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坛背后的讲坛_赵勇【完结】(12)

  ----------------------- Page 31-----------------------

  一个形象之中时,他用了一个最名贵的金属和最粗劣的泥土石子捏合而成的 人像。这种精采的寓意方式,可以说在他的作品中俯拾皆是。 法国启蒙者年轻一代的代表孔多塞在谈到长篇哲理小说时说到:“不幸, 这种体裁看来是容易的,但它却需要罕见的天才,一种善于运用诙谐、想像 特点或长篇小说的本身事件来表达出高深的哲学思想的天才。”这种赞誉同 样也适用于伏尔泰。

  ----------------------- Page 32-----------------------

  二、种我们的园地要紧 之所以要把 《老实人》拿出来专门加以介绍,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伏尔泰 的哲理小说中成就最高,是讽刺精华的集粹,另一方面是它也反映出了伏尔 泰的一种全新思想,这在其它作品中是看不到的。 在进入这篇作品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它的写作背景是非常必要的。 1755年,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了大地震,面对这场灾难,伏尔泰不仅 开始思考人类的前途,而且也特别敏锐地意识到了一个与社会邪恶进行斗争 的问题。由于地震,教士们加紧了自己的活动,他们以 “上帝的惩罚”来恐 吓人民。这种日益猖獗的教会活动激起了许多启蒙者的公愤,伏尔泰就表示 了坚决的抗议。在自然的破坏力量和统治着人类社会的邪恶之间能有什么联 系呢,自然之于人是无意识的,他教的规律与人们的善恶概念无关;自然的 灾祸给人们造成了不幸,但却完全是不能认为这是对人类罪孽的一种惩罚。 这种祸害不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尤其不能认为是天命,必须以理智和正义 的全部力量来反对它。 这时候,伏尔泰的哲学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早年,伏尔泰并没有 反对以莱布尼茨为首的乐观主义思想,从他的 《如此世界》中,我们可以看 出他的哲学观点是世界服从于必然的规律,坏的和好的以同样的比例结合在 一起。这样的世界有着它充分的存在理由。而到了后来,伏尔泰意识到了莱 布尼茨的乐观主义的荒谬,因此,在 《老实人》中,他把火力集中在了 “一 切皆善”的说教上。 “一切皆善”的说教就是从十七世纪唯心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那儿来 的。莱布尼茨曾提出“上帝所创造的这一个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 的”, “在这个可能最好的世界,一切都趋于至善”。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 哲学是对政治的消极冷淡和对社会问题视之莫然的基础,它既维护了现存的 统治秩序,同时到了统治阶级手里又变成了削弱批判思想和麻痹人民革命热 情的工具。因此,这种哲学是启蒙的障碍,必须予以粉碎。 《老实人》就是伏尔泰这种思想背景下的产品,它综合了作者三方面的 思想:第一是批判教会,第二是表达他对人类前途的关注,第三是让 “一切 皆善”的学说现出原形。 于是,在作品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邦葛罗斯这一人物形象。邦葛罗斯 “是省内最伟大的,因此也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作者这样写道,他 教的是一种 “包罗玄学、神学、宇宙学的学问。他很巧妙地证明天下事的果 必有因,又证明在此最完美的世界上,男爵的宫堡是最美的宫堡,男爵夫人 是天底下好到不能再好的男爵夫人”。邦葛罗斯说: 显而易见,事无大小,皆系定数;万物既皆有归宿,归此宿自必为最美 满的归宿。岂不见鼻子是长来戴眼镜的吗?所以我们有眼镜。身上安放两腿 是为穿长袜的,所以我们有长袜。石头是要人开凿,盖造宫堡的,所以男爵 大人有一座美轮美奂的宫堡;本省最有地位的男爵不是应当住得最好吗?猪 是生来给人吃的,所以我们终年吃猪肉;谁要说一切皆善简直是胡扯,应该 说尽善尽美才对。 然而就是这个口口声声是 “天下尽善尽美”的邦葛罗斯却狠狠地受到了 现实的嘲笑:他先是染上了花柳病烂掉了半截鼻子,后又被宗教裁判所施加 火刑,差点烧死。而小说中的主人公老实人原来也相信了邦葛罗斯的学说,

  ----------------------- Page 33-----------------------

  但是在那个不完善的世界上他却到处碰壁:他先是和居内贡小姐恋爱,却被 贵族偏见极重的小姐之父狠踹一脚赶出了大门,后又被抓兵到军队里因自由 行动惨遭毒打。在战场上,他看到两军互相屠杀、奸淫掠夺、惨无人道;在 流浪中,他几乎没有碰见过好人,不是宗教狂热的信徒,就是干扒手勾当的 神甫和敲诈勒索的法官。他的经历也是骇人听闻的,先被误认为异教徒险些 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后又在巴黎被骗子神甫一伙几乎盘剥一空。他的恋 人居内贡的遭遇也很悲惨,在战祸中全家被杀,自己被当作奴隶辗转贩卖, 最后俊美的容颜消失殆尽,成了一个相貌奇丑的洗衣妇。在经历了许许多多 不幸之后,老实人觉悟了,他对着邦葛罗斯叫道: “得啦,得啦,我再不相 信你的乐天主义了,地球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灾难啊。” 后来,老实人还遇到了悲观主义者玛丁。这位学者认为 “人生只有两条 路,不是在忧急骚动中讨生活,便是在烦闷无聊中挨日子”,在他看来,人 类是没有前途的,人的生活是没有希望的。但老实人并不能接受他的悲观主 义,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总该有些合乎理性的东西。 在小说中,作者还使自己的主人公到了神话式的黄金国。在那个国度里, 人们自由自在、丰衣足食;既无迫害也无牢狱;谁也不打官司,也无人受到 惩罚。在那坐美丽的京城里,有庄严雄伟的公共建筑,其中最富丽堂皇的便 是科学馆。但是,到达这个美丽国家的道路又是崎岖艰难的,几乎无法通行。 现存的世界并不完善,通向黄金国的道路又遥远坎坷,那么,人究竟该 如何来对待生活呢?作者在小说的末尾作了答复:他让老实人与居内贡结了 婚,和他们的同伴结成了一个小团体在一起生活,他们买下了一块土地分工 负责进行耕作,不时也探讨一下生活的意义。从一位土耳其人的话里,老实 人受到了启发。因为“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三大害处:烦闷、纵欲、饥寒”, 所以还是 “种我们的园地要紧”。 在这篇小说里,伏尔泰谴责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他不但让严峻的现实 粉碎了莱布尼茨“一切皆善”的神话,而且还以他那贯有的嘻笑怒骂的笔锋, 从德国到英国、从法国到西班牙、横扫了整个欧洲,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他通过老实人在巴黎的见闻,指责 “在这个荒唐的国家里,无论是政府、法 院、教堂、舞台,凡是想象得到的矛盾都应有尽有”。 当然,这篇小说的最主要之点还是它体现了伏尔泰的政治理想和医治不 合理社会的方案。 我们知道,在伏尔泰的一生中,其理论倾向是破坏多于建设。他往往指 出现存现实的不合理,却并不提供改造社会的具体方案。虽然他在向往中国、 倡导共和的态度和学说中倾注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但这种社会理想往往又不 切实际,甚至有时连他自己也感到怀疑。 《老实人》中的黄金国是他幻想出 来的乌托邦,但同时他又觉得这个世界的美好程度与通向这个世界的艰难程 度是成正比的。在矛盾犹豫中,他选中了脚踏实地的劳动,勤勤恳恳地工作。 “种我们的园地要紧”表面看来是借人物之口不经意地说出的,实际上却是 伏尔泰反复权衡之后的选择。这种选择显然比对开明君主的幻想更现实,同 时,在当时统治阶级靡烂腐朽,社会风气污浊腐败的情况下,这种积极进取 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但是,这种改造方案毕竟又有它幼稚的一面,因为 很显然,统治者是不会被那些埋头工作,独善其身的人的行为和精神所震动 的,而能够追求自我道德完善的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又极小,他们无法形 成一股与邪恶抗衡并最终战胜邪恶的力量。更可悲的是,统治者或许还会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