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港人和事_罗孚【完结】(77)

  单身一人在香港,工作生活都压力重重,婚姻眼看无望,精神苦闷无处宣泄,一个人能承受的极限在哪里呢?那时她妹妹少棠听说也面临离婚困境,有一个哥哥在厦门,一个妹妹在澳门,似乎都没有密切联络。我说你去厦门住一段时间,看看那里的医生,她不置可否地走了。

  事后我问过一位做社工的朋友,我不知道像少芳这样的情况,能不能请政府部门想想办法,也算救一个人。社工朋友说:在香港,除非一个人的精神病有伤害他人的危险,才可以强制她进医院治疗,否则别人无能为力。我心想少芳没有本事伤害他人,她最多是伤害自己而已,因此也没有任何人能让她进医院。

  少芳再找我时,竟已经结婚了,她的婚讯没有公开,只说和一位离婚男人在上海登记结婚,有时候她到上海去见他,有时让他到深圳来会面。她说:“他来回的机票和酒店食宿都是我给的。”后来又特别声明:“虽然是夫妻关系,但我们在一起也没发生什么事的。”仿佛夫妻在酒店里同床共枕倒是一件羞耻的事了。

  她还是多疑,对整个社会都不信任,就连她丈夫,她说:“他一到深圳就问酒店房间里有没有窃听,你说他会不会是安全部的人?”

  我对于她的疑问,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唯一能做的,只是劝她看医生,而每次这样说完,我都告诉自己是多余的。

  然后有一天,突然收到同乡会一张讣告,说君少芳女士因患白血病突然去世。我拿着讣告上楼,只觉指尖冰凉,脚步都有点虚浮。我至今不太相信少芳是患白血病去世的,其实在她多年如此不堪的日子里面,早就隐伏了她的结局,她在这个悲惨人生,是只有一条路好走的:那就是用自己的手结束自己。

  我没有参加她的丧礼,多年来我已经很抗拒去参加朋友、尤其是曾有深交的朋友的丧礼。至今在我的印象里,少芳还是那副瘦瘦的容颜,浅浅的笑,她的目光幽深无底,她的无语凝视都是对世道人心的诘问。

  双 翼

  李秉仁办《书谱》

  湾仔天乐里口有一家天乐餐厅,现在仍是食肆,却已屡换招牌了。一九七四年夏天一个下午,我和李秉仁兄在那里喝下午茶,随意地谈到了书法,没有想到,几个月后,因此就有一本书法杂志《书谱》出版了。

  那时我在一家报馆担任副刊编务,工作上的需要,多交各方面的朋友。那几年认识了许多华侨朋友,李秉仁是其中的一位。他偶然给我几首旧体诗,有时代转来梁披云老先生(澳门归侨总会会长)的近作。旧体诗在香港读者相对地少,副刊上只能偶然用一点,他也不见怪,还是照样把得意的近作拿给我,不在乎哪一天能够在报上刊登出来。

  记不起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但第一次见面就牢牢记住了他的姓名与容貌。因为姓名与我的一位好朋友只差一个字,容貌则有点像一位同事。

  他个子不高,神情内蕴,常常像带有点忧郁,但他的诗,却常表达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境。

  他一谈起印尼峇里岛,就禁不住赞美,似乎有一些青春往事令他思念。

  给我的印象是:说话不多,是个很随和的人。

  那天我们不知怎么谈到了书法,好像是他问我在香港什么地方可以买到碑帖。那时国内的出版物凋零,我感慨地说,现在要买碑帖,只能买日本二玄社出版的了。都很无奈。

  我们又聊到办杂志。

  那时的文化人,常有好好办一份杂志的心愿,但限于没有资力,往往是说说而已。话头好像是他开的,说希望办一份综合性的杂志。我随口答,综合性杂志好歹要有个规模,非有较多的人力财力不可。接着刚才谈书法的余绪,我说:倒是办一份书法杂志,虽然冷门,却可能容易立足,而且开头时可以用很少的人力物力就干起来。

  他静静地喝他的咖啡,没有多说。

  过几天,他又来找我了。一见面认真地问:“办杂志的事情怎样了?”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定了定神才知道在继续那天的话题。我说,哪里来的钱?哪里来的人?那天只是想到就说。

  他说:我来做。

  那时他在一家公司做事,业务是代理餐具。老板黄丰洲先生,印尼华侨。他说,老板会支持他。至于他自己,以前在报社工作过,文化工作是有点经验的。现在需要了解的是香港搞出版的情况。

  这好办,那时我对于印刷成本、纸价、发行都熟悉,也有一套编印上简化程序的经验。我建议采用十六开本,套一个红色足够了。为了省钱,我建议他在家中发稿,自己校对,印好就由印刷厂送到发行的书报社去。这一切,算起来成本不算很高昂。书法刊物,双月刊或季刊可以了。他欣然地说,我住在长洲,很安静,晚上可以做这件事。

  那时我仍然想,像他这样沉默随和的性格,事情大概是慢慢地进行的。谁知接下来,才知道他性格的另一面是:直率,急性子,而且有一份可爱的固执。

  接下来的日子他连续约我见面,每一次都解决一些问题,办杂志的事进展很快。

  一次是重新争论是否以书法为专题。他说,有些朋友建议,至少应该书画兼有。光是书法,读者太少了。我说,如果让我给你出主意,我坚决主张只搞书法。这冷门,然而有特色,易引起注意。画呢,以画为主的杂志已有了(《美术家》就办得很好),甚至好些综合性杂志也以精美的彩页刊登名家作品。你能够拿到最好的作品么?即使拿到了,你得算一算,每期增加若干彩页的成本是多少!——我相信当他默然同意我的主张时,最后的一条理由(成本)是最有力的理由。听他语气,似乎是很有信心去找到名画家作品的。不过我也跟他争论过,即使你拿到齐白石的作品,也不见得能把人家的现成读者拉过来,除非你拿到的是齐白石最佳之作。书法呢,现在就只有这么一本杂志,我们可以刊登王羲之的最出色名作,可以刊登许多人家目前想找而找不到的名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