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墨子评传_邢兆良【完结】(55)

  二、墨子理性主义的认识过程

  如何对待实践中形成的经验事实,这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几个方面,其一是经验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对应问题,即经验事实反映客观事实的真伪程度。从认识过程的主、客体来说,是关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外部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其二是如何从众多的经验事实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整理归纳出一种对外部事物有条有理,脉络清晰的认识。墨子认为,别异分类是一种有效的归纳分析手段。其三,墨子认为,普遍因果观念的确立,是对外部世界固有规律的,是对经验事实的一种抽象,它揭示了在经验事实中所蕴涵的关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

  (一)人的认识能力和外部世界的可知性

  墨子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指人的感官具有感知外部世界物体和现象,获取感性知识的能力。“知,材也”。 “知,接也”。 “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若见”。 “身观焉,亲也”。 “闻,耳之聪也”。 “惟以五路智”。 墨子的这些有关论述说明了几点,人具有感知外界事物的生理机能,人的感官如眼、鼻、耳、口、皮肤等是接受外部世界信息的必经的第一个环节。正是人的感官接触到外界事物,才能感知到外界事物的一些现象。如眼睛看到事物,才能描绘出事物的一些外部特征。人的耳朵具有听觉和辩别外界各种声响的能力。人的感官虽然具备感知外界事物的生理机能,但对外界事物的形成,感官必须接触到外界事物。材是说人的主观条件,接是强调人为,即人的感性实践,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条件,人的感官才有可能感知外部世界。

  第二个层次是人的思维能力,它能通过知性分析,理性综合,从直接的或间接的感性经验材料中得到外界事物比较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 “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 “虑,求也。” “以其知有求。” 墨子认为,人的认识能力不只限于感官的感知,而且具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强调人从无知到有知转化的要求,这种求知的能力表现在人具有知性分析和理性综合的思维能力。从所见到,所听到的关于事物表象的一些经验材料中,进一步分析、概括表象后面的本质特征,这种抽象思维的能力也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生理机能,墨子将其归于心的功能。人的眼、鼻、口、耳、肤五种感官是获取外界知识的一种基本途径,但是有些知识并不是通过感官途径获取的。例如,时间这个概念,用五官不能感知,而是人们在长期的各种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衡量人们行为长久或短暂的量度知识。从远古到今,这是一个过程;走路先近后远也是一个过程。这种过程的观念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久,弥异时也。” “久,古今旦暮”。 “行修以久,说在先后”。“行。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历史从古到今,一天从早到晚,这说明了运动过程的长短。路,由近及远,从过程上说有先有后。由近及远,这是一个空间距离的概念;有先有后这是一个时间间隔的概念。运动过程伴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必然有时间的消耗。时间概念的产生是基于运动的实践,并不是五官直接感知的结果。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对这种现象通过思维的分析、综合、抽象而形成的一种知识,所以,知久不以五路。

  第三个层次是指人具有一种从已知推知未知的推理能力,传授和接受已有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拓广了由于个人有限实践所限制的认识范围和深度。“传受之,闻也。” “或告之,传也”。 “智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 “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 “方不瘴,说也。”某人由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对他本人来说是直接亲知的知识,但对其他人来说,就是间接的知识。个人的实践能力和范围总是有限的,每个人不可能为了获取每一种知识都亲自实践一番,因而,对已有知识的传授和接受是个人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知识在质和量上不断丰富的重要途径。教育和学习是具有的一种生理和社会机能,正是通过教与学的环节,知识的传授和接受才成为可能。人的推理能力克服了感性知识的狭隘性,在有限的实践基础上,根据人对事物因果联系的规律性认识,从有限的已知知识推知未知的东西。这种推理过程可以突破地理环境的局限,“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获取新的知识。由于根据已知的规律性认识去认识、推论未知事物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比感性知识更为深刻,所以墨子说“其知之也著”。对作为认识对象的外部世界,墨子肯定了两点,一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诽之可否,不以众寡,说在可非”。 事物的存在与否,状态特征如何,并不以人的主观意见的多寡而定。二是相信认识外部世界的可能性,“知。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 不仅人具有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且外部世界也必然是可认识的,这样才构成了关于外部世界知识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墨子关于外部世界可知性的认识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墨子并认为外部世界的可知性对人的认识来说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过程,是一个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所以,墨子反对那种不知为上,绝学无忧的认识态度,“知知之否之足用也,誖. ” 墨子认为,基于外部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从不知到知是认识发展的基本形式,因而,局限于知道知与不知就足够的态度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矛盾的。阴阳五行也相信外部世界的可知性,但这种可知性是在终始循环的先验图式中得到解释,是以客观世界比附于固定框架,而不是在实践中,逐步扩大和加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这种可知性不能获得新的知识,相反却否定实践,使思维僵化,引导人们从这种先验图式中得到世界可知的慰藉。墨子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信外部世界的可知性,首先是重视并相信各种实践活动所得到的经验材料的可靠性。所以,“有原之者……察众之耳目之请”,“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作为墨子认识活动依据的三表之一,成为墨子知识形成的出发点,“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 墨子为了论述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多取材于百姓的耕、织、百工、商贾等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经验材料,因为墨子认为这些经验材料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况。其次,墨子认为,外部世界的一些规律性的,本质性的东西,虽然感官不能直接感知,但是可以通过人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各种感性的经验材料,总结、概括出来,而为人所认识。

  其三,墨子认为,有限的个人认识能力不妨碍对无限外部世界的认识,“无穷不害兼”,“不知其数而知其尽也,说在明者”,“不知其所处,不害爱之”。这几段引文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表明了墨子对无限外部世界可知性的认识。兼爱的主张虽然是从有限的观察材料概括出来的一种社会理想,但是它时无限的世界同样是普遍适用的。根据普遍的因果规律,虽不知世界之无限,但可推知兼爱之主张是必然适用于无限的世界。对无限世界可知性的认识,是墨子彻底反对不可知论的一种表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