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痛并快乐着_白岩松【完结】(48)

  整个大学期间,虽有三毛、金庸、古龙调剂着我们的阅读口味,但读书中的思想走向却不可阻挡.周围的大环境就是这样,文学家和哲学家的讲座是最受我们欢迎的,文学持续坚挺,哲学红火,新思潮层出不穷,西风东渐的潮流不可阻挡.在这样的时期里,旧的被批判着,新的被争议着,校园里热情而不得要领的唇枪舌剑慢慢把我们逼逼进思考的空间,这是大学阅读中最大收获.更何况,这段时间的阅读还开始引导我们关注人生关注人性,为以后走进社会,走人生的长路做了最好的精神准备.

  从大学中走出,读书不再是生活的主业,年少时的阅读是因为饥渴,大学时的阅读是因为时尚,为拥有谈资,那走出校园后的阅读就开始是为了自己,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内容,也终于成为一种快乐.

  在现在我的生活中,一天中的阅读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靠近现实,那就是晚饭看当天的报纸杂志,这种习惯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搞新闻,我非常清楚,即使自己搞其它工作,这种关注当前社会的阅读习惯也不会发生丝毫的改变,谁也不想遗忘这个世界或被这个世界遗忘.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向外的阅读是一种资讯依赖或者说是治疗社会性孤独的药方.

  而晚饭过后直到睡觉之前,阅读于我就是向内的.在这段时间里,我读的书很少和我的工作有直接的关系,或是音乐家的传记,或是音乐方面的文章,或是一篇散文,或是一本可以连续的小说,这时候的阅读,才真正变成一种快乐,往往有音乐做背景,偶尔走走神,书开始真正的将我不停地放飞.

  当然,这是一种常态下的阅读,但做新闻的,生活可被自己掌握的不多,也许刚刚拥有了放松的心情,呼机响了,一切就都乱了,也因此,读书便常常在非常态下进行.

  从阅读的角度说,每次出差都是一次不错的机会,首先是来回飞机上的那几个小时,那是丝毫不会被干扰的阅读时光,也因此,每次出差前,往包里装书时,都有一种难得的快乐,面对备好的书,心里知道,这一次我不会失约.

  不过,飞上天空,从此地到异乡,一股也就两三个小时,虽然经常出差,可是这种难得的阅读还是不足以填补对书的相思,好在到目的地之后,阅读的时光也会比北京多得多,一来没有呼机的吵叫,二来每日的工作很单纯,闲暇就是闲暇,不会像在北京那样,即使没有采访,也常有的工作把它填满.

  在回忆中,出差都是一次阅读上的恶补,另外空中的阅读也多次留下美妙的记忆,比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部小说,长度如此适合飞行中的阅读,于是从起飞到落地,我正好伴着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来了一次完整的起伏,然后在很长时间都回忆张大民和他夫人的那间小屋.

  除去出差与飞行,每年的春节也是一次读书的快乐时光,小的时候盼过年是过年时能从家中跑出去,不受约束的四处玩,而大了,盼过年,是能从外面的奔波中跑回家,不受干扰的过上一些日子.近几年的春节,给我留下的都是快乐的记忆,一种渴望已久的安静使得读书真正成为享受,于是,我绝不会浪费这样的时光.在近几年的春节中,我重新在读书中找到少年时的那种迷狂和投入.

  除去出差与春节,逛书摊也是一种非常规的阅读方式,每隔几天,抽出时间,我都会在京城几处著名的书摊半条街上去闲逛,一家挨着一家的书摊在街边排得长长的,从这边的一家开始翻起,悠悠闲闲地逛下来,临走时买走几本,而更多的是翻过而没买的书,但正是在这隔三岔五的闲逛与翻阅中,好多不值一买的书也就不经意地简单翻过,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对于有些书来说是合适的,而对于生活来说,也平添了一种乐趣.

  不过这种乐趣现在是越来越少,随着北京城的治理与迎接建国五十周年的需要,几处有名的书摊一条街都被陆续拆掉,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总是急匆匆怀着一种喜悦去赴约,而到了,才看到一片废墟,顿时有一种怅然袭上心头.我知道书摊在街边可能注定应该消失,但面对真正的废墟,我还是多少有些怀旧,因为逛书与买书,我从不大而豪华的店,恰恰是在看似散乱而又小的店中,才始终拥有一种闲散的淘书与读书的乐趣.不过我想,这样的乐趣怕也被迫要减少,看样我也要尽早培养起逛大店的习惯.

  但遗憾的是,春节一年一次,出差与飞行也不是贯穿生活的始终,逛书摊时的阅读也如蜻蜓点水,平常的日子里,读书变得断断续续,看着书架上的书,时常有一种相思,慢慢地心里有些急,竟时常起工作的意义来.尤其是近几年来,买书的习惯一直保持,书摊与书店早就是一种生活内容.因此书架上的书是越来越多,相思也就越来越重,买进的和读过的,差距越拉越大,这种相思就更变成了一种压力,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用来收藏,因此书架上的书越是多,心中的政治局就越多.时间,在书的面前,竟如此吝啬.

  在阅读中转换心情

  诗歌:在写下诗歌这两个字时,看书架上的几本诗集被翻得那种破旧样子,读诗的岁月与心情很快就回到眼前.还算幸运,进了大学校门,朦胧诗已经浮出海面,我们成了有诗读的一代人,那本云集了朦胧诗代表作的《朦胧诗选》被翻的早已发黑,和它旁边那些翻过一遍就放下的还比较干净的书比起来,诗集便显现出它的卓而不凡来.在所有的文学作品里,诗歌是最为浓缩的,与其说它是由笔写成的,不如说是由诗人们的血和泪浓缩而成的,也因此,读诗便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心灵碰撞感."卑微是卑微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膀痛哭一晚."这样的诗句早已该进生命中,思考也因此而产生,读诗的时候,血是热的,也因此,诗歌多属于青春岁月,但岁月沧桑,短短几年,让人热血沸腾的诗歌季节便悄然隐去.有的诗人浪迹海外;有的诗人美了别人却丑了自己,在荒岛上杀人;有的诗人在点钱的快感中重新找到一种让自己兴奋的节奏,而有的诗人在风景秀丽的城市里相夫教子……莫非,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需要热血沸腾,而青春也终于不再需要心灵的碰撞?

  由于和诗歌深深地结过缘,便时常想在新诗中找感动,但遗憾的是,可读的诗却慢慢没了.于是知道,读诗的快乐与震撼只能在回忆中寻找了.

  小说:读小说是阅读中最好的从现实中逃离的方法,拿起或厚或薄的一本,几页下去,生活的时空便与小说中的同步,然后和主人公同喜同悲,深深的投入后,还会时常感觉自己变成主人公,那种感觉就更加刻骨铭心.即使小说读完合拢,一时间还无法从虚构的情景中摆脱出来,要有好长的弯要转,好的小说一般都有这样的力量.

  九三年年底,有很长的时间,我是在唐浩明的《曾国藩》中生活着,进了书中便忘了身边的世界,曾国藩喜的时候我喜,悲的时候我悲,等到快读完的时候,竟开始有了一种依依不舍,读的速度明显故意放慢,希望和这本书的告别晚来一些,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书终于读完.掩卷之后,告别的感慨让我在空空的屋子里飞也似地写下几千字的笔记,然后空空落落好几天.

  不过,读长篇小说的时候毕竟少了,那种很长时间不知肉味的快乐也因此变少,但不长的小说却似乎精品更多.这几年中,以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作品最让我读后拥有再读的冲动.也许目前的中国作家,在不到二十万字的中长篇小说的创作中功力最深,伤口的水平也最高,因此阅读这个长度的小说,自己最有信心,结果也往往是这样.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白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