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_陈瓷【五册完结】(23)

  ……

  游客们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笑谈一千八百年前一个人的遇难。可是,又有谁知道遇难者夏侯渊当时的真实想法?

  斩将桥畔,夏侯渊的魂灵依然不肯离去。他孤独地徘徊在桥下,听着上面的人的谈论,自己也在深深地思考:我到底死于什么?死于有勇无谋?否也!若是有勇无谋,怎能马踏西凉虎步关右?死于犯险行动?否也!当时一半的兵力已经拨给了张郃,修补鹿角乃是要务,无人可派,我不去,难道等曹操亲自去?死于曹操的错误任用?否也!一开始来汉中,我就知道自己凶多吉少,汉中的山地,怎能跑得开西部猎豹?可是,主公回撤留防,我不受命,他能放心吗?来到汉中,我固然不习惯于防守,但是,刘备大军一到,我象征性地打一仗,然后拔腿就走,也可以活命啊。可主公这么信任我,把汉中那么重要的位置让我守,那时,除了冲上去,我还有其他选择吗?游客们离开了,夏侯渊的魂灵依然在斩将桥畔苦苦思索:我死于什么?

  其实,夏侯渊死于自己的性格:尚义。

  为了义,他遗弃幼子而抚养亡弟孤女;

  为了义,曹操犯罪他“代引重罪”;

  为了义,他离开西凉,临危受命,驻守汉中;

  为了义,他分兵给张郃,自己以少量军队面对蜀军;

  为了义,面对猛将黄忠,他不抛弃,不放弃,最后用生命来书写“义”字。

  219年正月的那个夜晚,刘备火烧鹿角,进攻防守薄弱的张郃部队,按理说,夏侯渊这时应该做的是安守自己的阳平关,不能轻易出兵救张郃。守住阳平关,刘备就渡不过汉水。可是看着老搭档张郃被打得七零八碎,尚义重情的夏侯渊意气冲动,身在汉中的西部猎豹,还以为这里是西凉,把一部分兵力派去救张郃后,他又拿出了进攻战时常用的“轻兵突入”一招,自己率领一支轻兵前去迎敌。但是,西部猎豹这次遇上了蜀山蛇,并且还是黄忠这条大蟒蛇。

  张郃得救了,他率军退守阳平关,拒敌于汉水北岸。在阳平关发号施令的张郃,得知夏侯渊死讯,那时,正是黄昏。残阳如血,模糊了张郃流满泪水的脸庞。张郃知道,

  夏侯渊是替他死的。太阳渐渐落山,正如一代名将悄然陨落。

  张郃在心里默念:战友啊战友,在那边你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阳依然升起?

  第三章 曹氏第一人曹仁

  * 同在青春期,曹操和曹仁都不是好孩子。

  * 周瑜、马超、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三大美男子,曹仁都和他们打过消耗战。

  * 曹仁是个心理学专家,他尤其精通战争心理学。

  曹仁悼词

  曹仁,字子孝,沛国谯人,168年出生,223年因病去世,享年56岁,曹魏创建时期主要人物之一,谥号忠侯,官至大司马,封陈侯。魏武起兵始,曹仁率众相从,其后,破袁术,攻陶谦,征吕布,讨张绣,鸡落山败袁绍,渭南伐马超,江陵拒周瑜,襄樊对关羽,转战各大战场,立下赫赫战功。曹仁作战勇敢,军中叹曰“真天人”。虽位列三公,但曹仁没有特权思想,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行事皆以法律。

  天神将军临三国,忠勇曹氏第一人。

  险不辞难树元勋,不愧魏国大司马。

  一 荒唐青春

  捣蛋鬼和坏小子———

  侍中曹炽无精打采地走在上朝的路上。大司农曹嵩从后面赶上来,拍拍他的肩膀,关切地问:“怎么了?”他们两个走得很近,想走得稍远一点也办不到,他们虽无血缘关系但却是堂兄弟。本来该有血缘关系的:曹嵩的父亲曹腾和曹炽的父亲曹褒是亲兄弟。可是,这中间出了点小差错,曹腾为了就业付出了一点不大不小的代价:阉割。没办法,太监岗位的招聘简章上,第一条第一款就是净身。

  曹腾的官做到大长秋的位子上,成了全国太监的老一。为了死后有人给自己烧纸,他就收养了曹嵩。按照遗传学,曹嵩和曹炽没有半点联系。可是,按照伦理学,他俩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祖堂兄弟。曹炽看看曹嵩,叹口气说:“我家那小子,好弓马弋猎,一点也不乖,不务正业,不成器。可没少让我操了心!”“那小子”就是曹仁这小子。曹嵩同情地安慰他说:“兄弟,别急,树大自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家阿瞒小时候也是天天飞鹰走狗,那时我愁得整晚上失眠!”

  曹操比曹仁大十三岁,早已经趟过了荒草芜蔓的青春沼泽。曹炽咬着牙说:“我望子成龙心切,给这小子起了一个‘仁’的名和‘子孝’的字,现在看来,这小子不仁也不孝!”曹嵩将安慰进行到底:“我家阿瞒,我给他起了一个‘孟德’的字,但他竟然和袁绍去抢人家新娘!令郎再差,也没到这地步吧!”

  安慰别人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贬低自己,来抬高了对方。其实,曹操和曹仁比,情况要好得多。《三国志》对曹操和曹仁青春期的表现都有记载:曹操,“任侠放荡”。“放荡”而已,也就是好玩,喜欢刺激,何况还“任侠”,即使是和袁绍抢人家的新娘,也只是为了恶作剧,并无更深的动作。曹仁,“少时不修行检”,不注意品行修养,行为不够检点,这就比“放荡”情节严重了,甚至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有人分析说,魏晋系统的陈寿为曹操讳言,没说曹操过多坏话。但是吴国人写的《曹瞒传》,从书名看就可以看出作者对曹操带着抵触情绪,但即使如此,里面也只是说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