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板上的母亲_曲令敏/毕海/曲繁星【完结】(89)

  小星星啊,我可不想当这个老猴精,多丑呀!

  对了,小星星,有件好事告诉你,从上周起,老妈开始去广场散步。每天早上三大圈儿,晚上五小圈儿,走得身上冒汗,脑清如洗,腿也不肿了,腰也不强了。那个总也看不顺眼的广场,如今是咋看咋好:风吹过来,高挑的草梗摇动天光野气,日子清长清长……

  好了,小猴娃儿,老妈不和你跩了,谢谢你星期天语重心长的开导!

  老妈2005年6月13日

  大山里的女孩儿

  亲爱的小星星:

  生为一个城里孩子,你是多么幸运,教室里有空调,上学有汽车,牛奶、面包、肉、蛋、瓜果,吃啥有啥。回到家,打开电脑,信息海量涌来,课内外的知识,无论文理,一网打尽。可平时我们看待这些东西,就像哗哗流淌的自来水,已经麻木得不知道珍惜了。

  这次跟着教育电视台的同行,去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鲁山县霍庄小学采访,坐拖拉机翻山越岭,上坡时身体坠得胳膊酸,下坡就像往下栽,心提到嗓子眼儿里,连贴到脸前的龙潭峡风光也顾不得看!想起十八年前初来时,一道高高的石崖隔绝了外面的世界,光溜溜的岩壁,稀稀拉拉悬一行脚坑,是霍庄通往山外的必经之路。那天晚上,蒙蒙月光笼住四外山峦,虫声叽叽,夜凉如水,我惊为“天上人家”。第二天看瀑布,顺峡谷往下走,一路长藤高树挤拥不动,白瀑衔着绿潭,哗哗不绝于耳。因为心在山水,对山里人的生活一无所知。

  这次是采访,帐篷扎在霍庄小学粗沙铺地的院子里,目光跟随镜头追踪着孩子们的身影,山色依然,心情却迥然不同了。

  山高地寒,这里一年只种一季庄稼——土豆和玉米。霍庄小学是个复式教学点儿,两个老师,三个年级,连学前班一共二十八个学生。一个年级上课,别的年级写作业。写作业的孩子可以到教室外面,有的站在走廊里,举起胳膊把作业本按在墙上;有的干跪在台阶下,将长长的水泥走廊当课桌儿。有个孩子的凳子是三股杈树桩钉块书本大的板儿,上课时坐,写作业就趴在上面。山风刮响林梢,鸟鸣鸡唱,水冲石头、雨打林叶,就是他们的音乐课;每天上学,来回十几里山路,替代了体育教学。向西不远,是举世闻名的石人山风景区,爬三分钟坡,龙潭峡就展开在眼皮儿底下,可不知为什么,孩子们的作文却写得千篇一律,分明是从老师口中听写来的,真可惜了从脚下一直奔涌到天边的山灵水气。

  我们的镜头选中了八岁的女孩儿郑孟於,她家就在两公里外的坡头村。这个村一共有四个学生,两个男孩儿,两个女孩儿,都是八九岁的样子,上学路上结伴儿,刮风下雨,或是遇到大雪天,相互照应。

  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那个黑黑瘦瘦的小姑娘,直到跟着孩子们进了村,郑孟於一脚迈上高高的台阶,书包来不及放下,就从妈妈怀里接过龙凤胎之一的小弟弟,老练得如同训练有素的小保姆。可以想见,这个一岁多点儿的胖娃娃,就是在她稚嫩的臂弯里抱大的。那一瞬间,我喜欢上了这个总是抿着嘴不言不语的小女孩儿,这个穿着扣不住襻儿的塑料凉鞋,在崎岖山道上快步如飞,时不时顺手拾起路边的枯树枝儿的郑孟於。

  配合录像,郑孟於把平日要干的家务活儿演示一遍儿:扫地,打水,烧火,拿着篮子去地里薅猪草。丢桶弄扫帚,她的活儿干得娴熟而到位,那一会儿我仿佛回到了童年,闻见了被太阳晒热的蒿子味儿,瞥见了从肥大的茎叶里挤出来的水灵灵小南瓜……

  听村里人说,除了上面这些活儿,小孟於还跟着父亲到田里丢过化肥、掰过玉米。挖野菜也是个高手,她认识野兰苗、水芹菜、面条棵、芝麻梁儿,采过丑娘叶、羊角叶、红秆儿菜、青莛儿菜。农历八九月,她脖子里挂个小布袋,爬树上摘红红的山萸肉,灵活的身影一定很好看。她也喜欢捉迷藏,抓子儿,跳绳,可惜做作业还得见缝插针,没时间玩儿。

  说起霍庄,有个典故:历史上以分水岭为界,水向南流,归南召县,向东流归鲁山县。清朝末年,村里发生一起命案,南召的县令不愿管,鲁山的县令把案子破了。从那时起,这里就归了鲁山。因为地处偏僻,外面的教师不愿来这儿教书。孩子们上个中学还行,想考高中就难了。特别是女孩子,上学念书压根儿就没被当成个事儿。

  有个几乎还是孩子的小母亲,抱着几个月大的女儿,撵前撵后追着镜头看稀奇。她就曾经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上完三年级就辍学了。郑孟於的母亲也很年轻,刚刚二十七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孟於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她将来的命运会怎么样呢?很可能和她的妈妈一样,脚步被层层青山挡住,别说县城,去一趟尧山镇都很难,随着年华老去,慢慢的,对山外的世界连好奇心也没有了吧?

  我知道我没有资格为这些孩子悲哀,写下来,只是想让我的小星星能珍惜自己的拥有罢了。

  大地蒴果

  亲爱的小星星:

  我怎么会舍不得买帐篷呢?花一千多元买回三个人的快乐,是件多么合算的事情。

  前几天在大山里,老妈第一次住帐篷,那种与大地亲密接触的感觉并不陌生,但有一种处身密室的惬意,是露睡在星空下的人怎么也体味不到的。隔着帐裙边儿坐进去,打开防潮垫儿,吹饱充气枕,摊开真空棉睡袋,拉严帐篷门儿,完全是一个闭合的私人世界。尽管月光耷满帐篷,悬在篷顶的手电筒,代替了房间里的日光灯。挂在枕边脚头儿的篷袋,就是存放衣物的“柜橱”。朋友说这小小的帐篷能抗零下六度的严寒,打结实地钉,瓢泼大雨也不怕。身下的水动流了,摸着像凉粉一样又软又滑,我还真想摸摸……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