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17)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

  顿时,四座皆惊,众人喷喷称叹.有人想再试一试守仁的诗才,又以《蔽月山房》为题,令其吟诗一首.守仁不假思索,随即应口诵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两首七绝诗,既有气吞环宇之概,而又富含哲理,竟出自11岁孩童之口,充分显示了王守仁少年天才,颖悟夙成.

  次年,王守仁在京城就塾师受学,仍旧豪迈不羁,自由放任.父亲王华时时为此而忧虑,但竹轩公却认为守仁孙儿天性使然,必有所成.一次,守仁与同窗学友在长安街游玩,偶然遇到一位相士,面对着他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诧异地说道:

  "我为您看一个相,您一定要紧记我的话,当您胡髯飘拂衣领的时候,就会进入圣贤之境;当您胡须长达上丹田的时候,就会结成圣贤之胎;当您胡须长达下丹田的时候,就会修满圣贤功果."守仁听了,深感其言,自那以后每每对书静坐凝思.

  他曾经向塾师问道:"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塾师答道:"只是读书举进士而已!"守仁听后不以为然,当即辨驳道:"举进上恐怕不能算第一等事,而读书学做圣贤才是头等大事."不看重登第做官,而有志于读书学做圣贤,这表明一个12岁的少年已经开始关注学习目的,探索人生价值了.

  13岁时,王守仁的母亲不幸去世,他从此失去了母爱,感到人生的莫大痛苦.

  传说王守仁曾一度饱受继母的残酷虐待,为了改变自己的痛苦处境,他煞费心思,想出一个惩治继母的好办法.有一天,他去街市买回一只长尾林鹗,悄悄藏在继母卧室的被子里.当继母晚上睡觉打开被子时,长尾林鹗猛然飞出,在屋子里一边扑腾,一边怪叫.按传统风俗,最忌野鸟入房.继母当下感觉到这是不祥之兆,十分担忧大祸临头.趁此机会,守仁便从街市请来了一个早被收买的巫婆,假装守仁生母附体以恐吓其继母说:"你虐待我儿子,我今天要你的命!那长尾林鹗就是我的化身,你要放明白一点!"继母顿时浑身直打哆嗦,随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个劲地向巫婆磕头求饶,并发誓从此不再虐待守仁.后来,继母"于是遽改其行,一朝而为贤母."(清·唐甄《借书》第4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三、泛滥词章

  王守仁人生观和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前、后"三变"的曲折过程.

  对此,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姚江学案》中作了简明扼要的概述:

  先生(王守仁)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滤,出之自有天则……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又有此三变也.

  王守仁之学,以"龙场悟道"为界线,分为前、后"三变"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始由"泛滥词章",再到"遍读考亭之书",转而"出入于佛、老",是为前三变;第二阶段始由"龙场悟道"之后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以默坐澄心为学的",到专门倡导"致良知"之教,再到居越讲学,"所操益熟",是为后三变.以下结合王守仁的生平活动进行分述,先叙其"泛滥于词章"阶段的情况.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王守仁年满15岁.他怀着尚武抱国的雄心,出游居庸三关.居庸关旧指军都关、蓟门关,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部.此地为长城要口之一,控军都山隘道(军都陉)中枢.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建关,与紫荆关(位于河北易县紫荆岭,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口之一)、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西北部,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要口之一)合称"内三关",形势险要,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守仁在这里察看山川地形,访问少数民族,打听备御方策,又与胡人追逐骑射,胡人没有谁敢欺侮他.经过一个多月的漫游考察,守仁"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一天,他在梦中拜谒了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词庙,醒后有感于马援"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还"的名言,挥笔写下了一首绝句: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诗中表达了对马援为汉朝中兴而戍马边障、建功立业的景仰之情.其后,守仁"屡欲为书献于朝",却被父亲斥之为"狂"而阻止,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人生价值的领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王守仁17岁.这一年秋天,他遵照父亲的吩咐,前往兴都(今江西南昌市)迎娶表妹诸氏为妻.诸氏是守仁的舅父诸养和(时为江西布政司参议)的女儿,似乎守仁不太热衷于这门兄妹姻亲,以致于正式结婚那一天,他闲游铁柱宫,遇着一位道士盘腿坐在榻上,于是相与对坐,款款交谈,喜闻养生之说,竟将婚礼置诸脑后,忘了归去.家里人四处找他未见,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回家.

  婚后数月,守仁一直呆在舅父官署潜心学习书法,每日练字用力甚勤,乃至耗纸数箱之多,其书法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后来他讲授"心学",常常引此事为例启发弟子们说:"吾尝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阳明先生年谱》,以下从略.)可见,那时心学已经在王守仁早年的思想中开始萌芽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