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_陈瓷【五册完结】(13)

  夸张一点说,曹魏的天下,就是靠夏侯惇那时一筐土一筐土背出来的。

  魏晋大功臣———

  夏侯惇是曹魏集团第一代领导人的二号人物,是魏国王权大厦的最主要奠基人之一。

  《三国志》是公认的研究三国历史的最主要的依据。《三国志》的“魏书”部分,第一篇就是《诸夏侯曹传》,主要是为曹营八虎骑立传,而“诸夏侯曹传”第一人,则是夏侯惇。我们可以从此一窥夏侯惇对魏国的作用和在魏国的地位。

  194年,夏侯惇被封为高安乡侯。他是曹魏集团除曹操外第一个封侯的人。207年,朝廷(其实就是曹操)记录夏侯惇前前后后的功劳,封邑增至两千五百户。他是曹操时代封邑最多的人。曹操时代,曹操的连襟夏侯渊的封邑为八百户,曹操的堂弟曹仁的封邑为一千五百户,两人封邑之和,还不如夏侯惇一人。

  文帝即王位后,拜夏侯惇为三军最高统帅、百官领袖大将军。纵观曹魏集团,文武百官,地位之尊崇,再无第二人。夏侯惇死后,文帝赐谥忠侯。在“天下定,谋臣死”的帝王思维里,又是在生性好疑的曹氏那里落个“忠”的谥号,唯夏侯惇矣。

  地位源于实力,实力源于贡献。曹丕做上了皇帝,喝水不忘挖井人,对夏侯惇这个革命前辈感恩戴德。他拜夏侯惇为大将军,可惜几个月后夏侯惇死了。一般老子死后,只能有一人继承爵位。可是,曹丕却一口气把夏侯惇的七子十二孙都封为关内侯,这在魏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四 书香将军

  军营有书香———

  作为曹魏集团的第一代领导群里的核心人物,夏侯惇不骄不躁。虽然有好色之癖,但是其个性以风烈为主。他虽是军人,可是时时用诗书来浸染峥嵘岁月。这个14岁时替老师出头杀人的将军,虽然早早地封为高安乡侯,但是依然恭恭敬敬地执弟子礼,亲自把老师接到军中。

  夏侯惇将军读书,不是为了学历,不是为了晋级,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一种真正的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知识的向往。他在2世纪,就践行着终身学习的现代理念。戎马倥偬,鞍马劳顿,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生死倏忽间,有人马上醉饮琵琶,有人马下博戏聚赌。夏侯惇将军少不了帐下舞美人,但也有红袖添香之雅。夏侯惇的军帐里,书香充盈。无数个夜晚,寂静的军营里,夏侯将军手捧书卷,他以剑挑起灯花,睁大右眼,神情专注,或吟或诵,构成那个血腥岁月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这是一种何等的淡定呢!

  三国时代的裸捐———

  他是曹操时的前将军,是曹丕时的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荣华富贵,呼之即来。可是,这一天,他却来向公家借银子。他尴尬地说:“我又是月光族了!”人家很痛快地满足了他的要求,因为他向来是发了俸禄先还债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在三国时也是真理。

  问:盲夏侯的钱哪里去了?答:捐赠。夏侯惇“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夏侯惇的“余财”去向有两个:分和施,“分”就是分发,把财产分给有需要的同僚、部下、乡人等,“施”就是施舍,就是捐赠给不相干的人。

  三国时代,战火连绵,无数的人妻离子散,民不聊生,按照曹操的话说就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夏侯惇将军,南征北战,每到一处,看到需要救助的人,就把自己的财产捐出去。而且,他的捐助还是裸捐,捐到自己只能和公家借银子的地步。他的捐助,绝不是为了上电视上报纸,绝不是为了炒作,绝不是为了广告,更不是汶川地震后某些文化名人的“假捐”,而是一种纯粹的慈善,一种真正的高尚。

  他,是三国时的慈善家。他“不治产业”,身无长物。一个三国时候的大将,却践行着20世纪美国钢铁大王、世界首富卡内基的观点: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三国战场,更是一个名利场。驰骋疆场的夏侯惇,却做到了视金钱如粪土。这是一种何等的淡定呢!

  夏侯楙出轨了———

  戎马倥偬,曹操、曹丕父子忙里偷闲,宴请夏侯惇。夏侯惇呷一口酒,长叹一声,放下酒杯。曹操关切地问:“元让何忧?”夏侯惇说:“犬子楙至今未能婚配,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呀!”曹丕沉吟片刻,欲言又止。曹操对曹丕说:“你想说什么,但说无妨,你夏侯大叔也不是外人嘛!”曹丕站起来,对夏侯惇说:“请稍假片刻。”说完,他拉着曹操到了另一间房子去。曹操说:“你搞什么搞?喝酒正酣,你要干什么?”曹丕示意父亲压低声音说:“我看把妹妹清河公主嫁给夏侯楙那小子吧!”曹操一怔:“我正打算把她许配给丁仪呢?”丁仪,是当时知名青年作家。曹丕说:“丁仪是盲人,和我家成亲,有碍观瞻。”其实,曹丕说丁仪是盲人,是危言耸听。《三国志》记载:丁仪左眼眇,最多算是独眼龙。曹操一听:对呀,我曹操的女儿不能嫁给一个残疾人!曹丕趁热打铁说:“夏侯惇现在掌握重兵,我们曹家得在夏侯家有人潜伏呀!”曹操点头称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