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本雅明思想肖像_刘北成【完结】(57)

  近代以来,讲故事这种形式逐渐式微,而小说成为主要流行的形式。小说与讲故事形成鲜明的对比。故事是口头流传,而小说则依赖于书籍。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只是在印刷术发明之后小说才得以兴盛。小说的生产和接受也区别于故事。小说作者把自己孤立起来,小说的诞生地是孤独的个人。小说的读者也是孤独的个人。因此,小说的繁荣是与中产阶级的兴起密切相关。小说表现“深刻的复杂性”。如果说道德性是故事的特征,那么“生活的意义”则是小说所围绕的中心。生活的意义只能在死亡中得到揭示,因此小说的读者在寻求这种意义时必然要提前来分享小说人物的死亡经验。这也是小说读者贪婪地抓住小说情节不放的原因。

  由于中产阶级的全面胜利,报刊成为发达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由此出现了交流的第三种形式,同时造成了小说的危机。这种新形式就是信息。信息的起源也许可以追溯到很远,但直至此时才具有了决定性的影响。信息提供的是距读者最近的、读者最愿意听到的东西,而不是古代那种来自远方的情报。因此如《费加罗报》的创始人所说:“对于我的读者,(巴黎)拉丁区的一个阁楼着火比马德里的一场革命更重要。”信息声称具有“可立即证实性”。其实,信息并不比古代的情报更准确。只不过古代情报往往借自于奇迹,而信息则必须听起来合理。如果说故事本身给世世代代留下无穷尽的话题,那么信息的价值不超过它作为新闻的时刻。

  上述史诗形式历史替嬗的概括显然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观点相互呼应。但是,如果说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对“灵韵”艺术和后“灵韵”艺术还不分轩轾,那么《讲故事的人》则明显地流露了本雅明对讲故事的人的偏爱。文章一开始,他就感叹,讲故事的艺术正在走向终结。这种现象表明,交流经验的能力愈益远离我们,经验愈益贬值。文章结束时,他总结性地表达了对讲故事的人的敬意和怀念:“讲故事的人跻身于教师和哲人行列。……他的天才在于叙述自己生活的能力。……讲故事的人是能够用自己故事的柔和火焰把自己生命的灯捻彻底燃尽的人。这就是环绕着讲故事的人的无可比拟的灵韵的基础。”

  1937年年初,本雅明还为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完成了一篇重要论文《爱德华·富克斯——收藏家和历史学家》。(29)

  与《讲故事的人》相似,这篇文章也是首先建构理论—历史背景。本雅明用四分之一的篇幅论述历史唯物主义。他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历史。在他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仅仅指出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可以适用于艺术这一广阔的领域。普列汉诺夫和梅林最早但也只是间接地或部分地探索这一领域,而德国社会民主党长期受到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历史连续进步观)的影响。本雅明强调要用历史唯物主义清理这种影响。他指出,对历史的任何辩证思考都必然导致对思辨性质的历史主义的扬弃。历史主义是把历史放在空洞的空间里,强调历史的连续性,提供一种永恒的历史形象。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把历史看做一个建构的对象,从现在的条件来介入过去,用现在意识来打破“历史连续性”观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以往的文化史是以虚假意识和抽象方式建立整体进步的幻觉。实际上,没有一项文明记录不同时也是野蛮记录。而没有一部文化史公正地面对这一基本事实。更重要的是,文化现在被瓦解成由人占有的商品。这种背景凸现了富克斯的意义。

  富克斯(1870—?)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从学徒成长为一位党报工作人员。他大量地收集一直被贬低的作为大众艺术的漫画作品,并发表了一系列漫画史的著作,从而开创了大众艺术和复制技术的研究。富克斯曾经指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复制技术。它们代表了该时期的技术能力,也是……对时代要求的一种回答。因此,无须惊讶,每次重大历史变动不仅使另一些阶级而不是原来的统治阶级掌握权力,而且通常也造成了书画复制技术的变化。这一事实需要特别阐明。”因此,本雅明把他视为唯物主义文化史研究的先驱。

  《爱德华·富克斯》寄给社会研究所后因其理论部分的阐述而受到“高度赞扬”,并于1937年10月在《社会研究杂志》发表。(30)

  ————————————————————

  (1) Correspondence,p.402.

  (2) Ibid.,pp.405-406.

  (3) Ibid.,p.411.

  (4) B.Witte:Walter Benjamin: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p.155.

  (5) Correspondence,p.279.

  (6) Ibid.,p.381.

  (7) 参见叶庭芳主编:《论卡夫卡》,前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 参见Correspondence,p.383。

  (9) 参见Correspondence,p.383。

  (10) W.Benjamin:“Conversations with Brecht”,Understanding Brecht,pp.107-108.

  (11) 参见W.Benjamin:“Franz Kafka-On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his death”,Illuminations,p.122。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