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扳不倒的李鸿章_胡以贵【完结】(65)

  得此信后,孙中山半信半疑,但最后还是决定前往一试。后来,孙中山又听说李鸿章仍在观望局势,且很可能诱捕自己,于是乘船驶往越南西贡。在西贡,孙中山仍一面准备武装起义,一面策动李鸿章两广独立。

  已垂垂老矣的李鸿章,却成了各派势力想要达到自己目的的最方便实用的桥梁。各个派别,谁得到了李鸿章,谁就在大清这块土地上站稳了脚跟。这时,李鸿章再次成为各方争夺的对象,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

  维新派需要李鸿章明里暗里的维护和支持,革命派需要借李鸿章扯出自己的大旗。不过,现在最需要李鸿章的,其实是朝廷,在慈禧和光绪仓皇出逃之后,北京那个烂摊子需要有一个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强有力的人去收拾,而这个人非李鸿章莫属。

  其实,早在朝廷正与八国联军交战的时候,慈禧就不断催促李鸿章迅速北上,以打开外交局面。确实,慈禧也不能不开始考虑后路,要李鸿章北上,实际是无奈之下要为议和做准备之意。

  由广州海路北上要经过香港,港督卜力与孙中山对孙李合作,实现两广独立仍未完全放弃。卜力起初甚至想将李强行扣留,由于英国政府的坚决反对作罢。港英当局通知孙中山,由于几年前应中国政府要求对他的驱逐令尚未期满,所以不准他上岸,但如果李鸿章同意两广独立,即允其上岸与李会谈。在船上,孙中山仍是两手准备,一面等待卜力与李鸿章的会谈结果,一面筹划惠州起义。

  卜力与李鸿章见面后,再三劝说他此次朝廷的任命是由极端保守、首先提出进攻使馆的端王载漪签署的,暗含此令有顽固派官员诱李北上而加害之意。卜力一再强调他对广东、香港稳定的重要性,力劝他不要轻易离粤北上,但李鸿章婉言拒绝。

  李鸿章此时更为关注的并非粤、港,而是国家未来面对的局面。他甚至试探性地问以后英国希望谁当皇帝。卜力回答说,如果英国使馆安全,英国主要关心的是恢复秩序、贸易和商业;如果光绪皇帝与以他之名所发诏书所做之事并无关系,英国将不反对光绪皇帝继续统治。

  此时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已被杀,李鸿章对卜力说,如果只有德国公使被杀,列强就无权决定由谁来当皇帝;但是,如果所有公使都被杀害,情况就不一样,列强这才可合法干预,决定谁当皇帝。

  同时他进一步问道,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列强将选择谁,并推测说列强可能会选一个汉族人当皇帝。卜力答道,列强“大概会征询他们所能找到的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怎样做最好”。李鸿章紧接着说不管太后有什么过错,她“无疑是中国最有能力的统治者”。

  李鸿章在各派势力的争夺中,最终还是选择了大清。大英帝国希望李鸿章当皇帝的愿望落空了。

  从1900年1月中旬李鸿章东山再起任两广总督,到九月中旬重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八个月间,大清政坛风云剧变,各派势力相互争夺,而李鸿章作为关键的人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的一行一动,不仅关系到他自己的命运,更直接关系到大清国今后的兴衰。

  孙中山为反清革命一再策反他,港督卜力想稳定粤、港局面竭力挽留他,慈禧要与列强和谈自保最终不能不完全依靠他。李鸿章成为晚清政坛最重要的一颗砝码,他的走向,决定整个晚清政坛的走向,他在受千夫所指的同时,又成为所有人的希望。

  有能力、有实力的李鸿章,似乎跟各派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好像自成一派。在整个晚清的政坛上,他不保守、不激进,他就如同定海神针,让整个晚清不温不火地前进,也让自己稳固不倒。

  5.朝中有人好做官,背靠大树好乘凉

  李鸿章的优势是想干事、能干事,但他的做法总是在朝廷中大多数人的想法之前。所以,李鸿章不论做什么事,都会遭到朝廷中顽固派的反对。李鸿章既想做事,又要应付朝廷中的种种责难,这样就会两线作战,疲于应付,所以李鸿章需要一个有实力的人物的支持。

  最合适的人选是奕。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廷惨败于英法侵略军,北方外国侵略者攻克京师,咸丰帝仓皇出逃热河。

  咸丰帝在临逃之际,命恭亲王奕留下负责与英法侵略军议和,这实际是清“朝廷”第一次与侵华的洋人直接打交道。与侵略者直接打交道,使奕认识到清政府面对的新的侵略者,与传统异族的“入侵”完全不同,他们并非要推翻清朝的统治,自立为新的皇帝,而是“志在通商”,并感觉到:“如果待以优礼,似觉渐形驯顺。”他看到北京城被攻破后,侵略军“乃仅以增索五十万现银及续增各条为请,其为甘心愿和,不欲屡启衅端”。在满足了侵略者的这些要求之后,他们竟陆续撤军南返。对侵略者要推翻清朝以自立的担心和疑虑渐渐打消。这种对外认识的“新变化”在中央和地方显然已颇有人在,尤其是位居中央手握大权的恭亲王奕,成为这种观点的总代表。

  对外国侵略者在认识上的变化直接导致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巨大变化。正是在这种“新认识”的基础上,1861年初,奕与其他几名重臣联名上了《统计全局折》,此折在回顾了清代“夷祸”之患及《北京条约》签订过程后说,“自换约之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请尚以条约为据”,并不想要大清的土地和人民。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