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_心缘【完结】(28)

  过了三年,勾践召见范蠡说:“吴王已杀死了子胥,现在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可以攻打吴了吗?”范蠡回答说:“不行。”

  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又问范蠡是否可以进攻吴国。范蠡说:“可以了”。于是派出熟悉水战的士兵两千人,训练有素的士兵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地位较高的近卫军六千人,各类管理技术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了吴国的太子。吴国使者赶快向吴王告急,吴王正在黄池会合诸侯,怕天下人听到这种惨败消息,就坚守秘密。吴王已经在黄池与诸侯订立盟约,就派人带上厚礼请求与越国求和。越王估计自己也不能灭亡吴国,就与吴国讲和了。

  四年后,越国再次攻打吴国。越国大败了吴军,并包围吴都三年,吴军失败,越国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派人讲和,范蠡劝勾践继续進军。吴王自杀身亡,自尽时遮住自己的面孔说:“我没脸面见到子胥!”越王安葬了吴王,又杀死了太宰嚭。

  勾践平定了吴国后,就出兵向北渡过黄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祭祀肉给勾践,称他为“伯”。勾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给楚国,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国。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成为新的霸主。

  但是勾践是一个可以“与之共患难,却不可以与之共享乐”的君王。范蠡在他成为霸主后,离开了越王,到齐国开始经商。因为他贤德而名声很大,人称“陶朱公”。

  总述:春秋时期王室逐渐走向没落,各国虽然表面仍尊崇王室,但各国间却展开了兼并与斗争,这也促進了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动荡、大改组,几百个小国逐渐归并为七个大国和它们周围的十几个小国,战事频繁的战国即将拉开序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开始确立了强者为王、弱肉强食的法则,而这一法则影响了后世的中国历史。

  第二部分: 战国“统一霸业”下的七国争战

  (公元前476年—前221年)

  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经过不断的兼并和斗争,许多小国消失了;而且重要的是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著名的如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并互相争斗,以扩充领地。晋国的六卿争斗到最后,剩下韩、魏、赵三家。而处于边境的秦和后起的燕国,发展强势不减。以三家分晋为界限,历史走入了战国时代。天下强国主要为燕、齐、赵、韩、魏、秦、楚七国。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韩、魏疆土相对较小。当时,这七个国家随着国势的强大,皆想凌驾于诸侯之上而称王,并实现统一的愿望。而这时的周王室连名义上的共主地位也没有了,也更加不被诸侯放在眼中,但仍在洛阳一带勉强维持。

  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而后期则是秦国为天下最强。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因此,人们都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而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残酪法则再一次得到了淋漓的展现。

  除了这一段各国间的攻伐相当频繁外,各国的外交活动也是空前的活跃,出现了合纵连横的外交策略,辩论之风也十分盛行。此外,虽然强者为王、弱肉强食的法则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但这段历史依旧在验证着以前曾经说过的道理:仁德之君才会使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而导致国家衰败甚至亡国的是那些不听忠言、荒淫暴虐、无道的君王。贤明仁德的君主能勤奋听政、结交贤才、集思广益、兼听兼信、实行改革,国家政治自然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因此而出现盛世。反之,昏庸的君主无视政事、寻欢作乐、暴虐无道、偏听偏信,国家政治自然昏暗,百姓遭殃。战国时强大的国家大多出现了依旧能够施行德政的君王,不过,这时的“利益”而非德行成为了大多数君王追求的首要目标。本篇侧重叙述各国的兴衰史,并从中探讨兴亡的原因,中间史实或有交叉,但侧重点会略有不同。

  魏国的兴亡史

  * 魏国的祖先

  魏氏的祖先是毕公高的后代。毕公高和周天子同姓。武王伐纣之后,高被封在毕,于是就以毕为姓。他的后代中断了封爵,变成了平民,有的在中原,有的流落到夷狄。他的后代子孙有个叫毕万的,侍奉晋献公。晋献公十六年(前661),赵夙驾车,毕万为车右护卫,去征讨霍、耿、魏,把它们都灭了。献公把耿封给赵夙,把魏封给毕万,二人都成了大夫。献公死后,晋国内乱。而毕万的子孙越来越多,随他们的国名称为魏氏。毕万生了武子。魏武子以魏氏诸子的身份侍奉晋公子重耳。重耳即位为晋文公后,让魏武子承袭魏氏后代的封爵,升到了大夫的地位,他的官府设在魏邑。

  *文侯仁德兴国及魏国的强盛

  后来晋国公室衰微,六卿掌握大权。到魏桓子时,他和韩康子、赵襄子一起讨伐除灭了宗室知伯,并瓜分了他的领地。桓子的孙子是文侯魏斯。魏文侯和韩武子、赵桓子、周威烈王同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从魏文侯(前445年-前369年在位)开始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是魏国独霸中原的时期。

  魏文侯是战国初期颇有声望的国君。他礼敬贤人,以子夏、段干木、田子方为师;重用贤士,文臣有李悝、西门豹,武将有军事家吴起。魏文侯首先任用李悝进行改革,尽地力之教,建立武卒,并重用吴起、西门豹等人治理地方,发展经济,国内清平安定,并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秦国曾想进攻魏国,但有人认为:“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意思是说“魏君对贤人特别敬重,魏国人都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谐同心,不能对他有什么企图。” 文侯因此得到诸侯的赞誊。

  文侯三十二年,魏军攻伐郑国。在注城打败了秦军。三十五年,齐军攻占了魏国的襄陵。三十六年,秦军侵入魏国的阴晋。文侯三十八年,魏军攻秦,在武下败秦,俘虏了秦将识。这一年,文侯去世,子击即位,这就是武侯。

  魏武侯时,吴起受魏相公叔排挤,离魏至楚。武侯七年,魏军进攻齐国,打到了桑丘。九年,狄人在浍水打败魏军。魏侯派吴起进攻齐国,打到了灵丘。这时齐威王刚刚即位。武侯十一年(前376),魏与韩、赵三国瓜分了晋国领土,消灭了它的后代。十五年,魏军在北蔺打败赵军。武侯十六年,魏军进攻楚国,占领了鲁阳,武侯去世,儿子即位为惠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