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孔子与儒家_阎韬【完结】(3)

  春秋和接下来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②。由于奴隶的觉醒和大规模反抗,使用奴隶进行生产劳动已不能给奴隶主带来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因牛耕和铁器的推广,以户为单位进行农业劳动已经有了可能。聪明的奴隶主发现,在继续维持人身隶属关系、强迫生产者为自己劳动的同时,将小片土地分给他们耕种,让他们养家糊口,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能为自己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当然,剥削方式的改变,不仅仅增加了社会财富,而且首先改变了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他们之间不再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而是封建领主与农奴的关系了;这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当新的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之后,社会就进入封建时代。这样说决不意味新的制度是通过经济核算,从而和平地实现的;恰恰相反,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过程中充满了血与火的斗争。春秋战国时期有数不清的争夺、谋杀、篡弑、政变以及残酷的战争发生在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卿相、家臣之间。经过了几百年的反复较量才得以解决。

  巨大的变革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也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旧的伦常关系、等级关系破坏了,礼乐制度崩溃了,但是要维系社会的存在,又不能没有一个通行的公认的伦理秩序与政治制度,那么怎样建立这个新的伦理秩序与政治制度?这个问题困扰着人们,也为思想家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先秦的诸子百家正是为回答这个时代的大课题而纷纷走上历史舞台的。孔子就是先秦诸子中最杰出、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家。

  孔子的先祖是宋国贵族,六世祖孔父嘉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杀,其子木金父不得不逃到鲁国。这个家族的地位不断下降,到孔子父亲叔梁纥〔he合,名纥,字叔梁〕,就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武士了。叔梁纥因为有战功,被封为陬〔zou邹〕邑大夫,是一种没有采邑,只有禄田的大夫,可以食税,但不能世袭。孔子的母亲姓颜名征在,是叔梁纥的第三位妻子,结婚时叔梁纥60开外,她还不到20岁,是一位不畏困难、性格坚强的女性。

  孔子是父亲最小的孩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父亲的前两位妻子生了九个女儿和一个瘸腿儿子,为了得个理想的继承人,父母在曲阜东南的尼山(一名尼丘山)做过祈祷。据说后来征在于尼山附近的一个山洞(名夫子洞,一名坤灵洞)里生下了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子是古代男子的尊称。为什么名字叫丘呢?一说因为他的头形中低边高,像山丘;一说因为他祷于尼山而生。

  孔子三岁丧父,家道中落,靠孔母征在全力苦撑才得以维持。母子从陬邑迁到鲁城的阙里,这里的文化环境对孔子的成长非常有利。童年时代的孔子在母亲教导下开始学习文化,逐渐产生兴趣,常常学大人的样子摆设礼器,施行礼仪,当作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周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产生了很强的学习自觉性。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下引《论语》只注篇名),指的就是这点。在他16岁上,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病故。孔子没有人可以依靠,只有单枪匹马闯进社会。所幸在母亲教导下,他学会做许多粗活,就是他所说的“多能鄙事”(《子罕》)。独立谋生以后,做过乘田(管放牧牲畜)、委吏(管理仓库)等小官吏,他都干得很好。他搞放牧,牲口膘肥体壮,数量大增;他管仓库,出入公平,账目清楚。但是不论条件多么艰苦,事情多么繁忙,他始终不忘学习。孔子学无常师,为学不倦,他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他进入供奉鲁国先祖的太庙,碰到任何一个建筑、器物、礼仪,都要详细询问,留下了“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yi义〕》)的佳话。他对音乐有特殊的兴趣,到齐国听大乐师演奏《韶》乐,非常入迷,竟至于“三月不知肉味”(《述而》)。他曾向鲁国音乐大师师襄学琴,一只曲子学了10多天之后还在练习,师襄认为可以学其他曲子了,他说技巧还不行。过了些日子师襄认为技巧已经提高,可以学新曲子了。他说还不行,因为没有领会曲子的内在精神。后来,他终于体会到曲子的精神,认为它是文王的作品。师襄听了孔子的话,十分惊讶地说:“说得对!我的老师说过,这曲子叫作《文王操》。”孔子利用一切机会增加自己的知识,凡是到鲁国访问的学者、文化人,孔子都要向他们请教;有时还走出国门,向名家学习。相传他曾经风尘仆仆来到周都洛邑,向周的柱下史老子问礼,使自己获益匪浅。他活到老学到老,直到六七十岁,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孔子周游列国时,叶公曾向弟子子路打听他的为人,子路回答不出。孔子事后对子路说,关于我的为人,你可以告诉他,“其为人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所以能成为一位大学问家,是与他虚怀若谷、勤于学习的态度和融会贯通、善于学习的精神分不开的。

  孔子30岁的时候,学问已有深厚功底。他说自己“三十而立”(《为政》),意思是他对当时士大夫必须学习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都已掌握,可以立身于社会了。孔子博学,远近知名;有一些贵族和平民子弟,开始向孔子问学。本来周和各诸侯国官府中,有专人负责教育贵族子弟。但这时新旧制度交替,社会动荡不定,礼崩乐坏,官学废弛。孔子为了传播周朝传统的礼乐知识和治国安邦之道,培养有道德善治国的人材,首创私学,聚徒授课。他采取启发诱导、讨论总结的教学方式,收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可以说他的思想是在与弟子们的研讨中形成、完善的。

  孔子35岁时曾随鲁公来到齐国。齐景公请教孔子如何治国,孔子告诉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也就是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君臣父子各行其礼。齐景公听了非常满意,认为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有粟,我也吃不上啊”!想用孔子为官,辅佐自己。但是齐国晏婴等大臣反对儒家仁义礼乐思想,更反对孔子占据高位,在景公面前攻击孔子,甚至威胁要杀害他,迫使孔子不得不离开齐国。

  孔子的名声越来越大,51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③,上任一年,政绩显著,四方都向他学习。52岁被任命为司空,又升为鲁国大司寇,是执掌全国治安、司法的官员。在任三年,政声远播。在审讯、判决过程中,孔子总是集思广益,征询陪审人员的意见,然后宣判;所以,他的判决按当时的标准来说是比较公正的。但是孔子并不以此为能,他的理想是加强道德教育,使人自觉守法,不触犯刑律,做到无案可办。

  在大司寇任上,孔子的得意之笔是在夹谷之会上为鲁国赢得外交胜利。夹谷之会是齐鲁两君的会盟,当时齐强鲁弱,齐国想通过会盟,压迫鲁国屈从自己。孔子作为鲁定公的主要助手和相礼官参加会议。当他看到齐国组织一批不三不四的人,以献“四方之乐”为名,企图制造混乱,劫持鲁定公的时候,挺身来到齐景公面前,指责齐国失礼。周礼是诸侯的行为准则,失礼即成为丑闻。景公见势不妙,当即承认错误,挥退众人。齐人不肯就此罢休,在起草盟约时提出,如果齐国有事出兵,鲁国必须派300乘兵车相助,否则就是破坏盟约。孔子针锋相对地提出,齐国必须归还鲁国强占去的汶阳之田,否则也是破坏联盟。孔子就这样利用周礼和自己的勇敢机智,顶住了强齐的外交攻势,为鲁国争得了荣誉和利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