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走进怀仁堂_董保存【完结】(11)

  的确是这样,毛泽东是要用这样一种方式,向美国总统传递这样的信息——中美关系要解冻了。

  这不仅是在天安门上作一个象征,而且是和斯诺明明白白地说了。这在1970年12月18日的谈话中已经是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毛泽东说:“中美会谈15年谈了136次。我不感兴趣了,尼克松也不感兴趣了,要当面谈。”

  “主席愿见他吗?”斯诺问。

  “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要跟尼克松解决。我愿跟他谈,谈的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

  “他如果想到北京来,你就捎个信,叫他悄悄地不要公开坐上一架飞机就可以来嘛。当作旅行者也行,当作总统来也行。我看我不会吵架,批评是要批评他的,我们也要作自我批评……”

  这应该是很明确的了吧!

  可惜的是,毛泽东的这个明白无误的信息,并没有转告到尼克松那里……

  毛泽东也不会想到,他最后一次上天安门,

  林彪竟然不辞而别,表现出了和他水火不相容的态度。

  1971年的五一节。

  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第6个年头。用当时的话说,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时候。

  这天晚上,毛泽东比较早地来到了天安门的休息室里,他穿上了一身灰色的中山装,由于不是经常穿,衣服显得不是那么贴身。平时不修边幅的毛泽东,帽子也没有戴好……

  按照预定的时间,焰火晚会就要开始了,还是不见林彪的身影。

  周恩来有点着急,他叫秘书打电话,询问林彪在什么地方。还是没有消息。

  工作人员进来,请他们到城楼参加晚会。毛泽东站起身,对旁边的西哈努克作一个请的手势,自己往外走去。这时林彪的身影还是没有出现。

  这天的桌子是这样摆的——毛泽东的身边是西哈努克亲王,再旁边是董必武同志,他是国家代主席,他在这个位置是当时的一般排法。

  对于林彪没有到,毛泽东肯定是有感觉的。但他依然不露声色,通过翻译和西哈努克交谈着。

  林彪的身影终于出现了。他披一件军大衣,本来就没有什么肉的脸上,几乎是没有任何表情。他很清楚应该坐在哪个位置上,便直奔那个属于他的座位。

  按照正常情况,他应该和毛泽东打招呼,也应该和外宾打招呼,但今天他没有,他落座后一声没吭,这是够反常的。

  更叫人惊奇的是,他在这里待了一小会儿,就走了,而且也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周恩来也以为他是上卫生间了。好半天不见他回来,周恩来起身让有关的人去问,才知道“林副主席”已经走了。

  这太反常了!

  他这是不辞而别,在这样重大的政治场合,不辞而别就是一种难以表述的东西……

  中国的老百姓可能还不知道,1970年的庐山会议上,他要当国家主席,被毛泽东看出了他的政治野心,“翻了车”。他已经开始秘密活动,准备和毛泽东分庭抗礼了。

  可以说这个晚上,周恩来是没有什么心思看焰火的,他对林彪的行为当然会有自己的看法,但他更担心的是这事情怎么和全国人民说清楚——第二天这是要见报的呀!是要上电影、是要上电视的呀!

  所以,他知道林彪确实已经走了之后,就把当时的中央新闻组组长杜修贤叫了过来。

  “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一起的照片你拍了没有?”

  “他来了没有几分钟就不见了,来不及……”

  “我问你拍了没有?”

  杜修贤知道,自己拍的那一张无论是构图还是光线都不太理想,所以说话有点不太利索,他说:“照了一张,就一张……”

  “电影电视呢?”

  “不知道。”

  其实老杜看到他们在等时机。

  “你去把分管新闻宣传的人叫来,都叫来!”

  周恩来一脸严肃的表情,确实有点叫人害怕。

  杜修贤赶快跑去找人,不到十分钟,这些无冕之王都到了总理身边。

  周恩来开门见山,问:“电影拍到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一起的镜头了吗?”

  “没有。”

  “那么电视呢?”

  “没来得及。”

  “没有拍到,对不对?”

  大家不敢吭声,听周总理说话。

  “林副主席身体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上午他参加了活动,晚上说好不来参加活动,我亲自去请他,这样的活动是面对全国人民,面对全国观众。你们是新闻宣传的负责人,你们记者手里拿着照相机摄像机,拍呀,你们为什么不拍呢?”

  有个同志说:“我们想等毛主席和林副主席谈话的镜头。”

  周恩来火了,他说:“林副主席来了没有?他在这里坐了一会儿没有?你们都看见了,你们等什么?等他们讲话?什么时候规定要等领导人讲话才能开机?你们头脑里不知想什么。记者难道不懂得抢拍?新闻就是时间,新闻是等来的吗?”

  周恩来发这么大的火,还是不多见的,看来他是真动了气。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