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说明朝十六臣_王丰明【完结】(3)

  转机出现在他死后一个半世纪,也就是嘉靖十年(1531),刘基的同乡、刑部郎中李瑜向当时的世宗朱厚熜上疏说:“(刘)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徐)达。”意思是说,刘基应当陪着太祖朱元璋享受祭祀,他的子孙也应该像中山王徐达的后代一样世袭爵位。祭祀、爵位是国家大事,世宗命大臣们讨论此事。结果大臣们一致赞同,说:“高帝收揽贤豪,一时佐命功臣都有巨大的功勋,而帷幄奇谋、中原大计,却多是刘基的贡献,所以当初太祖在未定天下时就说刘基是自己的张良,后来封刘基爵位时又将他比作诸葛亮。刘基应该配享于太庙。”在这一年,刘基的九世孙处州卫指挥刘瑜袭封为伯爵。我们知道,在明初诸将中,徐达位列第一。嘉靖朝的大臣们竟将不以赫赫武功见长的刘基与徐达并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初年。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中,有一个集团具有非常显赫的地位,这就是淮右集团。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胡惟庸都是淮右人。刘基作为后来归顺的浙江青田的儒士,在新朝中究竟能占据多大的地位,是很值得怀疑的。刘基的谋略与功勋,尽管被朱元璋所器重、承认,但似乎终究因其地望的关系而不能享有更高的地位。从刘基先后被李善长、胡惟庸迫害的事实来看,刘基的地位决定了他在明初的历史中不会有很深远的影响。明代开国第一功臣的位置,是被李善长占据的,李为韩国公。刘基的爵位仅为诚意伯,而伯的爵位,列于公、侯之下。一直到十五世纪末,即明代弘治年间,刘基的声誉才稍稍有所提高,十六世纪初期,武宗再次表彰了刘基的开国之功。当然,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尊崇一位开国功臣乃为平常之事。

  但是,嘉靖朝的大臣们以刘基与徐达并称,骤然拔高了原本普通的刘基的地位。这对刘基来说,也许意味着一个神话的开始。传说中的刘基,更是一个妙算阴阳的神一般的人物。其实,在功成名就的背后,真实的刘基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说,这是一个绝顶聪明但却略带悲剧性的人物。明末学者朱国桢论刘基,有一句精彩的概括:“刘基当初是元的进士,那时他忠于元;后来成为元的逐臣,他就隐居待时,终于辅佐朱元璋成就了事业。”刘基生平,大约也以五十岁为分界线:五十岁前效忠于元朝;五十岁后扶佐朱元璋。

  ------------

  大元朝的小臣

  ------------

  大元朝的小臣:1311—1359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人。青田县在元末属江浙行省处州路(今浙江丽水),东临温州路(今浙江温州),境内多山。南田山在青田县城南一百五十里处。南田山的形势,乃是“万山之巅,独开平壤数十里,号南田福地”。《洞天福地记》中记载说:“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既是福地,自然少不了生出一些豪杰英雄。刘基曾有诗形容家乡南山之美景及风俗之醇厚:

  我昔住在南山头,连山下带山清幽。

  山巅出泉宜种稻,绕屋尽是良田畴。

  家家种田耻商贩,有足懒登县与州。

  ……

  东邻西舍迭宾主,老幼合坐意绸缪。

  山花野叶插巾帽,竹箸漆碗兼瓷瓯。

  酒酣大笑杂语话,跪拜交错礼数稠。

  丰收之后,乡人们欢乐的宴饮图,或许构成了刘基心目中永远无法抹去的太平景象。宴饮过后,人们“出门不记舍前路,颠倒扶掖迷去留”、“朝阳照屋且熟睡,官府亦简少所求”的生存状况,是多么宁谧而值得回忆啊。

  刘基出生在一个读书人的家庭。父亲刘爚(yuè),字如晦,曾官遂昌县学教谕。像许多士人一样,刘基知道科举是他通往成功的惟一途径,因此,他认真学习儒家经典,尤其精通《春秋》。十四岁时,刘基成为处州路学的一名学生,迈出了漫长科举路的第一步。他的聪明很快在学习中得到展现。据说,人们很少见他执经诵读,而“默识无遗”,“习举业,为文有奇气”。刘基对于书籍,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曾经在元朝大都(今北京)的一家书店中翻阅一本天文书,翻过一遍后竟然立即能背出来,书店的主人便要将书送给他,他却说:“书已经在我的胸中了,要书何用?”这大概是发生在他参加大都的科举考试时的事情。

  刘基在元至顺三年(1332)为举人,参加次年的会试和廷试就考中了进士,可谓一帆风顺。按元朝的规定,必须到二十五岁才可以参加乡试,可是刘基二十二岁中举,二十三岁就是进士了,原来他在报考时虚报了三岁。虽然在年龄上作弊,但考中则是靠真才实学,所以刘基的高中在乡间一时传为美谈。然而,与科举的坦途相比较,刘基的仕途却显得坎坷得多。毕竟,科举在某种程度上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才华,而官运则更多地取决于一个人对于官僚体制的适应能力。

  元统元年(1333)的进士刘基,直到至元二年(1336)才授了一个高安县丞的官职。县丞是协助县令处理政务的小官,秩正八品。此后二十多年中,刘基先后出任过江西行省掾史、江浙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行省都事、行枢密经历、行省郎中、处州路总管府判等官职。这些官职中,儒学副提举是从七品,行省都事是七品,处州路总管府判是正六品。二十余年的宦途,不过一直是沉沦下僚罢了。对于自负不世奇才的刘基来说,自然极为郁愤。不幸,刘基的性格又是“疾恶如仇,与人往往不合”。刘基后来在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对话中也说自己“疾恶太甚”。在贿赂公行的元末官场,刘基的性格让他屡受打击。根据通行说法,最严重的打击分别出现在元至正十四年(1354)和元至正十六年(1356)。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