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_飘雪楼主/陈立勇【三册完结】(409)

  身为堂堂的一国之君、一方诸侯,竟然沦落到如此凄凉的下场,这对好面子、自尊心极强的隗嚣来说显然是无法承受的。结果他一口气没回来,呜呼哀哉,撒手西去。这说明隗嚣气量小,注定难成气候。

  隗嚣是遗憾的,刚迎来转机,刚看到曙光,就来了个“身先死”。

  隗嚣是欣慰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喜欣见后来人,他死后,王元、周宗立他的小儿子隗纯为王(在洛阳当人质的大儿子隗恂已被斩杀),传承了他的革命之火。

  而隗纯是幸运的,主要体现有二:一是他能在突然之间就取代父亲,成为一国之君,一方之主;二是他继承皇位后,深知唇亡齿寒这个道理的公孙述派大将赵匡、田弇等人来到最前线,做出了“抗汉援陇”之举。

  同时,隗纯又是不幸的。主要体现有二。一是他是国难之际扶上正位的,隗嚣留给他的是一个烂摊子。这个摊子谁捡到都是一种负担,要么付出心血,要么付出生命。二是他遇到了的对手不是一般的对手,而是非一般的对手——刘秀。

  留给隗纯的时间不多了,因为刘秀再次展现知人善用这一特长,很快通过寇恂和耿纯两员大将平定了中原的“内乱”,接着马上对陇西杀了“回马枪”。为了达到一击而中的效果,刘秀重新进行了排兵布阵。

  首先,来看他的“排兵”。

  一是“布奇兵”。任用屡立战功的来歙“监护诸将”,成为征西的总指挥。

  二是“布穴兵”。任用劳苦功高的马援为“副手”,成为征西的副总指挥。

  三是“布狼兵”。任用狼虎之才的冯异、耿弇、盖延、马成为征西“四大将军”。

  其次,来看他的“布阵”。

  一是长蛇阵。征调了一支强大的后勤部队——军民数万,驴四百头负驮,运送粮草。

  二是兜底阵。提供了一线战场足够的粮草——在汧县积谷六万斛,随时补给。

  三是埋伏阵。专派了一支引敌归降的奇兵——用重金收买陇地的商人,内接外应。

  来歙被刘秀委以重任,他很快就因地制宜地做出了这样的战略部署:围点打援、重点突出、剪其羽翼、各个击破。

  事实是用时间来证明的,一年的时间给了来歙足够的空间,一年的时间给了来歙一展才干的机会,一年的时间也给来歙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一是围点打援,成功击溃公孙述派来的援军。

  二是重点突出,成功斩杀了隗国的“双子星座”赵匡和田弇。

  三是剪其羽翼,成功劝降了死守高平的隗将高峻。

  四是各个击破,成功逼降了死守冀城的隗纯。

  隗将除了王元逃往益州投靠了公孙述,其余非死即降。至此,东汉王朝统一凉州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当然,汉军也为此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四大将军”之一的冯异在和隗纯僵持冀州的长达数月时间里,鞠躬尽瘁,不幸病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大树将军”的威名却永存于世。

  《后汉书·冯异传》记载:“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这段话意思是,每次大战结束后,诸将多忙于邀功请赏,而冯异从不居功自傲,往往独自静坐在大树下,反思经验教训。久而久之,人们便送给冯异一个充满赞誉之情的别名“大树将军”。而这个简洁而精辟的固定词组,成为著名的历史典故,千百年来,经常被人们在诗文中引用。

  北朝大文学家和诗人庾信在其代表作《哀江南赋》序中留下了这样的千古绝句:“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中同样有点睛之笔:“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

  造化弄人妒才,英年早逝的冯异是万般遗憾的。

  后人赞美如斯,大树将军冯异应该会含笑九泉的。

  冯异死了,但来歙等人却没让刘秀失望,他带领耿弇、盖延、马成等人在这年的寒冬里迎来了冬日暖阳。内忧外患,久困被围的“光杆司令”隗纯究竟还是没能坚持到底,他在大将周宗等人的带陪同下,选择了归顺。

  刘秀和隗嚣的这场战争历时了四年多,牺牲了手下两员最为得力虎将的性命,牺牲了无数士兵的鲜活生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心智。

  但历史却是这样一步一步拓出来的,最终能得陇,用一句话来形容刘秀就是:累并快乐着。

  内力大比拼

  行百里路者半九十。要想完成全国的统一大业,刘秀还有一步要走,最为关键的一步,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一步,那就是啃下盘踞在巴蜀地带的最硬的一块骨头,消灭人生当中的最后一个劲敌——公孙述。

  “望蜀”之战,比的是内力,比的是潜力,比的是定力,比的是实力,比的是修为,注定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较量,注定是一场最精彩、最壮烈的终极对决。刘秀和公孙述的大决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跨越时空的“口水战”。

  “口水战”的特点:君子动口不动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