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努尔哈赤评传_滕绍箴【完结】(91)

  宁远之战是明军的一次胜利的保卫战。当袁崇焕的特使缒城到了北京报捷的时候,皇帝闻报大感欣慰,表示“朕心嘉悦”,特命户、兵二部发币金十万两,犒赏宁远城将士。又奖赏道臣袁崇焕白银一千两,升职为右佥都御史,仍旧镇守宁远城。满桂、赵率教升授总兵官,加都督同知职衔[12]。明廷上下文武各官都盛赞袁崇焕的功绩。

  宁远之战的结局,后金官方承认战死游击两员,备御官两员,兵卒五百。明朝官方宣布,后金伤亡数千,或一万多人,内中有头目数人,努尔哈赤的儿子一人。朝鲜王国的译官韩瑗目睹实战,认为后金士卒战死的有数万,内中有努尔哈赤的孙子,称王者一人。按死伤人数和物资损失来说,明朝的损失较大,只觉华岛就死伤三万多人,被焚战船两千艘,粮饷无数。后金的损失,除了人员以外,主要是锐气大挫,军威扫地,使大英明汗努尔哈赤战败受伤,郁闷成疾,导致身亡[13]。

  宁远之战,袁崇焕以寡抵众,努尔哈赤以众击寡,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结局呢,是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从后金方面来说,失败的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过于轻敌。努尔哈赤身经百战,拚杀了一生,敢于迎战其锋的人,实在不多,而且他一向是以用兵多谋著称,宁远之战他为什么如此轻敌?对于这个问题有几种看法,明朝官员中以前经臣王在晋等人为代表认为,最初明朝以阁臣孙承宗守边,努尔哈赤多有畏惧的心理,又不了解明朝边备的虚实,所以三年多没有敢向辽西进兵。这个看法在当时也是比较普遍的。王在晋等人的着眼点是认为,不幸有柳河之战,明军的一部败北,使努尔哈赤开始感到明朝边防军不堪一击,产生了轻敌思想,造成了所谓的“狂悖深入”[14]。以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及其同僚茅元仪等人为代表的认为,努尔哈赤深入宁远腹地,是由于高第上任以后,下令撤了锦州、右屯、宁远、前屯的设防,抛弃了关外四百里所造成的,如果不撤兵,敌人不会轻视我军,毅然而来[15]。实际上,这两种因素都有,比较起来,后一种意见更正确一些。从大英明汗努尔哈赤的用兵经验来看,关键在于阁臣孙承宗去职。天启元年三月,大英明汗看准了有才干的熊廷弼去职的机会,直取辽沈,大获全胜。宁远的攻城战是想利用明朝阁臣孙承宗去职的机会,用“靴尖踢倒”宁远城,直取山海关。实在是没有把宁远城看在眼里,可以说轻敌到了极点[16]。当努尔哈赤渡过辽河的时候,见右屯、锦州、大凌河的明军纷纷败退,没有看清这是袁崇焕等人设下的诱敌深入之计,因此更加轻视明军,甚至无所顾及,率领八旗士卒直抵宁远城下。同时,又以袁崇焕“偃旗息鼓”的迷惑战术,为无人守城,轻进战地。交战以后,才醒悟过来,为时已晚。明军城上的炮火极猛,使后金兵东西南北四面受敌,措手不及,以致士卒损伤惨重,努尔哈赤自己也身负重伤[17],由于轻敌而不审战机,不择天时,以致不顾寒天地冻攻城,增加了失败的因素[18],八旗士卒自从得了广宁以来,近三年没有经过大战,各级额真久不临战,十分怠惰,不肯用心练兵,各种兵器都很陈旧,即兵无战心,以钝兵遇到了坚城,首战即败,再战而阵容大乱[19];努尔哈赤出兵的时候四面受敌,东有朝鲜王国和毛文龙的兵,北面、西面有察哈尔林丹汗等蒙古兵的威胁,不能全力赴战[20]。

  这就是努尔哈赤败在宁远城下的原因。

  宁远之战,明军取得胜利的原因,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一是明朝阁臣孙承宗守辽的功绩卓著。就派人守宁远城,和宁、前、锦、右四卫的积储充实来说,首功应当归于孙承宗。没有孙承宗,宁远不能修筑坚城;没有孙承宗,不能大建觉华岛的水师,策应宁远,通登莱,使往朝鲜王国,以富宁远、前屯两卫,没有孙承宗“以辽土养辽人”,安插辽民就农,就不能使宁远、前屯等卫“殷富”,更不能安定辽民之心。因此,孙承宗守辽,奠定了宁远之战胜利的物质基础和安定民心的精神条件[21]。二是宁远城的守将心同志坚,士卒协力奋战。道臣袁崇焕、总兵满桂、同知程维楧、何可刚、左辅等众将领,战前共同下定决心,固守城池,誓与宁远城共存亡,发挥了共同的智慧和坚定了共同的决心。三是袁崇焕守辽的心矢志坚,他顶住了经臣高第的逃跑主义命令,死不肯离开宁远城。同时,他又善于抚慰士卒,鼓舞士气,使明军将士的战斗情绪高昂,人人奋勇参战。他部署战阵有方,调度得法。宁远战前,袁崇焕除了设置守城兵以外,在宁远城周围设兵七路,四面牵制,还调察哈尔林丹汗的兵到宁远近地,连营二、三十里,使后金国大英明汗努尔哈赤,不敢久困宁远城,顾虑重重[22]。四是肃清内奸。袁崇焕成功的做法是在战前亲自在城内查奸。过去明廷先后失去了抚顺、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其中努尔哈赤使用“奸细”来破城,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朝的各城守将都不知道查奸,惟有袁崇焕的头脑清醒,不肯重蹈覆辙,使宁远没有吃内部破城的亏[23],借助于大炮的力量。宁远之战,明金双方武器的差距极大。明军依靠杀伤力很大的葡萄牙大炮。这种新输入的火器,由会运用这种武器的闽卒使用,使后金的八旗士卒伤亡惨重,士气低落[24]。

  宁远之战,以明军的胜利和后金军的失败而告终了。这一仗对于辽河东西的战局影响极大。在后金、明廷、蒙古、朝鲜王国各个方面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宁远之战对于后金的打击相当沉重,伤亡了许多士卒,主帅身负重伤,严重地挫伤了八旗士卒的锐气,从心理和精神上对于八旗兵的打击很重。从此,八旗士卒对于明军,常怀畏惧的心理,怯于攻城[25]。后金的国内也出现了不景气的情况,大有败落的趋势[26]。从此,后金的用兵方向改变了,从先攻取明辽河东西各城,后取朝鲜王国的方针,改变为先攻朝鲜王国,去后顾之忧,回过头来再攻取明朝关外各城的方针[27]。足见,宁远之战对于后金的影响是很大的。

  宁远战后,明廷上下都很振奋,认为经过七、八年的战争,这是绝无仅有的胜利,人人扬眉吐气,皇帝也兴奋异常,认为这是“深慰朕怀”的胜仗,特发币银十万两,犒赏三军,鼓舞士气,以备再战。在明朝的军队中,也打破了后金军不可战胜的心理和改变了每战必先思逃的局面,增强了抗战的信念[28]。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率军败北,蒙古察哈尔林丹汗、喀尔喀各部误认为努尔哈赤的全军败没,从此坚定地站在明廷一边,截杀后金使臣的事件层出不穷。察哈尔林丹汗也以这一仗为统一蒙古的良机,发兵向分散的蒙古各部进军,加快了统一步伐[29]。当然,由于林丹汗统一战争的方法、政策有不妥之处,宁远之战也成了他败落的转折点。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统兵败于宁远城下的消息传到朝鲜王国,朝鲜国王十分高兴,协助明廷,抗击后金的决心更大了。从此由表面上坐观两端的态度,改变为公开支援明军,接济毛文龙的军饷[30]。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