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本雅明思想肖像_刘北成【完结】(79)

  这些在本雅明的著作中俯拾皆是的想法具有某种纯真的光辉。但这并不是他的主要见解的特点。他的主要见解大部分是脚踏实地的。然而,这些想法是他的思想“游手好闲”时的明显例子,是他的思想方式的例子。他像城市中的“闲逛者”一样听天由命,把偶然性当做自己思想探索历程的导游。正如在过去的宝库中巡游是遗产继承人的享受特权,“收藏者的态度,最高意义上的继承人的态度”也是如此。由于占有了物,由于“所有权是人对物品所能具有的最深刻的关系”(《打开我的藏书》),他们把自己安置在过去之中,从而不受现在的干扰,达到了“旧世界的复兴”。另外,由于收藏者的这种“最深层的冲动”不具有社会意义,而是导致一种严格意义上的个人癖好,所以“从真正收藏者的角度说的”一切事情必然表现为“异想天开”,犹如让·保罗(译注:1763—1825年,德国诗人和散文作家)的那种想象:作家“写书不是因为他们贫困,而是因为对他们能买而不愿买的书籍不满意”。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异想天开具有某种值得重视的、并非完全无害的特点。例如,这里面包含着一种姿态。这是在一个社会黑暗的时代里极其重要的姿态:收藏者不仅从社会退回到四壁包围的私室,而且用原来属于公共财产的各种珍品来装饰四壁。(当然这不是今天的收藏者。后者占有着在他看来具有市场价值或能够提高他的社会地位的各种东西。而像本雅明这样的收藏者则四处搜寻被视为无价值的怪异东西。)另外,他对过去本身的癖好是出自于他对现在的蔑视以及对社会看法的无视。这里面已经出现了一种躁动因素,似乎宣布,传统不过是他的最后一个路标,传统价值在他那里绝不是如人们乍一看所想象的那样安全。

  因为传统不仅仅是按照编年方式,而首先是以一种体系的方式整理过去。这种体系把正面与反面、正统与异端分开,把符合需要的观点和资料从大量不相关的或纯粹趣味性的观点和资料中区分出来。而收藏者的癖好则相反,不仅不系统而且几近于混沌。与其说这是由于它是一种情绪化的癖好,不如说这是由于它主要不是被物品的质量——这是可以分类的东西——所激发起来的,而是被“其真实性”,其独特性——这是拒绝任何系统分类的东西——所激发起来的。因此,传统制造差别,而收藏者则抹杀差别。“正面与反面……偏爱与排斥在这里是唇齿相依的”(《选集》第2卷,313页)。甚至当收藏者把传统本身当做自己的特定领域、精心地剔除不能被传统承认的一切东西时,这种抹杀差别的现象也会发生。收藏者以真实标准来对抗传统,以原生标志来对抗权威性。如果从理论上来表述这种思考方式,也就是说,他用纯粹原创性和本真性取代内容。而只有法国存在主义才把前者确立为一种独立的品质,即脱离了一切特殊特征的一种品质。如果沿着这种思考方式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那么结果是,收藏者的原初冲动发生了奇怪的颠倒:“真实的画面可能是旧的,但真实的思想是新的。这就是现在的情况。现在可能是贫乏的。但不管它是什么样子,必须紧紧抓住它的犄角,才能考虑过去。如果要使死者的幽灵能够在墓穴边缘浮现出来,这只公牛的血必须填满墓穴。”(《选集》第2卷,314页)当现在为了召唤过去而牺牲时,从这种现在中就产生了“思想的致命冲击”,其目标针对着传统以及过去的权威。

  因此,继承者和保存者就出乎意外地转变为破坏者。“收藏者的真正的、被极大地误解了的热情总是无政府主义的、破坏性的。因为这就是它的辩证法:与他对被自己精心保护的对象、物件和物品的忠诚同时并存的,是一种对模式性和可分类性的不懈地颠覆性反抗。”(27)收藏者的物品曾经是更大的有生机的整体的一部分。他破坏这种整体的前后联系。因为只有独一无二的纯真才能满足他,所以他必须清除掉被选中的物体身上的所有模式特征。收藏者的形象与闲逛者一样是旧式形象。它之所以能够在本雅明那里表现出如此鲜明的现代特征,仅仅是因为历史本身在这个世纪初打破了传统,已经减轻了他的破坏任务,他只需要弯下身子从残骸堆积中挑选他所珍爱的断片。换言之,物品本身就向人们特别是坚定地面对现在的人展示了自己的一个侧面,而这个侧面以前只有用收藏者的异想天开的眼光才能发现。

  我不知道本雅明是在什么时候发现他的旧式爱好与时代的现实惊人地重合了。这应该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当时他开始认真地研究卡夫卡。稍后不久,他就在布莱希特身上发现了一个在这个世纪游刃有余的诗人。我并不想断言说,本雅明的重点在一夜或一年之间从收藏书籍转向收集引文(这是他独有的癖好),尽管在书信中有这种自觉转移重点的某些证据。但是,在30年代最能体现他的特点的莫过于小小的黑皮笔记本。他总是携带着它们,随时随地把在日常生活和读书中采集到的珍珠和珊瑚般的引文记载在上面。他偶尔大声地朗读它们,向别人展示它们就像展示精选的收藏品中的物件。当时,这种收藏完全是怪诞的。在这种收藏中很容易看到,接着一首18世纪婉约爱情诗的是最近报纸上的一则消息,接着格金(Goeking)的《第一场雪》的是1939年夏的一则维也纳新闻:当地煤气公司“停止向犹太人供应煤气。犹太居民的煤气消费造成了煤气公司的损失。因为最大的消费者是那些不支付账单的人。犹太人专门使用煤气来自杀”(《书信集》第2卷,820页)。在这里我们看到,死者的幽灵确实从为现在殉葬的墓穴中被召唤出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