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山犹是昔人非—李煜_汉滴【完结】(11)

  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无拘无束,天性散漫,世间逍遥如李从嘉者,当真不多。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杜诗中“丹霞一缕轻”,李从嘉言“茧缕一轻钩”,别具匠心。农夫言春日“一犁春雨”,舟子言“一篙春水”,至于渔父则言“一蓑春水”了!李从嘉真把自己当作渔父了,尽情享受春日之妙!

  除却泛舟,作一蓑笠翁,他还将钟山之上自己所居描述了番,在外人看来,还是颇为羡慕的。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

  山色青青,落雪无痕,独留一人脚印,这样的景色,真有“万径人踪灭”的味道,他真当超然脱尘了。

  李从嘉好词,也写得一手好字。他于书法,也是颇为精通,不仅学的精,看的也精,二者相得益彰,炉火纯青!

  他初学柳体;深入后学习唐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等大家;之后流连于魏晋书法大家钟繇、卫铄、王羲之。他书法的归宿最后定格在了一代女书法家、王羲之授业恩师卫铄身上。他认为卫铄最得书道真谛,为此他还把卫铄画像挂在书房,每天瞻仰膜拜。

  李从嘉偏爱卫铄,认为其得书法真谛,也是有理有据的,且听他在他的《书评》里如何评说各代名家。

  “善书法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

  对于这一段评述,今人是如此肯定的:尽管从嘉对有唐一代诸多书法大家的批评略嫌偏颇,但却令人信服地说明,诸家当时均师承“书圣”王羲之,且各有取舍地继承了王氏书法艺术的某一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这种溯源分流、切中肯綮的评析,表明从嘉对书法一道的功力深厚,是一位不乏真知灼见的书法评论家。

  卫铄的书法风格“如舞女登台,仙娥弄影,江莲映水,碧波浮霞。”,的确堪被世人称道。

  从嘉对书法有独到见解,他博采众长,又能标新立异,自创成一体的“金错刀”书法。 “金错刀”书法有“作颤笔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落笔瘦硬而风神溢出”的评价。李从嘉运用自如,出神入化,“大字如截竹木,小字如聚针钉”。他曾大发书兴,竟卷起长衫下摆濡墨挥写,写出的字也独具美态,世称“撮襟书”。“金错刀”和“撮襟书”,因为风格奇特,有别具美感,大胆夸张,一时名声大噪。

  从嘉平生喜作行书,落笔瘦硬,风骨嶙峋,后人将其书法喻为“倔强丈夫”。他的书法手迹,曾在世间盛传一时,可惜后因南唐灭亡等诸多原因,他的墨宝竟没有流传下来的,他的书法成就也很快为世人掩盖。

  这不得不令人惋惜,关于他的书法,历史洪涛中,所闪过的也只有这样寥寥几抹暗影。宋徽宗赵佶曾诏令编纂《宣和书谱》,内府还收藏从嘉的行书墨帖二十四种。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陆游出任夔州通判,途经金陵,去清凉山广慧寺凭吊,在德庆堂遗址附近也见到从嘉以“撮襟书”书写的堂榜刻石。

  从嘉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而且还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曾续卫铄的《笔阵图》。和他其它的书法画作一样,他的《续<笔阵图>》今已失传。我们可以推测的是,《续<笔阵图>》当与《笔阵图》内容相近,应当是以军旅生活来比喻文房四宝在书法中的各自发挥的作用和阐释书法技艺要诀的。

  令我们还有丝欣慰的是,他有两篇专论书法的文章传世。一篇是《书述》,另一篇是《书评》(即上文点评唐后名家)。读者一定想看看李从嘉究竟是如何评述的,现将全文引录于下,并作简要介绍,留给读者评判。

  “壮岁,书亦壮,犹嫖姚十八从军,初拥千骑,凭陵沙漠,而目无全虏。又如夏云奇峰,畏日烈景,纵横炎炎,不可向迩,其任势也如此。老来,书亦老,如诸葛亮董戎,朱睿接敌,举板舆自随,以白羽麾军,不见风骨而毫素相适,笔无全锋。噫!壮老不同,功用则异。惟所能者,可与言之。

  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于此日。然世人罕知其道者。孤以幸会,得受诲于先生。奇哉!是书也非天赋其性,口授要诀,然后研功覃思,则不穷其奥妙,安得不秘而宝之。所谓法者,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也。此字亦有颜公真卿墨迹,尚存于世。

  余恐将来学者无所闻焉,故聊记之。”

  他以人从壮年到老年的气质变化来论述书法。壮年时锋芒毕露就如西汉霍去病,扫荡匈奴,追亡逐北,封冠军侯!及至老年,则像三国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之间,歼敌无形。此中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外,李从嘉还详细论说了书法的八字法,即“拨镫”之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