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_袁腾飞【三册完结】(94)

  在西班牙内战中,有80%的正规军——陆军和空军的大部分都投到了佛朗哥的国民军这边,特别是西班牙农民大部分支持国民军,为什么呢?因为农民是天主教的虔诚信徒,而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部队,简称共和军,是反上帝的。他们捣毁教堂,把法袍披在身上取乐,甚至把教堂拆毁之后,将去世修女的遗体扒光了衣服,陈列在教堂门口,还把教士的头骨挖出来拍照。共和军甚至在托莱多天使山向基督的雕像射击。反宗教的政策造成西班牙老百姓对共和国政府非常抵触,虽然西班牙天主教会历来作威作福,压榨人民,但不是所有的教士都是坏的,比如那些无辜的中下层修女就不会。这就跟义和团杀洋教士一样,不是所有洋教士都是坏的。

  在整个内战期间,西班牙一共有12名主教、283名修女、5255名教士、2492名修道士和249名见习修道士被处决,这相当于西班牙全部神职人员的23%。这是继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欧洲发生的最大规模屠杀神职人员的事件。西班牙臭名昭著的宗教法庭,三个世纪杀了五千多人,这可倒好,六个多月就杀了六七千人,报复得太过分了。

  将灵魂交付上帝

  共和军的这些行为,不但使得原来四分五裂的西班牙保守派紧密团结在以佛朗哥为首的国民军政权周围,也使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在战争爆发之初,向西方国家寻求援助的努力付诸东流。因为欧洲国家的民众,普遍信奉基督教。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的军队加入佛朗哥的国民军这边,跟共和军作战,就不足为奇了。

  面对国民军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时共和国政府唯一能够信赖的武装力量只有自己建立的突击警卫军,虽然这支部队勇敢坚决,但人数太少。因此,西班牙共产党号召工人保卫共和国,20万工人响应,从全国各地拥向马德里。

  有一场战役,发生在西班牙阿尔卡扎要塞。共和国的军队包围了这个要塞,但是打不进去,共和军就抓住了守卫要塞的将军的儿子,让他要求将军投降。将军儿子在电话里安慰父亲,他说:“如果阿尔卡扎不投降,他们就要把我枪毙,不过你别为我担心。”将军说:“要是真的,你等于把灵魂交付给了上帝,你高呼西班牙万岁,你将成为牺牲的英雄,再见了我的儿子,我紧紧拥抱你!”将军儿子说:“再见,爸爸,我也紧紧拥抱你!”10分钟之后要塞没有投降,将军的儿子真被共和军杀害了。有些事情,即便结果是正义的,但手段非正义也会影响结果的正义性。真正的革命者不应该干这种事,一人犯罪不殃及家人,何况在战争中滥杀无辜,很难让人同情。

  西班牙内战,还为欧洲各国角力提供了场地。内战爆发后,德国和意大利援助佛朗哥。德国援助佛朗哥有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它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之外,希特勒还想拿西班牙练练兵,我这么多年扩军备战,造了这么多新武器,想试试灵不灵,一试真灵。苏联也给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提供了一些物资,还派出了很多军事顾问和成建制的军队,比如第四坦克旅,但武器的数量跟德国和意大利比起来相差很大,武器质量跟德国也没法比。苏联也想在西班牙练练兵,因为它的高级将领都被清洗掉了,它想试试,没有高级将领指挥的军队打仗行不行,一打果然不行。所以,后来为什么德国敢打苏联?也是看出了它不行。

  拉帮结伙干坏事

  由于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得到的援助有限,而且战斗经验不足,到1939年4月,马德里沦陷,佛朗哥就在西班牙建立了独裁统治。西班牙内战由于英、法、美的不干涉,而德、意大规模进行武装干涉,最后以共和国的失败告终。欧洲又多了一个威权国家,这个战略态势越来越有利于德国和意大利。

  在这期间,三个主要法西斯国家终于迈向结盟。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939年5月22日,两国又签订了《德意同盟条约》(又称《钢铁条约》)。此前,日本已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也加入了这个协定。

  希特勒认为柏林、罗马、东京是地球的轴心、世界的轴心,地球应该绕着这个轴心转。这家伙一看就没好好学地理,柏林、罗马、东京不在一条线上,地球怎么可能绕着这个转呢?

  三国结盟后,德国更有恃无恐。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同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签署《慕尼黑协定》,迫使捷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说,占领苏台德地区是他对西方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张伯伦对此深信不疑,回到伦敦下飞机时,他兴高采烈地声称,他带回来了“一代人的和平”。他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地睡觉去吧!”但希特勒没有履行诺言,占领了苏台德地区后,1939年3月,德军又控制了整个捷克。此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只有五个多月。

  第四章 旌旗高扬欲称霸(德军闪击波兰,征战欧洲)

  谁想用邪恶的花环武装自己,谁就要用粪土来包裹自己的灵魂。

  ——题记

  01.臭名昭著的条约

  条约未能救波兰

  《慕尼黑协定》签字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非常高兴,认为他给英国带来了和平。同样参与促成这个协定的法国总理达拉第46,心情就没那么好。达拉第到了法国机场之后,也看到很多民众在欢迎他,民众也觉得一个时代的和平即将到来,战争再不会发生。达拉第看到这些人后非常吃惊,沮丧地骂这帮人是笨蛋。他知道德国不会善罢甘休,因为他明白,这实际上是在纵容德国,但他没办法。达拉第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有点低估法国的实力,过高地估计了德国。达拉第认为如果爆发战争,德军12个师就能对付法军100个师,他知道战争不可避免,早晚要打,但他觉得法国打不过德国。他不像张伯伦那么傻,认为和平真的会到来。

  果然,《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德国就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这时候的局面,就连张伯伦也看出希特勒没完,但他觉得局势不错,因为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是向东发展。英、法奉行的绥靖政策有三大特点:第一,凡尔赛国家力图维护既得利益,一战实在是打怕了,不敢再打了;第二,牺牲弱小民族,唯恐伤及自身,小国失败了活该;第三,祸水东引,引向苏联。而苏联则希望祸水西流。

  不管怎么讲,在战前,苏联和英、法都对德国的性质认识不清。英、法认为德国跟苏联一样,都属于集权国家,最好你们俩死掐。苏联认为英、法跟德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帝国主义,最好你们之间打起来。这样,谁都希望德国跟对方打起来。一直到1939年5月份,希特勒的扩张目标已经越来越明显,他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

  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根据《凡尔赛和约》,前德意志帝国的波森和西普鲁士被割让给了新独立的波兰,给予波兰进入波罗的海的通道,即“波兰走廊”。希特勒在1933年建立起独裁政权后,他本来对波兰采取了柔性政策,1934年跟波兰签订了为期10年的《波德互不侵犯条约》。但希特勒在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位于德国东面的波兰就成了他的下一个目标。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袁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