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_熊逸【完结】(212)

  303 参见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86-187页。

  304 参见[清]俞樾《左传异说》,《九九销夏録》,中华书局,1995年,第19页:经与子判然为二,不能合也。国朝李集凤著《春秋辑传辨疑》,事多主左,义多主胡,并尊之曰左子、胡子。左氏于数千年后忽有左子之称,良可怪矣。

  305 《隋书·经籍志》:汉时,又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从谶。俗儒趋时,益为其学,篇卷第目,转加增广。言五经者,皆凭谶为说。唯孔安国、毛公、王璜、贾逵之徒独非之,相承以为妖妄,乱中庸之典。故因汉鲁恭王、河间献王所得古文,参而考之,以成其义,谓之“古学”。当世之儒,又非毁之,竟不得行。魏代王肃,推引古学,以难其义。王弼、杜预,从而明之,自是古学稍立。

  306 [清]全祖望《原纬》,《鲒埼亭集外编》卷四十八,《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98页:铜符金匮,萌于周、秦之世。王泽既衰,伪言日起,但百家杂流,不过自名为子,而纬则窃附于经,是以儒者不免为所惑。

  307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中册,第576页:孔子母徵在,游大泽之陂,睡梦黑帝使,请己已往梦交,语曰:汝乳必在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

  308 《吕氏春秋·古乐》: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

  309 《吕氏春秋·正味》: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

  310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干宝《三日纪》: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鲁南山之空窦中。无水,当祭时酒扫以告,辄有清泉自石门出,足以周用,祭讫泉枯。今俗名女陵山。

  311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中册,第576页:孔子母徵在,梦感黑帝而生,故曰玄圣。孔胸文曰:制作定世符运。

  312 [汉]许慎《五经异义》,《汉魏遗书钞》:《诗》齐、鲁、韩、《春秋公羊》说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左氏》说圣人皆有父。谨案《尧典》“以亲九族”,即尧母庆都感赤龙而生尧,尧安得九族而亲之?《礼谶》云“唐五庙”,知不感天而生。(《生民》疏)驳曰:玄之闻也,诸言感生得无父,有父则不感生,此皆偏见之说也。《商颂》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谓娀简吞鳦子生契,是圣人感见于经之明文。刘媪是汉太上皇之妻,感赤龙而生高祖,是非有父感神而生者也?且夫蒲卢之气妪煦桑虫成为己子,况乎天气因人之精就而神之,反不使子贤圣乎?是则然矣,又何多怪?

  313 《隋书·经籍志》:炀帝即位,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自是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

  314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家语》云:“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征在,从父命为婚”。其文甚明。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故《论语》云“野哉由也”,又“先进于礼乐,野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礼耳。正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故《家语》云:“梁纥娶鲁施氏女,生九女,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小女征在”。据此,婚过六十四矣。

  315 《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316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七“公羊”:汉武尊公羊家,而董仲舒为儒者宗。“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二言得夫子心法。太史公闻之董生者,又深得纲领之正。尝考公羊氏之《传》,所谓谶纬之文与黜周王鲁之说,非《公羊》之言也。苏氏谓:何休,公羊之罪人。晁氏谓:休负公羊之学。五始、三科、九旨、七等、六辅、二类、七缺,皆出于何氏,其《墨守》不攻而破矣。

  317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七“公羊”翁注引苏东坡曰:“三传”迂诞奇怪之说,《公羊》为多,而何休又从而附成之。详见[宋]苏轼《论春秋变周之文》,《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76-77页。

  318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论存三统明见董子书并不始于何休据其说足知古时二帝三王本无一定”条:晋王接,宋苏轼、陈振孙,皆疑黜周王鲁,《公羊》无明文,以何休为公羊罪人,不知存三统明见董子书,并不始于何休,《公羊传》虽无明文,董子与胡毋生同时,其著书在公羊初著竹帛之时,必是先师口传大义,据其书可知古时五帝三王,并无一定,犹亲庙之祧迁,后世古制不行,人遂不得其说,学者试取董书三代改制质文篇,深思而熟读之,乃知《春秋》损益四代,立一王之法,其制度纤悉具备,诚非空言义理者所能解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