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_森林鹿【完结】(67)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二位门神的食实封收入是多少。

  初唐的租庸调制,要求每个成年男子(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税粟2石或者稻3石,是为租;每人一年服役二十日,是为庸(如果不服役,每日交三尺绢);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兼调绵3两;输布者,麻3斤。

  把以上这些杂七杂八全换算成大米的话,按现代学者(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的研究,贞观年间的男丁每年要交相当于15石大米的财富。

  另外,唐朝那些“食实封”的米虫,在挑选自己的“封户”时,都是拼命挑那些男丁多的家庭,据说至少是“三丁以上”。就按每户三个男丁算吧,敬德每年1300户的收入是:15×3×1300=5.85万石大米;秦琼每年700户的收入是:15×3×700=3.15万石大米。

  然后他们二位还可以领月俸和力课。

  按我们上面列的表,敬德的“开府仪同三司”是从一品散官,每年可领月俸132贯钱,折米1320石;秦琼的散官官品如果按“上柱国”来算,是二品,每年月俸108贯钱,折米1080石。

  力课,敬德一年收入230贯钱=2300石米,秦琼是1728石米。

  这还不算完呢,对于他们这些带高级“勋官”(上柱国)的顶级武将来说,还另有一大项力课收入,叫作“亲事、帐内”课钱。这些“亲事、帐内”也是对免费卫士的称呼,但这些卫士一般都是高官家的子弟,充当高级官员的“亲事、帐内”是他们步入官场的途径之一,所以不干是不行的。可是大少爷们去站岗总是不情愿。老法子,交钱赎身吧。也因为都是高官家子弟,油水足,所以交的钱可真是不少,这笔钱也就成了配备“亲事、帐内”官员的一笔大财源,不能忽视啊。

  具体表格就不列了,简单给个结果:敬德的这项收入每年约195贯钱,1950石米;秦琼的这项收入是1335石米。

  最后的总加法:

  尉迟门神的年总收入=食实封5.85万石米+月俸1320石米+力课2300石米+亲事帐内课1950石米=6.407万石米=1089.19万元人民币,即年薪1000多万,月薪90多万。

  秦门神的年总收入=食实封3.15万石米+月俸1080石米+力课1728石米+亲事帐内课1335石米=3.5643万石米=605.931万元人民币,即年薪600多万,月薪50多万。

  您已经被吓死了吗?不至于吧。其实唐朝高级官员的收入,在历朝历代还算不上最高的呢。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如果把历代官员收入都统一成大米作对比,那么唐朝和宋朝两代的繁荣期,公务员收入是最高的。其中,宋朝的高级官员收入最高,而唐朝的中低级官员历代收入排第一。

  本篇参考文献&深度了解推荐: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第二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想跟元稹、白居易做同事吗?为您指点一条升官之路——唐后期文官仕途 在上一节了解到唐朝公务员的收入以后,您是不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想去当官拿工资了呢?这次我们就来体验一把唐朝的公务员考试和干部提拔过程吧!

  身为白居易粉丝的您,如果能准确地穿越到他那个时代去当官,就能现场观摩他和元稹、刘禹锡、李商隐等人的友情互动。自己闲来无事写首歪诗,喝点儿小酒,聊聊八卦,怀古缅今一番,说不定也会有一首诗作被选入后世的语文课本,然后您就成为名垂青史的唐朝著名诗人了。

  如果说,在安史之乱前的唐朝,当官的主要途径还是拼爹拼机遇,那么到了唐朝后半段,科举制已经基本成熟,从中考、高考到公务员考试以及官员任命都有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所以,您要想当官,请努力读书去考科举吧!

  当然,投胎时选择的家庭还是很重要。技术高超投进了顶级皇亲国戚家的,我先不论了。在唐朝想当官,至少也得是地主出身,而且最好是住在中原关中附近。唐朝的笔墨纸砚都很贵,印刷术普及之前,书籍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贫下中农家的孩子想读书上学基本是没啥指望的。

  您投胎到了一个中低级官员或者地主家庭,正常情况下,在十岁左右开始发蒙读书。至于是请家庭教师来家里教课,还是出去跟其他孩子一起上学,要看家里的经济条件,后者更常见。

  一个聪明的小孩,上个七八年学,大致可以准备参加科考了。让您松一口气的是,唐朝不考八股文,您不会变成范进那样的书呆子。如果您打算考比较容易的明经科目,“四书”“五经”还是要念要背的,这是主要考试内容。

  不过呢,作为一个志向远大的唐朝学生,您应该是瞄准更高级的考试科目进士。那样您就要在写诗和作文上下功夫了。

  每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上千名学子,其中能考中明经的有一百人,能中进士的只有三十人左右,所以不是一般的难考。您的偶像白居易,据说十六岁就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然后他在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跟同时考中的十七个人一起在雁塔题名,非常得意地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您知道白少年这一年多大岁数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