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_张秀平/王晓明【完结】(27)

  会就太平。如果统治者没有足够的“德教”力量维护这个“道统”,社会就变乱,新的

  统治者就取而代之,并把这个“道统”重新延续下去。这样,“天不变、道亦不变”的

  社会观和“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论独特地结合到了一起。这种社会历史观的实质就在

  于“同姓不再王”,世界上没有万世一系的帝王,但统治阶级的对万民的统治却是万古

  不变的。《论衡》书对这种社会历史观持批判的态度。它认为社会治乱的原因是寓于其

  本身之中,而不在于“人君”的“德”、“道”;相反地,“人君”的贤不肖是由社会

  历史所决定的。“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贤不贤之君,明不

  明之政,无能损益”(《论衡·治期》篇)。而自古而然的“一治一乱”同样是自然的

  现象,不是取决于“上天”或人的意志。

  《论衡》书是从自然主义的唯物论出发来论述社会历史发展的。从其承认客观物质

  的力量来说明社会历史是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否定“天”和“人君”

  是历史发展的力量,否定“德”和“道”及“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一点上来说是正确

  的。但其把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归结到“时”和“数”上,认为是一种盲目的自然力量

  在起作用,否定了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显然

  是不正确的。因之,《论衡》中的社会历史论述是带有唯物主义因素的自然宿命论的社

  会历史观。

  《论衡》书不仅对汉儒思想进行了尖锐而猛烈的抨击(但它并不完全否定儒学),

  而且它还批判地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对先秦

  诸子百家的“天道”、“礼和法”、“鬼神与薄葬”、“命”、“性善和性恶”等等,

  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因此,后人称《论衡》书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古代小百科

  全书。

  尽管《论衡》书不可能摆脱当时时代的局限,用自然主义和直观的观察来描述世界,

  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论的,但它产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即封建国家处于统一和强大、儒学与谶纬神学相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的时期,

  它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

  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的。它对今

  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

  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

  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4 《五经正义》

  “融贯群言,包罗古义”

  《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诗

  经》)、《书》(《尚书》、《书经》)、《礼》(《礼记》)、《易》(《周易》)、

  《春秋》。汉武帝时,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故称“五经”。

  自东汉末年以后,战乱四起,儒家经典散佚,文理乖错。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经学也逐渐形成了“南学”、“北学”之争。再

  加上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经学研究出现一派混乱局面。隋唐建立

  以后,为了统一的封建政权的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亟需整顿混乱的经学,由

  朝廷出面撰修、颁布统一经义的经书。唐太宗下令召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士共同撰修

  《五经正义》,因国子祭酒孔颖达年辈在先,名位独重,故由他负责此事。《五经正义》

  撰成于贞观十六年(642年),后又经马嘉运校定,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再加增损,于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颁行。《五经正义》的卷数,因版本不同,说法亦各异。目

  前流行的说法是180卷,其中《毛诗正义》40卷,《尚书正义》20卷,《周易正义》14

  卷。《礼记正义》70卷,《春秋左传正义》36卷。另据《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

  40卷,《周易正义》10卷,《尚书正义》20卷,《礼记正义》63卷,《春秋左传正义》

  60卷,共193卷。据《十三经注疏表》(宋绍熙年间黄唐合刊):《毛诗正义》70卷,

  《周易正义》10卷,《尚书正义》20卷,《礼记正义》63卷,《春秋左传正义》60卷,

  共223卷。现在由中华书局排印的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其卷数与此表同,此书附

  有清阮元撰的校勘,易于读者理解掌握,为目前最佳版本。

  《五经正义》为经学义疏的结集。由于经书成书年代早,文字多晦涩难懂,记事又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