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周作人知堂书话_周作人【完结】(479)

  不要紧,这比说的过多以至中有虚假较胜一筹吧。

  至于有些人物,我故意略过的也或有之,那么这里自然更无再来加添之

  必要了。

  一九五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周遐寿记于北京。

  □1953年刊“上海出版公司”初版本,署名周遐寿

  □据《鲁迅的故家》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总序

  去年春天,还在给上海《亦报》写小文章,动手来编《呐喊衍义》,虽

  然只发表了极小一部分,但仍是继续着写,大概费了两个月的工夫,一总写

  了一百三十多节。这里分作两部,前部是关于《呐喊》的,后都是关于《彷

  徨》以及《朝华夕拾》,所以虽是两个头,实在却可以叫作《三衍义》的。

  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是纪事实,本来与写《百草园》是一样的,不过所凭借

  的东西不同,一个是写园及其周围,一个是写两部小说里的人物时地。小说

  是作者的文艺创作,但这里边有些人有模型可以找得出来,他的真相如何,

  有些物事特别是属于乡土的,土物方言,外方人不容易了解,有说明的必要,

  此外因时地间隔,或有个别的事情环境已经变迁,一般读者不很明瞭的。也

  就所知略加解说。这几项都是事实,因此我的工作只是记述而不是造作,就

  只怕见闻不周,记忆不足,说的或有错误,希望知道得更确实的朋友能够给

  与补正,但是要想找熟悉四五十年前绍兴事情的朋辈已经很不容易,我也曾

  这样找过,可是结果是很失望的。

  《朝华夕拾》本来并不是小说,虽然也不是正式的自传,为便宜计也就

  收在里边,因为分量不多,不能独立,所以就并在《彷徨》部分里去了。原

  来《朝华夕拾》里说的事实很不少,论理可以自成一卷,但是有许多都已在

  《百草园》里说过了,这里所说只是馀下的那一部分而已。不但是《夕拾》,

  便是那两部小说里的人物,有好些也都在《百草园》里说过,因此如说《鲁

  迅的故家》可以作本书的补遗,这话可以说得,若是说本书可以作《故家》

  的补遗,也是一样的可以这么说的。

  关于《夕拾》中在南京学堂的一段注解得很简略,因为以前曾写了一篇

  《学堂生活》,虽是说我自己的,但情形大抵相似,所以作为一个附录,加

  在后边。近时翻阅旧日记,看见有不少关于鲁迅的记事,也抄录了出来,当

  作另一个附录,虽然,这如附在《故家》后面,自然更为适当。日前偶看俞

  阶青先生的《诗境浅说》,联想到《曲园课孙草》,忽然记起鲁迅在三味书

  屋读《课孙草》的事情来。寿镜吾先生教他读这书,大概已经教他“开笔”

  作文了,后来“满篇”之后才叫洙邻先生批改,这事本来应当写在第三节《戊

  戌二》里边的,可是当时遗忘了。上文所说记忆不足的事可见是实在的。但

  是现在在还没有完全忘却以前,能够记下这一点来,也正是很幸运的吧。

  一九五三年十月二十四日,著者记。

  鲁迅的青年时代序言

  今年十月值鲁迅去世二十周年纪念,有些报刊来找到我,叫写纪念文字,

  我既不好推辞,也实在觉得有点为难。

  这个理由很是简单明瞭的。因为我以前所写关于鲁迅的文章,一律以报

  告事实为主,而这事实乃是“事物”的一类,是硬性的存在,也是有限度的。

  我对报刊的同志们说,请大家原谅,写不出什么文章来,因为我没有写文章

  的资本了。我写那些旧文章的资本都是过去的事实,而那样的资本却有一定

  的限量,有如钞票似的,我所有的一札有一定的数目,用掉一张便少一张,

  自己不可能来制造加添的。

  各位都谅解我的意思,但还是要叫我写,我也不好再硬辞,只得答应下

  来,结果便是这几篇文字。承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盛意,肯给我印成小册子,

  这是我所感谢的,但如上文所说,这些文章或者内容不大充实,要请读者原

  谅,只是空想乱说的话那我可以保证是没有的。不过话又说了回来,这比起

  我以前所写的或者有地方还较为得要领些,不是那么的散漫,有地方也供给

  了些新的事实,虽然这分量不多。《西北大学简报》上登载一篇我的女儿所

  写的纪念文,里边说到有些小事情,例如鲁迅不爱理发一节,颇能补足我的

  缺漏,也就抄来附在里边了。

  除了这些新写的文章以外,我又把旧稿三篇找了出来,作为附录,加在

  末尾。其中一篇是《阿

  Q正传》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完了的时候,又两篇

  则是鲁迅刚去世后所写,也都有纪念的性质,重印出来,或者可以稍供读者

  的参考。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一日记于北京。

  □1957年刊“中青”初版本,署名周启明

  □据《鲁迅的青年时代》

  木片集小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