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战简史:黑暗时代_[英]诺曼·斯通【完结】(2)

  [军事小说] 《二战简史:黑暗时代(出书版)》作者:[英]诺曼·斯通/译者:美同【完结】

  编辑推荐

  ◎300页读完“二战”

  ◎从1939年,凡尔赛秩序的解体

  ◎到1945年,旧欧洲的*后时刻

  ◎牛津历史学家的“二战”简明解读

  这本书将告诉你:

  大萧条为何会发生?

  意大利怎样将这场欧洲战争变成世界大战?

  巴巴罗萨计划的奇怪之处与恩尼格玛密码

  战争中的关键时刻,局势恶化的始末缘由

  内容推荐

  欧洲人的最后一个大幻觉是:战争将是短暂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整个世界都处在繁荣之中,如果你是欧洲人或者美国人,你会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主宰。但是没过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接踵而至。在希特

  勒的统治下,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是横亘在现代人心头的一场梦魇。因为它,有关人类进步的观点悉数遭到了彻底的否定。70年来,它的阴云一直未

  曾消散。

  在我们似乎要忘却这一战事的今天,诺曼?斯通的这本扣人心弦的新作《二战简史:黑暗时代》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时局曾经是多么的凶险,正如丘吉尔所说,如果我们

  失败了,全世界,包括美国和所有我们熟悉且关心的国家,都将坠入一个新的深渊,一个扭曲了科学、更加凶险或者可能更加漫长的黑暗时代。

  作者简介

  诺曼·斯通(Norman Stone)

  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近代史教授,撒切尔政府顾问,首相演讲稿撰写人。现任土耳其比尔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曾获英国沃尔夫森历史写作个人奖(Wolfson

  History Prize), 方塔那欧洲历史奖(Fontana History of Europe Prize)。曾出版过《二战简史》(World War Two A Short History)、《大西洋的的敌人》(The

  Atlantic and Its Enemies)、 《东线1914~1917》(The Eastern Front 1914~1917)、《欧洲转型1878-1919》(Europe Transformed 1878-1919)、《血与火》(

  Blood & Fire)、《另一个俄罗斯:流亡体验》(The Other Russia: Experience of Exile)

  =================

  鲜血、苦干、眼泪和汗水。

  对一些专有名词的说明

  在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中,作者和读者最关心的莫过于要严格一致地使用那些频繁改换的地名。我往往倾向于使用那些历史上有重大意义,而在当地目前不再使用的地名。要在这些事物上都做到正确无误是不可能的,我只能将阅读方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前言

  1914年的欧洲看上去非常壮观,当时,各国的首都都修建了巨大的辉煌建筑,显示出胜利的意味。比如伦敦的莫尔大街,占据世界土地四分之一的大帝国的中心就在这里;比如维也纳新建的霍夫堡皇宫,那里的民众想必已经把它当作了一件展品,而整个城市就是博物馆本身;比如布达佩斯的千年纪念碑,用以庆祝匈牙利人进入中欧1 000年;再如罗马用来纪念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Victor Emmanuel Ⅱ)的多层蛋糕样子的巨型宫殿;还有巴黎,尽管巴黎已经拥有了拿破仑一世的建筑,而它此时的胜利荣耀则主要体现在亚历山大三世桥上。如果你是欧洲人或者美国人,你就会把自己想象成为宇宙的主宰。即便不是在上面这些著名的首都,在别处,人们也修建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建筑来彰显胜利,比如统治着刚果的布鲁塞尔。不过,在这些建筑当中,最惊艳的一座并不在欧洲,而是英国皇冠上的那颗明珠——印度,它就是由埃德温·勒琴斯(Edwin Lutyens)爵士所设计的新德里城。印度总督寇松(Curzon)勋爵曾在1904年说,英国将永远统治印度。然而实际上,英国人在1947年就不得不离开印度。而且到了那个时候,欧洲这些辉煌的都城不是被摧毁,就是被战争蹂躏得破败不堪。柏林市中心只剩下遍地的瓦砾。在胜利大街,勃兰登堡统治者笨重的半身像前杂草丛生,灌木焦黑,从附近动物园里跑出来的动物尸横遍野。20世纪的欧洲开始于一片盛况。当时,全世界的统治者基本都来到了伦敦参加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然而,没等这个世纪走完一半,帝国的演出就在1945年落下了帷幕。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间仅仅过去了大约30年。在这期间,只有20世纪20年代的后半段没有出现大的灾难。在1914年之前,除去一些悲观的作家,所有人都认为世界在进步。赫伯特·乔治·韦尔斯(H. G. Wells)就是这一观念的主要宣扬者——科学将拯救人类。然而,到了1945年,韦尔斯在他的最后一本书《心智的极限》(Mind at the End of Its Tether)中却表现得极为悲观。这一次他又猜错了。1945年过后,至少1947年马歇尔计划[1]开始实施以后,和平与繁荣就成了世界的主旋律,长达30年的噩梦也逐渐远去。整个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的生活又回复到了19世纪末期。在19世纪最后的40年里,世界经济获得了自现代史以来最大的飞跃。马车变成了汽车;医院也成了康复的地方,而不再是人经由感染和疼痛走向死亡的场所;电影、飞机、心理分析、摩天大楼、电话等新鲜事物都出自这一时期。在这期间,人的预期寿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口数量翻了一番。在社会生活领域,当时的发展变化也是极为惊人的。对自然科学家来说,1910年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不需要护照,不需要花很多钱,他们就可以参加由比利时工业家埃内斯特·索尔韦(Ernest Slovay)组织的国际聚会,与全世界“最优秀的大脑”一起讨论数学和物理问题,比如亨利· 普安卡雷(Henri Poincar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玛丽·居里(Marie Curie)。在教育方面,大多数国家进行了教育改革,使许多中学超越了今天的大学;民众熟知《圣经》和自己国家的经典著作;音乐表演的水平已经非常之高;出版繁荣,像托马斯·曼(Thomas Mann)这样的严肃作家或者像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这样的作曲家(虽然两人花钱都比较精打细算)都能够成为富有的人。但是,作家们的悲观还是得到了验证,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从这样的繁荣中脱胎而来,而且没过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接踵而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