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_韶华【完结】(50)

  张敬怀也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过了片刻,两人让心态平静了一下才开始说话。

  张敬怀首先说:“关于我的事,什么也不要说了。”他打量着十年没见的卜奎,除了脸色变得黝黑,有点消瘦外,看不出有多大变化,问:“你在乡下这几年,我一直蹲班房,不知道你在哪里。”

  卜奎说:“在乡下当农民呗。我本来是农民,又让当农民,反朴归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

  “那好,那好,就应当这么想。吃饭吧,吃了饭我们好好谈一谈。”

  “我也有好多话要给张书记讲呢。”卜奎说“你的身体还好吗?”

  “还好!能活过来,是最主要的。”

  “经过这场大风暴,能挺过来实在不容易。”

  “你不是也受了许多苦吗?”

  “苦过一段,比起张书记不算什么。”

  “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它公正而无情!”

  沉思了片刻,卜奎说:“张书记,我一直觉得内心有愧,对不起您。”

  张敬怀说:“不对,是我连累了你。可以设想,你要是不给我当秘书,哪里会挨这顿整。”

  卜奎说:“使我一直不安的是,我不该把关于’ 毛主席万岁‘ 和对’ 毛泽东思想‘ 一分为二的事,抖落出来。”

  “你不要为这事有负担。在当时,你就是不说,他们也会从别的地方搞到材料。况且,就是没有此事,我也够他们打倒一百次。你有什么办法呢?”

  “可是”卜奎仍然闷闷地说“那时候,反对’ 毛主席万岁‘ ,对’ 毛泽东思想‘ 要一分为二,是十恶不赦的罪名呀!那次他们斗了我三天三夜,我糊里糊涂地讲了这件事,我觉得问题太严重了。我痛苦万分,用烟头烧自己的手都没有感觉。你看……”卜奎伸出左手,手背上还有一块疤痕。

  张敬怀抚摸着卜奎的手,心痛地说:“别说了,一切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现在我不知道怎样进入工作。经过文化大革命,好多是非问题,还是闹不清楚。”

  “你先看些文件吧!现在冤假错案一大堆,许多政策搞乱了套,极需拔乱反正,中国耽误了十年,我们得往前赶呀!”

  ……

  停了片刻,张敬怀又问:“你和青莲的关系,经过这场劫难,应该有好转吧?你回家了?”

  卜奎叹了一阵气,半天才说:“青莲住在她娘家,来咱家之前,我先去看了看。我作为她的丈夫,没有尽到责任,我挨了斗,她也和我划清过界限,提出了离婚,可是并没有办理手续。作为女婿,我那位老泰山,一直讨厌我。在’ 文化大革命‘ 中,他老人家去一个大厂’ 支左‘ 了。’ 文革‘ 后,按军委命令,他退出这个厂子时,不知道因为什么问题说不清楚,该厂群众不谅解,很久不让他离开。这次见了我,老泰山先问:’ 你在乡下这几年,思想改造得怎么样?是不是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了?‘。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青莲呢?只问了一句话’ 回来啦‘ ,就到她自己屋里去了。看样子,没有和好的可能。”

  “你们的婚姻,是个历史性的错误。”

  卜奎点了点头。

  两人说到这里,张敬怀大声喊:“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尽管他们家庭不和,可是夫人艾荣和女儿胜美,都欢迎卜奎则是共同的。夫人一见卜奎,比见到张敬怀都高兴,说:“卜秘书,你好呀!”又向里屋招呼“胜美,快来,你卜奎叔叔回来了!”

  胜美马上跑出来,一见卜奎就投入他的怀抱:“卜叔!”

  卜奎抚摸着她的头发:“啊,都长这么高了。过来,和叔叔比比,长了多高?”

  卜奎用手一量:“快赶上叔叔了。”……

  艾荣说:“都是初二的学生了。”

  四人略略谈了一会儿,艾荣把卜奎叫出来,说:“你来,咱们得说说私房话呢。”

  说着艾荣领卜奎到了自己的房间,说:“胜美从乡下回来,入学问题还没有解决呢。在乡下上那个破中学,纯粹误人子弟。我让老头子说句话,胜美进育才中学,老头子就是不肯说话。你看看怎么办好?”

  “你交给我吧。”卜奎说。

  卜奎知道夫人是个急性子,要办事一定得办成,而且要快。他想了想,原来某书记的秘书,目前当着教育局局长,他们原来就很熟悉。卜奎立即给教育局长打了一个电话。二人在电话中先交谈些闲话,教育局长先祝贺他,又回到省委工作,“官复原职”。又问卜奎,有什么要他办的事。卜奎说,有一个同志的孩子,想进“育才中学”,你这个局长得讲句话。局长问:“谁的孩子?”

  卜奎知道,他不能打张敬怀的旗号,说:“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局长说:“你的朋友,那好办。我马上给学校打电话,你直接找他们的武校长吧。”

  胜美的进育才中学的问题,就这么容易的解决了。

  卜奎马上对夫人汇报,夫人高兴地说:“还是卜秘书,比老爷子强!”

  张敬怀一投入工作,就像打仗一样,恢复了那种拚命精神。他脱离这个社会太久了,好像什么事情对他都是生疏的。卜奎每天都给他送来一大批中央文件、省委文件,各种来信。像过去一样,经过卜奎的整理、分类,写了内容提要,为他批阅提供了方便。因为他分工落实干部政策,他得首先掌握中央精神,凡是中央有关这方面的文件,他总是一字一句地阅读,重要的地方,他都用红圆珠笔把要点画出来。有关这方面的干部和群众来信也最多。他们字字泪滴滴血的申诉,他都感同身受,提前写出平反指示。他们被冤枉十年了,由于各种历史和社会因素,这些冤假错案久拖不决。再就是清查“三种人”,虽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有些造反派还在台上作威作福。这类告状信,也很多。他几乎每天都被文件埋住了,再就是会议多,凡是礼仪性的活动,他一律不参加。他很久没有到基层了,对“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社会情况太生疏了。他想抽出点时间,到群众中搞些调查研究,以便有更多的发言权,自己提出的意见也会切合实际。也正在此时,在卜奎送给他的文件中,他发现了三平地区的一封匿名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