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_心缘【完结】(10)

  汤在伊尹的辅佐下,率领由70辆战车和5000名步卒组成的军队与夏王朝的军队在鸣条相遇,展开了一场大决战。鸣条之战,夏桀全军崩溃。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

  *商初商汤的仁政

  伊尹向诸侯公布了这次大战的情况。自此,其他诸侯全部归服,商汤登上天子之位,平定了天下。一个新的王朝开始了。

  商汤班师回朝,回到国都亳,废除了夏的政令,并作《汤诰》告诫诸侯要敬畏上天、修行德政、为民谋利。《汤诰》这样记载:“三月,殷王亲自到了东郊,向各诸侯国君宣布:‘各位可不能不为民众谋立功业,要努力办好你们的事情。否则,我就对你们严加惩办,那时可不要怪罪我。’又说:‘过去禹、皋陶长期奔劳在外,为民众建立了功业,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当时他们东面治理了长江,北而治理了济河,西面治理了黄河,南面治理了淮河,这四条重要的河道治理好了,万民才得以定居下来。后稷教导民众播种五谷,民众才知道种植各种庄稼。这三位古人都对民众有功,所以,他们的后代能够建国立业。也有另外的情况:从前蚩尤和他的大臣们在百姓中发动暴乱,上帝就不降福于他们,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是有过的。先王的教诲,可不能不努力照办啊!’又说:‘你们当中如果有谁干出违背道义的事,那就不允许他回国再当诸侯,那时你们也不要怨恨我。’”汤用这些话告诫了诸侯。这时,伊尹又作了《咸有一德》,说明君臣都应该有纯一的品德;咎单作了《明居》,讲的是民众应该遵守的法则。

  商汤是这样说的,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商朝初年,发生了一场旱灾,延续了七年。史书说,“……三月,商王践天子之位,是岁大旱。”(《通鉴前编》)“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管子? 轻重篇》) 连续七年的旱灾,使河干井枯,草木枯死,禾苗不生,庄稼无收,白骨遍野。咄咄逼人的旱灾,震撼着整个商王朝。那时的人们都认为是天帝所为。卜辞中就有“贞 (问):不雨,帝佳旱我。”(《龟》1.25.13)意思是:不下雨,是天帝给我的旱灾。此时,商代为“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小戴札 ?表记篇》)因此,自从旱灾发生后.商汤就在郊外设立祭坛,天天派人举行祭礼,祈求天帝除旱下雨。这就是“郊祭”。

  郊祭最初的仪式是:燃烧木柴,用牛、羊、猪、狗等家畜作上供的物品。祭祀时,史官手棒三足鼎,鼎内盛有牛、羊等内作供品。史官虔诚的向天地山川祷告说:“是不是因我们的王政事无节制法度?是不是使人民受了疾苦?是不是因官吏受贿贪污?是不是因小人谗言流行?是不是有女人干扰政事?是不是宫室修得太大太美?为何还不快快下雨呢?”这是史官受汤之命,说了六条责备自已的事以求天帝鬼神赐福降雨。然而,祭祀没有效果。尽管商汤命史官天天祭礼,苦苦哀求,天帝依然无动于衷,没有赐福降雨。

  大旱持续到第七年的时候,商汤命史宫们在一座林木茂盛的山上,选了一个叫桑林的地方设了祭坛,他亲自率领伊尹等大臣举行祭祀求雨。但是祭祀之后也未见下雨,商汤就命史官占卜。史宫们占卜后说:“祭祀时除了要用牛羊作牺牲外,还要用人作祭品。” 商汤稍稍沉吟后说:“我祭祀占卜求雨,本是为民,怎能去焚烧他人? 用我来代替吧!”说罢,命左右把祭祀的柴火架起来,然后将自己的头发、指甲剪掉,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说:“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不要以我一人的没有才能.使天帝鬼神伤害人民的性命。”祷告完毕,商汤便坐到柴上去。左右正要点火,突然乌云四合,大风乍起,人们盼眼欲穿的大雨骤然而至。这就是历史上的“汤祷桑林”。人们都认为正是汤的为民牺牲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才使得天降甘霖,旱情解除。

  商汤临政之后,还修改了历法,把夏历的寅月为岁首改为丑月为岁首,又改变了器物服饰的颜色,崇尚白色,在白天举行朝会。

  殷商的发展

  *太甲思过 重施德政

  商汤去世之后,因为太子太丁未能即位而早亡,就立太丁弟外丙为帝,这就是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去世,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帝,这就是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去世,伊尹就拥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就是太甲帝。

  太甲帝临政三年之后,昏乱暴虐,违背了汤王的法度,败坏了德业。因此,伊尹把他流放到汤的葬地桐宫。此后的三年,伊尹代行政务,主持国事,朝会诸侯。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重新向善,于是伊尹又迎他回到朝廷,把政权交还给他。从此以后,太甲帝修养德行,诸侯都来归服,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宁。伊尹对太甲帝很赞赏,就作了《太甲训》三篇,赞扬帝太甲,称他为太宗。

  太宗去世后,儿子沃丁即位。沃丁临政的时候,伊尹去逝了。又经过三世,到雍已帝时,国势已经衰弱,有的诸侯也不来朝见了。

  *太戊从谏修德

  雍已去世,他的弟弟太戊即位。这就是太戊帝。太戊任用伊陟为相。当时国都亳出现了桑树和楮树合生在朝堂上的怪异现象,一夜之间就长得有两手合围那么粗。太戊帝很害怕,就去向伊陟询问。伊陟对太戊帝说:“我曾经听说,妖异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会不会是您的政治有什么失误啊?希望您进一步修养德行。”太戊听从了伊陟的规谏,那怪树就枯死而消失了。伊陟把这些话告诉了巫咸。巫咸写下了《咸艾》、《太戊》,颂扬了太戊帝的从谏修德。就这样,殷商的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服。因此,称太戊帝为中宗。

  中宗去世,经过中丁、外壬到河亶(dan,旦)甲即位,殷朝国势再度衰弱。

  河亶甲去世,他的儿子祖乙即位。祖乙帝即位后,修德于天下,殷又兴盛起来。

  祖乙去世,他的儿子祖辛帝即位。又经过三代到阳甲帝在位的时候,殷的国势又衰弱了。

  自中丁帝以来,废除嫡长子继位制而拥立诸弟兄及诸弟兄的儿子,这些人有时为取得王位而互相争斗,造成了连续九代的混乱,因此,诸侯没有人再来朝见。

  *盘庚迁都 遵循德政

  阳甲帝去世后,他的弟弟盘庚继位。盘庚即位时,殷朝已在黄河以北的奄地定都。盘庚渡过黄河,在黄河以南的亳定都,又回到了成汤的故居。

  商朝历史上,为摆脱政治动乱和灾害困扰,商王多次迁都:仲丁自亳迁于嚣(今河南荥阳);河甲自嚣迁相(今河南内黄);祖乙居庇(今山东定陶);南庚自庇迁奄 (今山东曲阜);盘庚自奄迁殷(今河南安阳市)和后来的武乙自亳迁到了河北。在这第五次迁移时,商朝的民众一个个怨声载道,不愿再受迁移之苦。盘庚见此情况,就告谕诸侯大臣说:“从前先王成汤和你们的祖辈们一起平定天下,他们传下来的法度和准则应该遵循。如果我们舍弃这些而不努力推行,那怎么能成就德业呢?”这样,最后才渡过黄河,南迁到亳,修缮了成汤的故宫,遵行成汤的政令。此后百姓们渐渐安定,殷朝的国势又一次兴盛起来。因为盘庚遵循了成汤的德政,诸侯也纷纷前来朝见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