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张学良家事_秦昊扬/杨树标/李灵革【完结】(48)

  张学良不是魏征,蒋介石也不是唐太宗,劝谏变成了吵架。事已至此,张学良也不再有任何顾忌,他逼视着暴跳如雷的蒋介石,忧愤地大声嚷道:“你要是不改变主张,坚持打内战,东北军我就没法子带下去了,学良无能,只好请委员长亲自出马说服大家了!”本想将蒋介石一军,岂料蒋介石冷冷地接应道:“好啊,我明天就去,我倒要看看你的部队是听我委员长的,还是听共产党的那一套!”

  12月4日,蒋介石杀气腾腾地再到临潼。随同蒋介石一同回到西安的张学良则神情沮丧,郁闷不乐。几天来,他陷入纷乱如麻的矛盾之中:丧父之仇,失土之痛,全国民众的谴责,与蒋介石难以调和的严重分歧,搅在一起,他心乱如麻。

  “我曾考虑了三种办法:一是向蒋委员长辞职;二是做最后之劝说,希其回心转意;三是采取类似兵谏的办法。为此,我反复思考,绕室徘徊,斟酌再三,决定先‘苦谏’蒋介石,实在不得已,再行‘兵谏’。”

  这种逼上梁山的苦迭打方法(法文政变之意),对张学良来说,实是万不得已。张学良和蒋介石私交极深,非中国其他军事领袖所能比拟。张学良经常在公开场合自豪地夸耀说,他把蒋介石作为父亲看待。宋美龄也曾说过,张学良尊蒋如同父执。多少年来,蒋介石对张学良也算是爱护备至,数度委以重任。张学良也投桃报李,从欧洲考察一回国,就宣传要绝对服从领袖。正因为这种关系,张学良一直对蒋介石抱有幻想,相信凭他和蒋介石的私交情谊以及这几年在政治、军事上的相互依赖关系,他能说服蒋介石改变政策。但此一时彼一时,这次政见上的冲突,他们再也无法谈到一起去了。

  12月7日,张学良下定决心,他对杨虎城说:“我们再劝蒋先生一次,他再不听,先礼后兵,那我们也对得起他了。”事到临头,他终究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杨虎城认为蒋介石是个死不回头的人,不想张学良再去,怕露出马脚。张学良坚持要去,他说蒋介石很骄傲,以为我们只会服从他,他不会想到别的。杨虎城不便再说,只好让张学良再去劝谏。

  晚上,张学良只身前往华清池谒蒋,痛哭陈词,作最后的“苦谏”,三个小时的慷慨陈词,三个小时的苦苦劝求,并没有使蒋介石回心转意;时而声泪俱下,时而义愤激昂,蒋介石均无动于衷,最后,换来的是蒋介石的勃然大怒:你现在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也不会改变。

  苦谏无效,张学良步履沉重地回到了驻地,但他还希望杨虎城再走一趟,做到仁至义尽。杨虎城深知蒋是不会听的,碍于张学良的面子,答应去试试。然而,张学良从杨虎城那里所得到的,仍然是深深的失望。

  一方要抗日,一方要剿共,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了。

  刀出鞘,箭上弦,图穷匕首现。

  兵谏,逼上梁山,势在必行!

  第五章 剪不断,理还乱——与蒋氏夫妇的半世缘4、囚禁是“爱”

  如果说在张学良身上还存有从他父亲血脉里继承来的绿林好汉的义气之举的话,那便是捉放蒋这一幕了,不过在张学良那里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江湖义气,而升华为一种民族义气。

  张学良发动西安兵谏的目的很明确,“兵谏只是让委员长同意抗日,绝没有伤害他的意思”,“我们一不要钱,二不要地盘,只希望他同意八项政治主张,一致抗日,签不签文件都可以”。正因为此,张学良在和宋氏兄妹达成君子协议,以及得到蒋介石“领袖人格”的保证后,他再次作出了一个让众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对此,张学良是这样解释的:

  “我这一着是要抓住他的心,比你们想得高。

  这次事变,对他是很大的打击。今后要拥护他做领袖,同他共事,所以要给他撑面子,恢复威信,好见人,好说话,好做事。我亲自送他回去,也有讨债的意思,使他答应我们的事不能反悔。此外,也可以压一压南京亲日派的气焰,使他们不好讲什么怪话。

  我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蒋介石扣留在西安?是为争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假如我们拖延不决,不把蒋尽快送回南京,中国将出现比今天更大的内乱,那我张学良真是万世不赦的罪人。如果是这样,我一定自杀,以谢国人。”

  张学良身为军人出身,对扣蒋之事,自认为是犯上作乱,所以在蒋介石口头答应停止剿共,一致对外后,他便急于放蒋,以表明自己无私欲的心迹。他是抱着负荆请罪的态度去南京的,甚至做好了被枪毙的准备。因为作为一个军人,他的行动就等于是谋反,谋反就要判死罪。

  杨虎城对此愕然,他劝张学良:“放他就足见你我之真诚,送他实在是使不得啊。”周恩来送给张学良两句话,“政治是无情的”,“一失足成千古恨”,请他三思。但此时的张学良主意已定,而蒋介石在机场的一句“汉卿,我看你不用送了。南京方面,恐怕有人会不原谅你,去了反而有麻烦”则更坚定了他“人情送到家”的决心。

  张学良想,我既然敢捉,也就敢放;既然敢放,也就敢送,他自认为这是光明磊落、敢作敢当的英雄之举,他却没有想到,想捉就捉,想放就放,想送就送,这岂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玩最高统治者于股掌之上吗?难道这不是其更为忌讳、更丢面子的举措吗?他天真地设想着:我抓了他,现在送他回去,是“一抓一送”,到了南京,他再送我回来,也是“一抓一送”,这样,岂不成就一段千古美谈。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