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_心缘【完结】(106)

  选拔储君和隋文帝之死

  隋文帝杨坚晚年时猜忌心十分严重,特别是在选拔储君的问题上。

  杨坚一共有五个儿子,都是皇后独孤氏所生。

  长子杨勇,小时很受父母喜欢。但长大后,杨勇却奢侈起来,而且迷恋女色,不加遮掩。这使提倡节俭的杨坚夫妇都不喜欢他,杨勇的太子之位也没能保住,最后被废为平民。

  次子杨广,十分有心计。他很会伪装,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很节俭,在母亲面前表现得很守规矩,只和正妃亲近。他最终代替了哥哥杨勇,做了太子。

  三儿子杨俊、四儿子杨秀,都是奢侈,贪恋女色之人。杨俊病死,杨秀后被杨广贬为平民。小儿子杨谅,在杨坚死时,起兵直奔京城想争夺皇位,但很快被打败,做了俘虏。

  公元604年,杨坚病重,让杨广等人進宫侍奉。临死时的杨坚终于看清了这个儿子的真面目,但却已经晚了。杨广写给杨素的信被送到了杨坚手里,信中是询问杨坚死后如何安排朝政的。看了信,杨坚极为震怒。另一件事更让他伤心,就是他最喜欢的宣华夫人说杨广在夜里调戏她。杨坚这时才后悔让杨广做了太子,赶忙让人去找杨勇来。杨广听说了,就将侍奉杨坚的人全部换掉,当天,杨坚死去,终年六十四岁。历史上没有说清是如何死的,后来人们猜测是杨广下的毒手。不过,病重的杨坚因为受刺激而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就这样,隋朝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杨广粉墨登场了。

  隋炀帝使心机继承皇位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又名杨英。杨坚建立隋朝后,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只有十三岁。除了王位外,还让杨广做并州(现在的山西太原市)的总管。

  隋朝灭陈统一中国时,刚满二十岁的杨广是统帅,但真正领兵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将领。灭陈后,杨广表现得很有气度。進驻建康(今南京),只杀掉了陈后主的奸佞之臣,而将陈叔宝及皇后等人押回京城。他还下令并封存府库,不贪钱财。之后,杨广進封太尉之职,并屡建战功: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600年,北上击败突厥進犯。这些功劳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

  但是杨广是个典型的两面派。他既有很强的虚荣心,又喜欢私下寻欢作乐;有纨絝子弟的低下素质,又具有过人的文武才能。在他得到想得到的东西之前,很善于伪装。比如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他十分善于欺瞒文帝和独孤皇后。

  杨广知道父母都很节俭,他便也装得很简朴,实际却是很奢侈。当听说父母要来时,他就让美丽的姬妾都躲藏起来,自己和正妻萧氏一同到门口亲自迎接,还让年老、面貌一般的妇人穿着破旧衣服侍奉父母亲。杨广的伪装讨得了父母的欢心。此外,他还常给父母身边的侍从们一些好处,送些礼物,这些人回去都说杨广的好话,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杨坚夫妻越来越喜欢次子杨广,而讨厌心无城府的太子杨勇,并最终将其废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为了進一步巩固太子之位,杨广还编造罪名,陷害弟弟杨秀,使他也被杨坚废为庶人。公元604年,杨坚病倒在了仁寿宫,杨广贪恋皇位,就找大臣杨素商量。杨素的回信落到了杨坚的手里,使杨坚非常生气。后来杨坚又听说自己宠幸的宣华夫人陈氏被杨广调戏,更是火冒三丈,叫人把杨广招来,要将其废掉,重新传位给杨勇。杨广安排在杨坚身边的亲信赶忙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杨广。杨广于是撤掉了杨坚身边侍奉的人,换上自己的亲信。当天,杨坚死去,终年六十四岁。历史上没有说清是如何死的,后来人们猜测是杨广下的毒手。不过,病重的杨坚因为受刺激而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隋炀帝即位后的发展

  杨广即位后,除承继文帝时的各项制度外,还对其中的某些制度实行了進一步的改革,并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功绩。

  第一、功绩较大的是在文帝的基础上,发展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主要是建立了進士科,这为选拔平民读书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第二、修订了法律,主要是取消了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律法。隋文帝在晚年也犯了些错误,法律的严酷就是其中之一。隋炀帝将一些残酷的法律条文取消,或者是减轻处罚程度。不过,隋炀帝统治晚期,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残忍了许多,不再按照法律做事,专断性很强。

  第三、兴学,访求遗散的图书,并加以保护。杨广恢复了被杨坚废除了的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还组织人编写了《长洲玉镜》四百卷,和《区宇图志》一千二百卷,这对于保存中国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贡献。

  第四、在体制方面,隋炀帝时改州为郡。同时规定: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使地方豪强不得把持本地政务。另外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属僚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报告工作)。中央还常常派使臣出巡各地,考察州县官员政绩好坏。这些都有利于整顿吏治和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

  第五,为减轻百姓负担,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修建洛阳城。当时首都长安在西北面,往东的路不太畅通,影响了政令的畅达。洛阳则处在国家的中心地带,可以有效的治理江南,控制北方,巩固国家。还有,在长安的时候,各地的粮食运往长安要费时费力,白白浪费。到了洛阳便可以很方便的取得粮食,也相应的减轻了百姓负担。新的洛阳城有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也就是大城,周围有七十里长。里面的皇城是文武衙门办公的地方。再往里,就是宫城,周围有三十里。

  隋朝在文帝和炀帝的治理下,到炀帝即位后的初年,出现了府库充实,国库丰盈,人民安居乐业的兴盛局面。

  其主要表现是农业人口的激增、垦田面积的扩大和国家粮仓的丰实。隋初,仅有359.9万多户,灭陈后得50万户,总计当时全国户数近410万,人口约 3000万。到606年,全国达到890.7万多户,4600多万口。在二十六七年间,户数增加了400多万,人口增加了1600多万。人口增加这样多,固然由于整理户籍,查出了不少隐漏数,但也不能否认人口迅速增长这一事实。人口的激增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批劳动力,使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同时,还修复和改造了许多水利工程。如在寿州(安徽寿县)修复的芍陂,灌溉农田达五千余顷。

  隋代仓库之丰盈,为后来封建史家所称赞。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初年,置洛口仓于巩县东南的平原上,仓城周围二十余里,穿三千窖,每窖可容八千石。此外,黎阳仓(河南浚县黎阳镇)及永丰仓(陕西华阴)等,所积亦甚丰富。

  这时的手工业也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丝织业和瓷器制造方面。

  河北是历代的丝织业中心,隋时相州所产绫纹细布,非常精美。蜀郡绫锦雕镂之妙,更冠于各地。

  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突出的表现是,在河南安阳、陕西西安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白釉瓷。沼帔白瓷,胎质坚硬,色泽晶莹,造型生动美观,这是中国较早出现的白瓷。隋代青釉瓷器的生产则更广泛,在河北、河南、陕西、安徽以及江南各地皆有青瓷出土,并发现了多处隋代窑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