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 主与乌托邦_陈彦【完结】(72)

  此次伊拉克之战,不能说完全没有道德上的正义性,但是正义性不充分。按照在法国、德国两地都有重要影响的欧洲绿党人物孔本迪(Daniel Cohn-Bendit)的说法,需要区分独裁政权的不同阶段,当一个独裁政权处于进攻即侵略状态时,必须予以打击或者遏制,而当专制政权处于收缩、退却状态时,则应该以非武力手段解决问题。换句话说,1991年侯赛因出兵侵略科威特时,联合国出兵干预是正当的;当年北约对前南斯拉夫进行的军事干预,正是为了制止当年米洛舍维奇对科索沃穆斯林发动的种族清洗是一次地地道道的人道干预。而如今伊拉克政权并没有主动对外出击,对库尔德人的镇压也处于收敛阶段,因而,国际社会应该以外交手段解决伊拉克危机。

  从地缘政治上考虑,欧洲担忧此次伊拉克战争很可能只会加深中东地区的危机。美国一方面忽视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的调停,一方面却派重兵准备进攻伊拉克。在法国政治学界有着广泛影响的地缘政治问题专家阿兹内(Pierre Hassner)甚至表示:假如再打一场海湾战争有利于西方与阿拉伯世界的缓和,有助于中东局势的稳定,我可以同意进攻伊拉克。但目前看不到任何这种可能。而相反,在目前的局势下,发动一场针对伊拉克的战争很可能被认为是一场由犹太教、基督教和殖民者联合发动的攻击穆斯林和被殖民者的战争。这一战争将激化宗教矛盾,加剧文明冲突,很可能使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指南的恐怖主义恶性泛滥。(3)

  另外,对于战争的目的,美国政府智库中一些人物也有通过战争,推翻侯赛因政权,在伊拉克建立民主,从而一举改变中东甚至整个阿拉伯世界专制保守的局面的说法。一些支持此论点的学者也援引“二战”后盟国在日本及西德建立民主体制的历史事实来论证此举的可行性。对此欧洲包括美国学界多持怀疑态度。“二战”后盟国在日本及西德建立民主制度的努力无疑是成功的,但日德当时的现状和历史传统都无法与今天的伊拉克同日而语。

  首先,“二战”后美军对日本的占领及盟军对西德的共管,有着不容置疑的道德正义性。对在“二战”中犯下战争罪,给周边国家乃至本国人民留下累累血债和无尽灾难的战争发起国实行管制,不仅是德日周边国家的意愿,也获得日德本国民意的认可。从法理程序上讲,正是“二战”后一系列国际机构尤其是联合国的建立,使得世界看到了迈向一种法制秩序的可能。换句话说,德日战后的民主建设有助于国际社会走向法制轨道,而今天布什总统要发动的第二次海湾战争却是有损于以联合国为主体的法制体制的。

  从文化传统上看,日德现代史上都有民主传统,民主制度在此两国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甚至制度根基,与其说是以美国为首的战胜国从外部强加民主,倒不如说恢复民主更为确切。日本与西德的社会种群、宗教谱系也比较同质,不像伊拉克既受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威胁又面临库尔德人的民族独立诉求与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教派之争的挑战。同时,就德国的情况看,西德与东德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也是民主制度得以在战后西德巩固的重要条件。

  美国与欧洲在文化渊源、价值体系、制度安排等基本方面有着共同性,但在经济利益、军事战略上一直存在重要分歧。本文无意铺陈欧美在经济层面的摩擦,但认为从地缘政治层面简单回顾一下“二战”后法美关系的演变却是对理解今天法美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的对抗大有裨益的。

  战后的法国外交是以戴高乐主义为指针的。东西“冷战”时期,戴高乐治下的法国第五共和一方面坚定不移地站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阵营一边,一方面不为“冷战”格局所束缚,寻求法国自主外交之路。1958年法国拒绝美国在法国领土上部署导弹,独立开发核子武器;1964年与中国建交;1965年戴高乐在金边讲话明确反对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组织;一直到1967年谴责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以阿战争等都是这一独立外交路线的具体演义。戴高乐所创的这一外交路线以实用主义为主导,因而灵活多变,但核心是一方面拒绝国际霸权,无论是来自苏联还是美国;另一方面拒绝将世界分成壁垒分明的板块结构,无论是以意识形态还是以宗教文化来划分。随着戴高乐退出政治舞台和东西冷战对峙的加剧,法国的外交政策自80年代初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密特朗执政伊始,采取了靠近美国的措施,如加入世界七强首脑会议等。希拉克执政后,法国返回北约军事组织,接受美国指挥北约的既成事实。然而,无论是戴高乐国内政治上的反对派密特朗还是被称为戴高乐的精神传人的希拉克,都是实用主义的忠实信徒。法国采取靠近美国和返回北约的政策绝非是以放弃自主外交作为代价的。希拉克决定法国重返北约实有玩特洛伊木马游戏之嫌,为的是从北约内部说服欧洲国家发展欧洲自己的国防体系,最终摆脱美国的制约。然而,“9·11”事件之后国际反恐大潮下世界发展的趋势似乎正在粉碎法国眼中的世界蓝图。

  “冷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发动了三次重大军事干预行动:1991年海湾战争法国积极参与,义无反顾;1999年科索沃战争法国力促美国参战,凯旋而返;2001年阿富汗之战,北约摩拳擦掌,雄心万丈,试图参与美国的雪耻之役。然而,此时布什上台后的美国政府已是政治保守主义的一统天下,阿富汗之战,美国抛开北约,自取所需,仅带上英国这个最为忠实的小伙伴,大挫了北约其他欧洲伙伴的面子。而此次伊拉克之战酝酿之初,美国就摆出甩开北约和联合国安理会的架势。对于法国说来,美国的这种单边主义的做法,不仅事实上已使北约成为美国一国的工具,而联合国也可能会遭受到同样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国在安理会与美国的斗法,既是在捍卫自己的民族尊严,也是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