杜丁指挥的部队伤亡率很高,他往往高估了自己部队的作战能力,把目标定得过高,没有考虑地势的困难、德军防线的坚固就贸然对敌人发动进攻,导致部队的损失十分惊人,伤亡率高达60%。

  将军难免阵前亡

  1942年7月,瓦杜丁临危受命,被斯大林指派为苏联最高统帅部的代表,指挥布良斯克方面军,后改名为沃罗涅日方面军,抵挡德军的夏季攻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袁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