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事_豫莲【完结】(32)

  第二十六章 “老大难”(1)

  一九八二年三弟和三妹好坏就业以后到一九九○年间,二妹萍成了我们家的“老大难”。

  八二年考招工时,萍已二十五岁。二十五岁的女青年没赶上招工的末班车,萍妹基本上就没有正式参加工作的希望了。

  萍在街道办的缝纫社干过,被父亲机关安排到县里乡镇级的分支去当过临时工,由于各种不方便和没有什么希望,在下面转了二年以后又回到市里来。在回到市里父母的眼皮下等着父亲机关能照顾给安排个什么工作的时候,萍已经是二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

  萍长得不丑,不但不丑而且可以说有点漂亮,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端庄的五官配上她稳重的举止走在大街上常引得擦肩而过的成熟男性有意无意回头羡慕地张望,然而,却没有谁主动找妹妹谈恋爱或托人上门为其说亲。萍呢?自己也不急不躁,每天从临时找的工作岗位下了班就一头钻到家中,帮母亲为当时的一大家子人做家务,在个人问题上好像心如止水……

  这妮子心性高,不像样子的她相不中。母亲说。

  可是,她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一般的好男孩儿都已经有了……我说。

  就是。也怪不得你伯他急,你没看连小梅都是一二十的大姑娘了……母亲说。

  我说,有没有她中意的?没有!母亲肯定地说,从没有听她说过她看中了哪一个。

  我觉得,我这个做姐姐的,是有责任和义务与萍妹就她的择偶问题作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了。

  姐,你离家早和常年不在家是不知道,我简直不敢听见咱伯和咱妈吵架,有时候放学回来,老远看见咱门口围一大群人,我就吓得不敢往前走,我就知道一定又是咱家在生气,多少次了,我就发誓我这辈子永不结婚、永不成家……

  萍说的无疑是她的真实感受,但肯定是偏颇和不足取的,我在附和她的同时解劝说,父母的婚姻是旧社会的产物,在我辈是绝不可能再有了;哥嫂的婚姻是他们年轻幼稚情感冲动的产物,出现后来的事也是有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的;至于你,虽错过了选择佳偶的最好阶段,但你这样的好姑娘会因特殊的家庭因素而耽误,相信也有不少好男孩也会因种种主客观原因而失去了择偶的佳期,所以,只要留心,找到一个理想伴侣的机会还是有的,千万不要气馁,不要偏执不要因噎废食,要明白,独身,在目前咱们的国家是不现实的,你就不为自己,想想受尽苦难的母亲为你愁得整夜整夜失眠,孤傲的父亲也不得不舍下脸来到处求人,再有人介绍时,一定不要随便拒绝,一定要处一处再表态。萍啊,说句不该说和有伤你自尊的话,像你这样的岁数,是该降低些条件了,俗话说的“大闺女长到二十八,不是填房是穷家”不是没有道理的。

  萍沉默不语,大概是表示接受了我的劝告。不幸的是,父亲也就那么几位肯帮忙的同志,父亲的同志也就那么一点熟悉的人群,萍的难说话又出了名,我们的家庭情况又那么不吃打听,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说媒的也绝迹了,这时候,小菊小梅也都到了该成家的年龄,她们同样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父亲嘴上不说,整天怒发冲冠,指戳着母亲的鼻子说她把这个家变成 “母系氏族”了。母亲不懂“母系氏族”的含义但知道不是好话,就反唇相讥说你把这个家领成个啥了你知道不知道,要不是我这个“拦草腰”(捆草的绳索),它早“呼啦”了(散了)!老两口经常紧张得弓拔弩张,更如干柴烈火,一触即燃。

  情急之下,我选择了当时很多人都还不好意思选择的方法,后来证明那确是明智之举。我先是背(瞒)着二妹,到市里两个像些样子的婚姻介绍所将她的情况作了登记,并情恳意切地告诉中介所的负责人说,我妹妹有封建思想和怪脾气,希望他们不要计较她的不主动甚至不太配合,一定要不厌其烦一个不行再换一个不停地介绍他们见面,事成以后,我会向报社写文章宣传和表扬他们的事迹……萍知道以后当然对我发了一通脾气,但当中介所通知她去见人的时候,她还是去了,而且,在登记将近一年的时候,她终于相中了一个在一家国营单位做工人工作的与她年龄相当长得也很帅气的青年,如果有“天缘”之说的话,我觉得用来形容他们两个是再合适不过了。总之,萍将小伙子领到家里让我们看时,大家的眼睛都为之一亮,我的心里话是:我简直没有想到还会遇见这么合适的人!但当小伙子羞涩地向我们叙述他晚婚的原因时,在大家有意无意的“哦……”声中,都不同程度地明白了一个现实。

  第二十六章 “老大难”(2)

  我偷眼瞅了一下父亲,只见他的脸瞬间阴沉了一下,母亲和我几乎是同时发现了父亲表情的这一细微变化,那是鉴于我们对父亲的太透彻的了解。还好,父亲的脸色很快就又由阴转晴,他首先表态:很好,只要你们相互喜欢就好,我们没有意见。

  这个小伙子为什么也直到三十岁了还没成亲呢?也是因为他特殊的家庭。他家是地主成分,父亲是曾在平阳日报当过编辑的知识分子,五七年被错划成了“右派”,后来虽摘了帽子,然“摘帽右派”和地主出身的家庭条件仍对其子女的前途产生着很大严重的恶劣影响。一个家居农村的“摘帽右派”的家庭,其经济的困难程度是凡从那时代经过的人都清楚的,所以,这个青年因诸多因素,一次次都高考落榜,他的有文化的父亲,又是那样地不甘心让他当农民,就支持他一遍遍地复习,直到实在没有考取的希望时,又想办法把他的户口搞成农转非,这样就有资格参加市里的招工考试,当好不容易终于被录取为一名正式国家职工时,岁数已经“过墙”,城里又不认识人,上哪里找对象?也只好找婚姻介绍所帮忙。小伙子说,那天,他一看见萍就喜欢上了,萍当然也有同感。深接触几天后我发现,他们两个还不仅仅是“一见钟情”,他们一定是在交谈各自的晚婚原因、在追忆自己的童年乃至青年的生活时,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虽然,他们两个的家庭,在旧社会,属于势不两立的两个阶级,在新中国,又有着很深的隔阂和忌讳,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两个同饮过父辈苦酒的大龄青年,终于成了眷属。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