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方冲击波--纪伯伦评传_伊宏【完结】(23)

  在果实,贡献是必须的,正如吸收是树根所必须的一样。” 他也规劝接受施与者 “不要肩起报恩的重担”,因为这是“把重轭加在 你自己和施者的身上。”这是对基督教关于施舍与报恩的教义的否定。 关于人生,纪伯伦还谈到婚姻、孩子、教育、友谊等内容。他赞美生死 “永远合一”的婚姻,但提醒人们“在你们的合一之中,要有间隙”,即要 保持彼此的独立性。他不认为孩子专属父母—— “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纪伯伦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发表了最有独创性的见解: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的灵魂,是 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这是完全与传统观念相对立的主张,的确可以称得上教育思想的一次革 命。扼杀儿童天性和窒息青年思想的做法,往往打着 “爱”的旗号。而纪伯 伦一针见血地指出 “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纪伯伦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先知》是纪伯伦风格的典型。纪伯伦 热爱真理,推崇理性,但他的作品并不因为洋溢着哲理思想而显得枯燥无味。 相反,他的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赋予 《先知》以极为浓郁的抒情气息。这一 抒情性笼罩着整个作品,形成一个特殊的艺术磁场,只要你进入其中,就会 被他所吸引。不论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还是城民们的送别话语;不论是警 策告诫,还是诱导启迪,都是那么深沉,那么带有感情色彩。 在序曲部分,当主人公艾勒——穆斯塔法看到故乡的船在烟雾中驶来 时, “他的喜乐在海面飞翔”。但当他意识到就要离开“度过了悠久的痛苦 的日月和孤寂的深夜”的阿法利斯城时,忽然感到 “一阵悲哀袭来”。离别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还不是今日我脱弃了一件衣裳,乃是我用自己的 手撕下了自己的一块皮肤。”这些词句将离别之情写得格外真切。而送别的 话语又是这样的感人: “我们深深地爱了你。不过我们的爱没有声响,而又 被轻沙蒙着。但现在他要对你呼唤,要在你面前揭露。”纪伯伦善于将人的 感情诗化,哀伤与痛苦也被他染上超凡脱俗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先知》 通篇都处在情与理的和谐交融之中,使人仿佛走进了一个超妙的世界,随着 气氛与色调的转换,内心激荡起层层涟漪,在感情的波澜起伏里,体味着诗 情画意之美。 新奇美妙的比喻一向是纪伯伦擅长的写作手法。在 《先知》中几乎每一 页都可找到生动的比喻,而这些比喻又往往特别深刻,成为格言或警句:“你 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你的朋友是你有回答 的需求”, “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牢笼里,也许会展翅,却不会飞 翔”,等等。这些比喻,表明纪伯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反映出他对事物之 间的相互联系具有细微的观察与深刻的认识,对思考对象本质有特殊的把 握。这些生动而深刻的比喻,为纪伯伦的思想安上了翅膀,使这些思想能轻 快地飞进人们的心田。 《先知》的语言也很独特,这种语言风格被人们称为“圣经式的语言”,

  是纪伯伦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知》的语言既传达了严肃的训示,又包 含着诚挚的关怀:既有冷静的启迪,又有热烈的希望,读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它似潺潺的流水,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又如阵阵的清风,拂去了人们的烦恼。 《先知》的语言,体现着文学语言的双重功能:既负载着作者的深刻思想, 又体现着作者的成熟技巧;既达理,又传情,内容和形式终于完美地统一在 这位语言大师的手里了。纪伯伦是一个阿拉伯人,却用英文写出了跻身世界 文学之林的杰作,这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虚实结合,象征的笔法得,是纪伯伦的命手好戏。在 《先知》中,这一 手法显得更成熟了,纪伯伦在这部作品中,使用了整体象征与部分象征两种 方式。就整个作品来说,可以看出其象征意义,是 “神性”与常人的对话, 是呼唤人性的升华,呼唤人的无穷性的实现。就作品中的个别部分来看,只 要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纪伯伦的生平,也能看出其象征意义。例如,当我们 了解纪伯伦自1911年寓居纽约到1923年完成 《先知》正好是十二年时,就 不难理解主人公 “在阿法利斯城等候了二十年”的含义了;当我们知道纪伯 伦与玛丽·哈斯凯尔的友谊与爱情史后,我们也就会明白 《先知》中为什么 多次出现一个名叫 “艾尔美差”的女子了;当我们知道他是如何日夜思念自 己的祖国美丽的黎巴嫩时,我们对主人公强烈的思归的深沉感情也就完全理 解了。 这部作品可称之为 “经典性”的或“里程碑式”的作品。纪伯伦在这部 作品中是以一位智者、一位 “先知”、一位“至高的探求者”的身份出现的, 他要回答的问题,或者说他想要人们去思考的问题,涉及到 “生和死中间的 一切”,这就造成了 《先知》时空背景的广阔性。 纪伯伦在这部作品中力图站在历史的、可以俯瞰世界的高度,直接面向 全人类讲话。这是一件危险的事。一个人没有精深的思想,竟企图对全人类 说话,必然全成为笔柄。纪伯伦却敢于承担这充满危险性的任务。这是因为 他自信自己掌握了 “爱与美”的真理,发现了“生与死”的秘密。他在《先 知》中不是重复别人的声音,而是使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思 想。 纪伯伦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全知者。他明白地指出 “不要说我找到了真 理。只要说我找到了一条真理。”在尾声部分,他还对人们说: “哲人们曾 来过,将他们的智慧给你们,我来却是领取你们的智慧”, “你们将生命的 更深的渴求给予了我”。他承认,人们给他的比他给人们的更多、更慷慨。 他明确指出 “我不过用语言说出你们意念中所知道的事情”。可见,纪伯伦 并不想做一个骄狂者,尽管他对自己所说的一切充满了自信,但他交不认为 自己掌握了全部真理。 纪伯伦在思想上力求深刻,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这一点在 《先知》的创 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他用全部心血浇灌出来的一株奇葩。它格调高 雅,意境深邃,既有深思,又有美文,还充满温馨,它将人类引向生命的峰 巅,从而俯瞰世界。审视人生,同时又得到爱与美的陶冶,正因为如此,《先 知》一问世,就引起西方的一片轰动,被称为 “东方赠予西方的最美好的礼 物。”人们在俱乐部和家庭中公开朗诵它。《芝加哥邮报》这样评论《先知》: “……如果一个男人或女人读了此书,竟不默默地接受一位伟大的哲学,竟 不欢唱从心中涌溢出的音乐,那么,就生命和真理而言,这个男人或女人, 确已死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