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再会吧南洋_陈达娅/陈勇【完结】(38)

  10月4日清晨,我在父亲工作过的合美遗址附近的百年大树下,取了一把泥土和一片树皮、一块草皮,一起带回到父亲出生的地方——海南文昌坑尾村。10月8日,我把这些纪念品放在父亲的坟墓前,让父亲14年的南洋成长足迹,也印记在坑尾,留存在他的身边!不管是他出生的中国,还是哺育他成长的马来亚,都曾经留有他的足迹。太平是他去世前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永远怀念的地方!

  中午,在马燕图的操持下,我们在下榻的美景酒店餐厅举行简单的记者招待会,参加的有《南洋商报》、《星洲日报》、《东方日报》、《光华日报》、《东方霹雳报》、《中国报》、《光明日报》等报社。我就此次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寻找父亲抗战前在南洋生活足迹之行,向各位记者作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我还通过媒体,感谢马来亚在中国内忧外患、人民受尽压迫的岁月里,提供了一个和平的生存条件,让我的父亲及数百名海南华侨,能踏上这块土地生活,并掌握了汽车驾驶和机工修理技术,为日后回国抗击日本侵略者、报效祖国立下赤子功勋。我希望现“合美”业主程文杰先生,将“合美”两个字重新挂在新楼上,以此纪念南侨机工。

  南侨机工多少往事可以追忆(15)

  几天后,我在北京收到了马燕图寄来的六家报社的详细报道。父亲一生为中国人民付出了血汗,受尽了冤屈,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去世20年后的今天,却成为南洋媒体宣传的赤子英雄,我想父亲应该安息了!南侨机工66年前的爱国壮举在南洋再次被提起,同样令南洋华人引为自豪和骄傲。

  滇缅公路与中国抗战的关系,可谓极其重要。也正是这一条抗战的“输血管”,真正让我认识了与我朝夕相处的父亲,他为中国和全民族的解放而付出的艰辛,以及牺牲在这条路上的一千多名南侨机工。为体会滇缅公路的险峻和南侨机工的艰辛,我们决定沿着前辈当年的足迹,重走滇缅公路,从中国的畹町一直到达缅甸的腊戍。

  2006年5月14日上午,我们一行3人从瑞丽国门过境。在办理了一个小时的缅甸移民局手续后,又到旅游公司办理相关的手续,中午才正式开始上路。我们一路沿着当年的滇缅公路路线,向缅甸的纵深方向行进。从国门到缅甸的腊戍只有200多公里的路程,但路面窄小,坎坷不平。车子在行驶中不停地颠簸,将近五个小时后,我们才到达腊戍。据导游说,缅甸是有钱修佛寺没钱修路的国家。

  傍晚,我们到达腊戍。这是一个拥有半数华侨的省份,主要是云南腾冲人,大多是在“二战”时期迁移到此,一般通中文和缅文。

  腊戍是滇缅公路缅甸的起点。在“二战”史上,它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腊戍火车站更是重中之重。当年这里是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经常光顾的要地。

  腊戍火车站终于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一个破烂不堪的火车站。据导游介绍,在缅甸只有穷人才去火车站乘车。仔细一看,在进出火车站的人群当中,果然很难看到有衣着整洁的旅客!

  不过,这一趟我们在腊戍火车站,还是找到了抗战时的遗迹——一个火车加水用的T字架和一个牌子,还有车站旁边的老式别墅(木板房)。因为经济发展缓慢,缅甸政府才没有将这些老古董拆毁。腊戍火车站,在抗战时期是相当重要的军需要地,为美国援华军需物资从海上到内陆的中转站。中国远征军、盟军和南侨机工为保卫它,付出了相当大的生命代价!1942年4月29日,腊戍失守,滇缅公路中断。中国军队损失了不少的抗战军火,对国内的抗日战场影响极大。

  五月的腊戍,只要天一下雨,温度立马下降,这一天也是湿冷的天气。缅甸在亚洲虽然是一个数得上的穷国,但是,这个以佛教为主的国家社会治安还很好,途中,我目睹司机没有锁车门就直接去检查站办手续了。

  5月15日,我们赶在早晨五点半起床(北京时间7点),又忙着赶到老腊戍。

  老腊戍,实际是一条不足一百米的老街,街道到处是雨天过后的积水泥坑,全是红土路。老式铁皮屋顶木板墙壁的低矮房子,排列在街道的两旁,虽然破旧,但还算整齐。早晨来赶集的缅甸人还不少。有卖菜的、卖水果的、卖鲜花的样样都有。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于缅甸太阳光线很强,赶集的妇女都喜欢在自己的脸上涂上用一种特殊的天然植物制成的染料,这真是世界少有的特色!真正的缅甸人皮肤较黑,而华侨就不一样。

  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集市上不时看到一些僧人到商店门口或摊位前化缘,僧人每到之处,总会有人自动捐些钱物。同样,我们一行也送一些缅币,以表示对佛的敬仰对宗教信仰的支持。

  一个多小时的观光和拍摄,收获最大的是看到了一个“二战”时期的“老腊戍出租车站”,还有一家原先由云南腾冲华侨开办的制作酱油的作坊。作坊大院内存放的一堆木材,是那样眼熟!我急忙跨步到柴堆跟前,抓起一段仔细瞧了瞧,用鼻子嗅一嗅木材散发出的气味,使我猛然间想起,这种木材就是“眉柴”(“眉”字是按海南话读音)。三十多年前,父亲下放到乐东县的日子里,经常在周末带着母亲和我,到山荣公社的山上打柴,这种“眉柴”生长快而易蛀虫,但烧火很旺,又易劈开,是父亲打柴首选的对象。我询问作坊的管理人,证实缅甸腊戍居民就是使用这种“眉柴”烧柴的习惯。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异国他乡,“眉柴”的出现,终于让我明白了,三十多年前父亲的生活,依然保留着缅甸这段经历的印记。离开作坊。偶然间,我们在街上认识了一位老华侨,当年他也和南侨机工在一起生活过。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在老腊戍市上找到了“二战”时期留下的一些旧车,以及南侨机工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其中,“五和公总社”就是南侨机工活动的场所,如今这座木楼依然保存完好。街上,还保存着当年南侨机工使用过的一口水井,这就是当年父辈们在缅甸异国他乡抗战的家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