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76)

  几经转呈,康有为的这次上书终于到了光绪的手里,这是光绪读到的康有为的第一份奏折."上览而喜之",下令军机处抄录三份,一份存乾清宫,一份存勤政殿,一份存军机处,并下令抄发各省督抚将军会议复奏.足见光绪帝对此条除的重视程度极高.它成了推动光绪下决心变法的重要契机.

  4.《上清帝第四书》

  6月30日,即康有为上书后一个月,他又撰写了《为变通善后,讲求体要,乞速行乾断,以图自强呈》.此次上书主要"言变法次第之故","缓急先后之序".

  康有为建议光绪,一是立科以励智学,奖励创新发明,使"国人踊跃,各竭心思,争求新法".二是设议院以通下情.通下情的措施有五:一曰下诏求言,二曰开门集议,三曰辟论顾问,四曰设报达聪,五曰开府辟士.

  在《上清帝第四书》中,康有为第一次提出,要讲明国是,实行全面的根本性改革,"尽弃旧习,再立堂构",反对"补漏缝缺".

  从5月2日至6月30日的两个月中,康有为连续三次上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纲领,从而将维新变法运动推向了第一个高潮,康有为成为了人们公认的维新运动的领袖.

  5.《上清帝第五书》

  1897年12月,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德国人强占了胶州湾.康有为写了《外衅危迫,分割氵存至,急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祥呈》.在第五次上清帝书中,康有为再次给光绪开具了救国良方:"伏愿皇上因胶警之变,下发愤之诏,先罪己以励人心,次明耻以激士气.集群才咨问以广圣听,求天下上书以通下情,明定国是,与海内更始.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行尊降贵,延见臣庶,尽革旧俗,一意维新.大召天下才俊,议筹款变法之方;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至于变法模式,康有为为光绪提供了三种以供选择:上策是"择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中策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下策是"听任疆臣各自变法".在康有为看来,能行上策则国家可以强盛;能行中策则国家尚可维持积弱的局面;即使是行下策,中国也不至于亡国.如果皇上不采纳这些建议,则国家将会灭亡.

  这次上书是康有为历次上书中所开列变法内容最详尽的一次.在第五书中,康有为第一次提出学习俄、日维新变法的经验,走日本明治维新的道路.在第五书中,还第一次提出制定宪法的主张,明确了实行君主立宪政治体制的轮廓.

  6.《上清帝第六书》

  康有为不停地上书光绪,但能送达转呈的很少,大多数被扣下来了,看不出朝廷有采纳变法主张的迹象.康有为感到十分失望,打算离开京师回广州.光绪的老师翁同龢真诚地挽留了这位维新变法的领袖.与此同时,给事中高燮曾为他上了第一个正式奏荐折,请求圣上召见康有为.由于恭亲王等人的反对,光绪帝只好令总理衙门大臣接见康有为,"询问天下大计,变法之宜".在总署西花厅,便出现了康有为舌战群臣的一幕.

  1898年1月24日下午,李鸿章、翁同龢、荣禄、廖寿恒等官员接见了康有为.接见气氛严肃而紧张.一开始,守旧派大臣荣禄就高谈祖宗之法不能变.康有为反驳说:"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也,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刑部尚书廖寿恒问道:"变法当从何着手呢?"答曰:"宜变法律,官制为先."李鸿章马上就此质问道:"然则六部尽撤,则例尽弃乎?"康有为回答说:"今为列国并立之时,非复一统之世,今之法律官制,皆一统之法,弱亡中国,皆此物也,诚直尽撤,即一时不能尽去,亦当斟酌改定,新政乃可推行."户部尚书翁同龢询问了如何筹款的问题.康有为主张,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改革财税制度."日本之银行纸币,法国印花,印度回税,以中国之大,若制度既变,可比今十倍".他最近著的《日本变政记》和《俄彼得变政考》可供朝廷参考(年谱).

  这次会见进行了三个小时.光绪听了会见汇报后,非常高兴,很想亲自召见,直接听听康有为的见解,无奈恭亲王等人仍以皇帝不见四品以下官吏为由加以阻挠,光绪只好传令康有为条陈所见,并进呈《日本变政考》和《俄彼得变政记》.这次会见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康有为取得了可直接上书皇帝的特权.《上清帝第六书》

  即是产生于这种背景之下.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写了著名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或曰《为外衅危迫,分割港至,急宜及时发愤,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革旧图新,以存国祥呈》.

  在这篇奏折中,康有为提出了"全变"思想."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夫方今之病,在笃守旧法而不知变,处列国竞争之世而行一统垂裳之法."康有为列举了世界上固守旧制而亡国的国家,前车之辙,犹可鉴也.

  康有为主张中国的变法仿效日本的维新制度,因为在世界各国中,日本的许多情况与中国近似."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根据日本的经验,康有为建议光绪帝,若要变法,宜首先抓以下三件事:

  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乾清门,宣布变法维新,"诏定国是".

  第二,"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所有官员的意见,允许直接反映,不得由堂官代表转达,有"称旨"的,召见察问,量才录用,这样才"下情咸通,群才辐辏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