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们最幸福_大冰【完结】(76)

  问出口。

  慢慢来,不着急

  我一直觉得,我和鸟人鹏鹏,我们两个三十多岁

  的男人有着异曲同工的往昔,或者殊途同归的未来。

  我们都曾经脑壳儿有包,面对那些包的时候,我们或

  委屈或愤懑,或小彷徨。我们都在雾霾里前行,摸索

  地走着。步调基本一致,有着大体一样的方向。

  当他学会了承认失败,学会了不去证明什么,不

  去征服什么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成长滞后于他。这让

  我有一点儿嫉妒,间或也看到一点儿希望。

  阿狼曾说:“年龄虽然慢慢大了,却总觉得一直

  未曾停下过脚步,也总觉得不应该停下脚步。”

  那个去国离家的姑娘,告诉我:“成长是一生一

  世的事情,到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

  我一天比一天认可这些话。

  一群人或一个人,前路总是一步一步、一点儿一

  点儿地延展。

  头上的包一点一点儿地消肿,脚下的新鞋子一点

  儿一点儿地被穿软,身后的歧路一点儿一点儿地模糊

  消散,面前的天地一点儿一点儿地拨云见日。

  一群人或一个人,只要还肯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

  走着,就不会停止发育,是吗?

  勇猛精进和欲速而不达之间,总要找到个平衡。

  所以,大时代或者小个体,沉住气,着什么急

  呢。

  [ 艽野羌塘尘梦凤凰]

  那片艽野是我精神上的原乡。

  不论我已经远行多少年,它始终源源不断给我内

  心强大的力量。

  我曾经做过一场长达十年的梦,梦游一样,把年

  轻时代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西藏。当我醒来时,发

  现镜子里的自己已经三十而立,但依旧保留着二十岁

  时的眼睛。

  那场大梦里汲取到的千般滋味足够我咂摸一生。

  它赋予我一层金钟罩,不论周遭的世事如何风急

  雨骤,始终护持着我让我慢一点儿生锈。和很多人一

  样,那片艽野是我精神上的原乡,不论我已经远行多

  少年,它始终源源不断地给予我内心强大的力量。

  拉萨的火车开通之前,大昭寺前曾有一个赫赫有

  名的民间组织,叫做拉萨大昭寺晒阳阳生产队。

  生产队里的奇人不少,老饭是个中翘楚。他专以

  研究密宗异闻、藏地野史闻名,我曾经想问他借一本

  珍本的《欲经》读读,他找来七八个理由拒绝,好像

  我要借的不是书而是他老婆。可他那时没有老婆,他

  英年早秃,头顶一大片真空地带,故而一年四季戴着

  帽子,导致有一次他偶尔摘下帽子,我脱口而出一

  声:舅舅。

  阿达在拉萨开骑行者的那年,老饭天天耗在店里

  打杂。我去帮阿达画壁画,把他们俩的肖像画在了墙

  壁上。画之前,我用尺子量老饭的脸,他那张大脸的

  长度和宽度是完全一致的,完美的正方形。我画画的

  时候,老饭怕我闷,蹲在我旁边和我聊天。他说他梦

  想约上两个伙伴,带一条灵缇,三人一狗横穿冬季羌

  塘,走走陈渠珍当年的路线。他絮絮叨叨地和我讲他

  的给养计划,赌咒发誓十年内要完成计划。

  他问:“大冰,趁现在年轻,身体好,一起去横

  穿羌塘吧。”

  我那时还没读过那本叫做《艽野尘梦》的奇书。

  从藏地到湘西的百年孤独

  多年后的一天,我掩卷长叹,对自己在那个下午

  的敷衍感到遗憾。

  如果二十四岁的我不是那么孤陋寡闻,如果我当

  时读了那本奇书,了解陈渠珍这个名字所涵指的一

  切,我想,我会义无反顾地拽上老饭,立马上路,去

  重走百年前的老路,去体验那茫茫雪原上的九死一

  生。

  那个叫陈渠珍的人是清末民初的一员武将,持戈

  驻藏大臣赵尔丰帐下。

  陈渠珍出身武备学堂,本是才子,文采武功皆为

  人上人。这个出类拔萃的年轻人一入藏地,红顶子的

  仕途、跨民族的爱情便纷沓而至。雪压枪头马蹄轻,

  彼时的陈渠珍正是少年得意扬鞭策马的人生节点。

  奈何少将军一头撞上的是大时代,他遭遇的是近

  代中国百年大折腾的当头炮。

  辛亥革命时拉萨亦有同盟会起事,他本是新派人

  物,同情革命,但毕竟也是清廷遗臣,忠义难以两

  全,故而率部众百二十人冒死遁走。陈渠珍不迂腐固

  封,亦不随波逐流,在名节和良知的权衡间选择走出

  这一步,着实令后人生叹。

  可前路却并非坦途,他们走的是九死一生的羌塘

  荒原,那里平均海拔近5000 米,比拉萨的海拔高出

  来近2000 米,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一个羌塘的大

  小,相当于两个浙江,秋冬时节,那里是最耐磨的游

  牧者们也不敢轻易涉足的茫茫荒野。

  陈渠珍计划取道羌塘草原,翻越唐古拉山入青

  海,抵汉地。踏上这条路时,他不是没有评估过要面

  对的苦厄,要直面的劫难。但他依然坦然上马前行,

  并未犹豫。当时是1911 年的晚秋。

  羌塘路茫茫,无给养无得力的向导,一路上极尽

  苦寒,断粮长达七个月。部众接二连三饥寒暴毙,几

  乎每天都有人永远地仰倒在雪原上,赤面朝天,连一

  席裹尸的草席都没有。

  道德的底线一再被撕裂,剩余的部众要么反水火

  拼,要么人相食,人性的丑恶比藏北大风雪还要凛

  冽,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恣意横生。在人性的绝境

  中,甚至连陈渠珍都难以自保。随从亲信全都凋零

  了,唯剩其妻西原万里生死相随到西宁。

  西原本是工布江达的藏族贵裔女,两人的相遇相

  知是一场奇遇。

  陈渠珍曾在工布江达有过一段安宁的驻防时光,

  他本性情中人,爱结交豪客,林芝贡觉村的藏军营官

  加瓜彭错就是其中一个。一日,加瓜彭错邀他做客,

  宴饮中,陈渠珍第一次见到了加瓜彭错的侄女西原。

  西原那时不过十五六岁年纪,变身男装,为客人

  表演马上拔竿的精湛马术。西原矫健敏捷的英姿为陈

  渠珍留下了深刻印象,因而向加瓜彭错极力称赞,后

  发现是一明媚小女子,更是惊讶异常,连连感叹。

  席间,加瓜彭错笑说,既然如此错爱,那就将西

  原许嫁给你吧。西原娇羞不语,当时陈渠珍以为不过

  笑言而已,也就漫然答应。不料几日之后,加瓜彭错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