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菊花_冯德英【完结】(224)

  "那你……"

  "我少精神头啊!"萃女仍对着穿衣镜,迟缓地说,"姑,他走了一年半啦,俺每天每夜想他……他到哪里去了?唉,老实人,好心人!你不知道俺叫桃子救了吗?你是把媳妇忘啦?你给俺留下点身上的东西多好!咱的孩子要能出世,有二岁了,会叫爹喊妈了……你不知道抗战了,有起义军,孔秀才不敢轻易害咱们了吗?

  唉,于震海的枪,怎么不崩了孔秀才这个大仇人!你快回来呀!回来啊……"她突然爆发了哭声,下地扑到衣镜上,抓自己镜子里的脸,哭着叫道:"没有你看,没有你亲,俺还要脸好看干么呀!

  俺还吃药干么呀!俺还活着干么呀……当初你不该把镜子打碎,就该把俺撕零碎了,省得叫俺受这受不完的苦罪……天哪!俺病吧,病得愈重愈好,早死了早痛快!瘦吧,瘦得愈干愈好,像棵草,一阵风把俺刮没影了吧!脏吧,脏得愈丑愈好,世上的人见了俺都把眼闭上吧……"

  急煞了姑妈.她颠踬着小脚,里屋外屋跑,哄她,拉她,又和她一块哭……过了好一会儿,萃女不哭了,但还坐在炕上发愣,头发蓬乱着,泪水把脸上的油彩冲得一道道的,样子实在可怜.她对姑妈说:"别疼我啦,姑姑!俺不去威山菊花

  - 756 -

  海啦,在家待着."

  "那哪行?"姑妈惊惧地说,"孔秀才心黑手辣,反复无常.他对拿枪的共产党不敢乱动,对咱这号人……"

  "动也不怕,大不了一拼完事."萃女坚硬地说,"我在家等,等他!""由我等他,一回来就叫他去找你."

  萃女摇摇头,说:"你叫他去威海俺哥那里找俺,他不一定肯去,那里也容不得他……俺寻思,震兴只要在世,早晚他会回来……咦,说不定他能知道咱这儿有了起义军,震海又是领头的,敢回来了!呀,说不定他正走在回来的路上……啊,会的,他这几天就回来啦!姑,夜里别闩门……姑,你把俺们的铺盖拿出来,姑,快啊,俺要吃药,多苦药也吃……姑,俺要洗脸.俺要搽粉抹胭脂……""真是的,说着风就来了雨!"姑妈流着泪,又笑了.

  有人敲门.姑妈开了门,进来的是桃子.她将客人让进院,桃子低声嘱咐几句,她就留在院门后了.

  那早从窗棂间发现了来人是谁的萃女,动作是那样敏捷神速,当桃子出现在她面前,萃女一改适才的邋遢模样,梳理、擦洗得整整齐齐,洁洁净净.

  桃子和萃女拉着手坐到炕沿上.她本来找萃女有急事,可是一触她的滚烫的手,再看她疲乏的脸上的病容,桌上的药杯,她就犹豫了,半晌才说:"嫂子,听说你受了凉,再想不到病成这样……"

  "不妨事."萃女道,"看得出,你找俺有急事."

  "事是急,只是你有病……"

  "嗨!冲你能冒死救俺……冲你叫俺声嫂,有么病也好啦!"萃女欢欣地说着,伸手端过药杯,咕咚咕咚几口喝下去.

  "那好吧,连夜进威海.俺跟你一块去.嫂子,快收拾吧,路上跟你说情况……"(冯德英文学馆)

  威海特区管理公署的现任专员叫孙玺凤.此人今年三十多岁,曾留学法国,接受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孙中山很敬仰.他上任之后,想干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清廉政务,惩办污吏,兴修民事,搞国民教育,整顿民风,严法执刑,禁大烟,戒妓院,而对反共一事,不大热心.因此,公署内聚集了一批像萃女的胞兄杨更新一类的开明分子.七七事变发生后,孙玺凤有民族意识,想参加抗日,但自己力量单薄,公署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卫队,军权不在专员手里,更加上他对蒋介石能抗战到底缺乏信心.共产党抗日,虽坚决,但力量又少得可怜,也没多大成功的希望.眼见着日本人快要打来了,汉奸他是不能当的,怎么办?平时就西服不离身,英法语不离嘴的专员,很自然地想到走:出洋.

  威海卫的公安局长郑维屏,是个当地的小军阀,从根上就反共反人民,他周围集中了许多地主、恶霸亲戚朋友,孔家庄孔庆儒就和他是干亲家,赤松坡的村长于之善的妹夫在他手下当警察队长.郑维屏掌握着兵权,势力最大,更加他和地方势力派商会的头子相勾结,排挤孙玺风.抗战以来,郑维屏就做好了打算,搞掉孙专员,准备迎接日本人:投降.

  还有一股势力,国民党海军驻威海教导队,这是职业军队,与当地联系少,反山菊花

  - 757 -

  共、抗日,态度都不明朗,对孙、郑两派斗争也不介入.但他们的装备最精良,倒向哪一方,都是举足轻重的.

  这可谓当今威海卫的三大势力.

  再就是,也是最大的势力,是威海卫的广大人民群众.

  这些群众,在悲惨壮烈的中日甲午海战中,为支援中国海军付出大量牺牲的港城人,对自己祖国的生死存亡,总是不惜鲜血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强租威海以后,占土地,开洋行,设工厂,挖金矿,垄断了威海的经济命脉,把民族工商业摧残殆尽,使农业畸形发展,大量种花生,极少种粮食,迫使群众吃他们进口的洋米洋面,物价高,人民吃不起,生活痛苦不堪.不仅如此,英国人还搜刮大量捐税,一年的捐银竟高达六十万两银元.以十五万人口算,每人平均四元,折合当时粮价一千五百斤粮食.此外,英国殖民者派的驻威钦差大臣,还想了一套严厉的保甲制度来统治压迫中国人民.

  就在签署《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的第二年,亦即一八九九年,在甲午海战中就对英帝分子种下仇恨的威海人(注:甲午海战中,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裴利曼特,替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向丁汝昌转递过劝降书,并亲自进入威海港探路,与伊东共同策划对中国北洋舰队的偷袭.),爆发了一次比一次英勇的反抗活动,狠狠地打击了英殖民者的统治.六十五岁的穷秀才崔寿山,发动群众办团练,召开反英誓师大会,被英帝捕捉到刘公岛监狱关押,酷刑受尽,奄奄一息,但他面无惧色,念诵文天祥的《正气歌》,当面把英国驻威大臣巴尔敦痛斥得理屈词穷.接着自幼练武的青年农民刘荆山,发动了反对英人划区埋界石、强占土地的群众起义,参加者有一百六十个村庄的群众.在英兵的残酷镇压面前,他身先士卒,率众冲上垛山顶,打死了英兵指挥官"少鬼子",自己和他的同伴,在英兵的排枪下牺牲了!至今还有赞颂的歌谣在流传——垛山顶,一片青,

  英国巡察丧了生.

  大鬼子,二鬼子,

  休想再逞凶!

  在反占地战斗中,一位干瘦的小个农民,名叫周贞德,村人称他二瘦子,勇敢无畏地冲上去,夺下英兵的枪,打死两个英兵,他自己也牺牲了.今天当地流行着的一句歇后语:"二瘦子打仗——敢打敢上",就是这么来的.

  这些穷秀才,武农夫,二瘦子的后人们,继承了先辈的反帝抗暴精神.西安事变发生的消息一传到威海,群情就为之激动,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宣传口号在书店、学校、商店……传播开了.卢沟桥的炮声更使港城震动起来,《威海日报》上登出抗日的文章,中、小学的师生,东北流亡来的青年,走上街市,宣传抗战,口号声、演戏声、唱歌声,充满了大街小巷,码头海滩.工人、农民、小贩商人、一般市民,都在交谈抗日,都在议论救国……一片抗日山菊花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