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晚清旧事:帝国的死亡日记_西门送客【完结】(18)

  张之洞告诉英国人,湖北已添重兵,并要求各州县禁止传播谣言,并权利捉拿匪徒,如果敢有故意生事的,立即正法;所有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当地政府一定尽力保护。张还说,长江以内,无论上下游,有我与刘岘帅(坤一)两人,一定全力行使保护之责,请英国朋友放心。但要是英国军舰进入长江,民间反而会惊扰生事。再说,其他各国也像英国一样的话,恐怕对英国不利。况且,吴淞口外英国军舰最多,英舰要是不进长江的话,其他国家也没有道理进入。

  为了防止事端发生,张之洞还特意命令下属对管辖内的教堂及洋人调查清楚,加以保护。并婉言劝告洋商和传教士们,在非常时期,一定要加意检点;没什么事情不要外出游玩打鸟,免得小事致生枝节;凡与当地居民交涉,务必宽恕,化大事为小事,化小事为无事,相安无事最好。洋人也是聪明人,自然也收敛不少。

  张之洞好说歹说,总算打消了英国人进长江的念头。英国人不进,其他国家慑于大英帝国的余威,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看来,张大人“以夷制夷”之法,运用得是十分纯熟。这个事件,其实只是“东南互保”的发端。

  所谓“互保”,简单说就是:南方督抚绝不支持义和团灭洋之举动,不奉北京政府对各国的宣战之诏,并且努力保护洋人在华的安全和利益。作为交换,洋人不得在南方各省军事活动和其他过激行为。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的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而这也得到了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支持。

  东南各省督抚甚至暗中约定,如果北京失守,两宫不测,他们将推选李鸿章做总统以支撑危局——孙中山先生也曾提出同样建议!据说,李鸿章对这个“伯理玺天德”(即总统)之位也颇有兴趣。只是后来北京虽然沦陷,但慈禧太后逃至西安,这个提议也就寿终正寝。

  南方还有另一种更直接的独立方式,也许应该说说唐才常自立军。唐才常(1867―1900),湖南浏阳人。戊戌维新期间,在湖南参加变法运动,“戊戌六君子”被杀后,悲愤至极,决心推翻顽固派政权,拥立光绪帝恢复变法新政。唐才常在日本谒晤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当时康有为正大力提倡保皇,鼓动起兵勤王。康有为后来给他3万元活动经费,并表示愿以募集到的30万元继续支持。

  孙中山当时也在密谋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后来主动与康、梁联络,倡议合作在长江地区发动起义,并派吴禄贞(1880―1911)、傅慈祥、毕永年等兴中会员直接参与其事。但康有为一心保皇,拒绝与革命派合作,而唐才常因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欣然表示愿与革命派联合起事,决心回国发难,并与梁启超、吴禄贞、林圭、秦力山等商讨起义的具体部署。

  唐才常依靠的武装力量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会党组织和新军中下级军官及士兵。1900年六、七月间,人数已达10万多人,遍布鄂、皖、赣、湘各省的会党组织及新军中。8月2日唐才常宣布组成自立军,于汉口英租界李慎德堂设立自立军机关总部,将各地自立军勤王武装分为中、前、后、左、右各军及总会亲军、先锋营,共7军,兵力约2万人。但起义因康、梁等人允诺的汇款迟迟未到,自立军粮饷无着,总起义日期后延。殊不知,前军安徽大通自立军未得通知,秦力山、吴禄贞等人准时起义,一举轰毁大通盐局,占领大通县城。闻讯后,两江总督刘坤一、安徽巡抚王之春急调湖北、安徽两省清军全力进剿,另派3艘兵轮驶入大通江面进行堵截。秦力山、吴禄贞兵少不敌,率众退往九华山。事发后,唐才常从上海溯江西而上,抵达汉口指挥起义,但大通起义失利消息传来,湖北清军蠢蠢欲动。形势紧迫,唐才常、林圭等人决定破釜沉舟,于汉口发动起义。

  事实上,张之洞对自立军的活动早有了解。但鉴于北京政府的情势不明,且英国策动康有为指使自立军拥立张之洞在长江流域宣布独立,在清廷、英国和自立军三者之间,张之洞反复权衡,态度暖昧。但自立军起事前,慈禧与光绪已逃往西安,清政府得以苟延残喘,加上英国主张与北京政府和解,对自立军转变了态度,于是张之洞决定剿灭自立军。随后清军包围唐才常、林圭所在的住所和自立军总部,逮捕了唐才常、林圭等30多人,并于次日清晨将唐、林等20余人处死,自立军起义最终失败。

  自立军的起义,特别是吸引新军士兵的参与,成为革命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后来的保路运动和辛亥武昌首义的酝酿爆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组织方式。在这之前,北方当权派们所控制的武卫军,他们的很多士兵也参加了义和团,历史总是和南方和北方的人们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

  10、庚子余闻一:“罪魁祸首”的下场

  《辛丑条约》既已签订,庚子年旧事也就告一段落。最后遭殃的4亿5千万国民,惹祸的叶赫那拉老太后却因祸得福——江山不改,归政免谈。老太后没有想到,洋人竟然没有要求她最害怕的“归政”,惹下这么大麻烦,最后居然寸土未失,最后让全国人民赔银子了事,这在大清国的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外交上的奇迹!于是老太后抛弃前嫌,携光绪帝乐颠颠的从西安返回了北京。可惜立了大功的“肃毅伯”李鸿章翘了辫子,不然怎么着也该捞个侯爵什么的干干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