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狱里的温柔:犹太歌手卡夫卡_林和生【完结】(9)

  很少有人比赫尔曼·卡夫卡更清楚他那个世界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由于特别知道生活的艰难,也由于身为人父的责任感,这位"业余教育家",昔日的中士,一方面以己度人,一厢情愿地向儿子提出过高的要求,甚至用士兵的标准训练他,希望他像士兵那样坚强、严明而粗犷。另一方面,当儿子达不到要求,或是显示出其他问题时,便怒不可遏,竭尽辱骂、恐吓、挖苦、抱怨之能事。即便对于正常儿童,这种方式都会导致心理的扭曲,遑论天生"羸弱、胆怯、迟疑不决、惴惴不安"的卡夫卡。用卡夫卡后来的话说,父亲成了一座不由分说的法庭,一位绝对权威的法官,在他面前,除了恐惧和不安一类感觉,其他感觉多半中止了。父亲成了一位暴君,"具有一切暴君所具有的那种种神秘莫测的特性",就宛如一种看不见底的危险,在他面前,脆弱的卡夫卡战战兢兢,不知所措,随时准备彻底垮掉。关于这一点,卡夫卡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 您几乎从来没有怎么认真打过我,这也是事实。可是那喊叫声,那涨得通红的脸,那急忙解下吊裤带的动作,吊裤带放在椅背上的那情景,这几乎比真的打我还令人难受。就好比一个人该处绞刑,他要真处了绞刑,那他也就死了,倒也就没事了。倘若绞架上的一切准备工作他都得身历其境,只是当活套已吊在他面前的时候才获悉他受了赦免,那他可能就会受罪一辈子。《卡夫卡小说选》,第525页。

  到后来,连父亲相对平和的诉苦都成为不可承受的威胁。赫尔曼·卡夫卡常常向儿子讲诉自己的童年:"七岁我就推着小车走南闯北啦。""我们全家大小挤在一间房间里睡觉。""有土豆吃我们就喜出望外了。""我穿着衣不蔽体的冬衣,腿上的伤口好多年都不愈合。""……今天谁还懂这个道理!孩子都知道些什么呀!没有人吃过这种苦!今天一个孩子会懂得这个道理吗?"……父亲的本意是要鼓舞儿子的意志,教育他不畏艰苦,克服困难,可是儿子听来却是在指责自己"忘恩负义、不听话、背叛、神经错乱":后来我才理解,您为了孩子还真是忍受着许多痛苦,可是在当时,这种在别的情况下本来是还会在一颗孩提般天真、率直、无所顾忌、乐于助人的心灵引起共鸣的诉苦,在我看来势必又不过是极其明显的教育和凌辱人的手段罢了。 《卡夫卡小说选》,第523页。

  真是说不完道不清的父亲。对于卡夫卡,父亲难以尽述,而我们,也只有用他自己的话作出简略的总结:因此,在我眼里世界就分成了三部分。我,是个奴隶,生活在其中的一个世界,受着种种法律的约束,这些法律是单为我发明的。而我,不知为什么,却始终不能守法。然后就是第二个世界,它离我的世界无限遥远,您行使着统治权、发号施令并且还因您的命令得不到执行而生气。最后还有那第三个世界,其余的人都在那儿过着幸福而自由自在的生活……《卡夫卡小说选》,第517-518页。

  第六节 母爱的缺席

  然而也许更为悲哀的是,父亲造成的创伤,未必就是他童年时代最致命的伤口!

  一般而言,与父亲相比,对一个人更大、更潜在、更长期的作用力,来自这个人的母亲。

  从一开始,卡夫卡的母亲就跟父亲一道,卷入到商海沉浮中去了,并很快成为父亲不可缺少的依赖。实在地说,父亲教养不足,脾气粗暴,不好相处,在商海沉浮中这是致命的弱点,虽然他精力过人、头脑精明、锲而不舍,仍然难以弥补。有幸的是,母亲恰恰干练而机智,富于爱心,乐于奉献,刚好弥补了父亲致命的缺陷。

  这位昔日继母身边的"代理母亲",如今又重操旧业了,只是她这次要料理的,不再是五位兄弟,而是自己的丈夫。丈夫和自己的童年都有缺憾,都为某种由来深远的不安所困扰。不管怎样,无论是为谁、为什么,她需要奉献,或者更准确地说:她与丈夫彼此需要。

  从一开始,除妊娠晚期和分娩等特殊情况外,卡夫卡的母亲即在商号里承担起"全日制"工作。她不仅独挡一面,还分担丈夫关于商务上的不满和抱怨,为他排忧解难。晚饭后陪丈夫娱乐,玩纸牌……这种婚姻模式持续了整个一生,而在初婚后的几年内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那时商务大计才刚刚起步。本来,在那几年,最需要她的是小卡夫卡,作为幼儿,他尤其需要她母爱的本能,需要她随时随地无微不至的亲自关心和爱抚。可是,他所得到的并非是这样一种爱,而只是一群如此这般的"代理母亲"——将近30年后,他向自己当时的恋人(另一位性质不同的"代理母亲")倾吐他儿时的缺憾:我是六个子女中最年长的孩子。在我之后是两个弟弟,还在婴儿时,便由于医生的过失而病死了。于是我成了家中唯一的孩子,直到四五年后,三个妹妹才陆续来到人世……这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只能独自面对形形色色的保姆、年老的奶妈、恶言恶语的厨子、面色阴沉的家庭教师,因为,父母总是呆在商店里。关于这事,有很多话要说。 1912年12月19日至20日致菲莉斯。见Franz Kafka, Letters To Felice,Translated by James Stern andElisabethDuckworth.New York: Schocken Books,1973。以下未另注出处者均见此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