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_金纲【完结】(107)

  右正言温仲舒、户部郎中张洎、直史馆王禹偁、知制诰田锡,宰辅李昉、宋琪等人都献上了长篇议论,但意见大同小异,我替他们合并同类项,综合起来,大略有七条建议:一、朝廷应该“修德”,罢天下不急之务,做好自己家的事,让天下都知道大宋是一块王道乐土,这样,契丹将不战而降。

  二、选择将才,信任将才。赏罚严明,否则兵多无用。

  三、在河北边境,建立三座重兵要塞,各领10万精兵,互为犄角,常年驻扎,可以免去河南和中原各道的粮草转运之苦。

  四、多设间谍,细作,了解契丹内部状况。并设法分化瓦解契丹各部落之间的关系,争取以夷攻夷。

  五、攻取幽州,不应从南往北仰攻,而应从北、从西,俯攻。

  六、以后有战争动员,应该跟宰辅商议,皇上不得自己做主。雍熙北伐,就是因为没有跟宰辅商议,导致大败。

  七、皇帝应该放下尊严,屈己求和,结束兵火连年的战争状态。

  每一条意见都够重要,其中第一条“修德”,几乎每个谏臣都会提及,就像他们事先早已商量好了,统一口径一般。这一个回合中,时任右拾遗、直史馆的王禹偁,他的意见堪称代表。他引用《庄子·逍遥游》中“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说法,将儒学和道家意见融汇为一体,说出了一番以后的“主和派”们都会论及的一个意见:修德以来远人。

  他的意见史称“御戎十策”,皇皇数千言,分为“内五条”“外五条”,“修德”的意见出自“内五条”之四,他说:“不贵虚名,戒无益也。且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迹用不彰,品物自化;道德既丧,功名始生。五帝犹能不伐,三代多或自矜。讨蛮夷则重困生灵,得土地则空标史策,祸败之本,何莫由斯。今万国骏奔,四民康乐,惟兹北狄,未服中原。以臣思之,恐宗庙之灵,天地之意,虑陛下骄於大宝,怠於万机,用广圣谟,以为儆戒。诚宜作备边之计,示忧民之心,不必轻用雄帅,深入敌境,竭苍生之众力,务青史之虚名。如此,则天道顺,人心悦,年岁之间,可缓图也。”

  不以虚名为贵,是为了警戒无益之事。况且圣人不求名、神人不求功。所有的行迹大用都不彰显,而万物自然演化;到了道德沦丧,人间才有了功名之心。五帝时代还能做到不自我表扬,但三代时就有了自满得意之情。讨伐蛮夷就会给国计民生带来困境,得到土地,不过是无所用地标榜于史册而已。国家祸败的根本,没有不从这里开始的。现而今,天下各地都在前进,四方士庶都很康乐,只有北方这个契丹,还没有归附中原。以我的思考,这恐怕是宗庙天地有意味的安排,神灵们担心陛下获得帝位而骄矜,怕陛下在万机之中有所懈怠,留着北狄,可以扩展帝王之宏猷,以此作为警戒。当然应该做好备边的大计,明白展示忧民之心;但不必轻于选用精兵雄师,深入敌境,以战争来竭尽苍生之民力,务求青史之虚名。如此,则天道顺畅,人心愉悦。年来岁往,可以慢慢图谋。

  这些谏臣们的意见,谈得比较实在的是第二、第三条,但恰恰是这两条,大宋操作起来,难度最大。

  因为五代以来的藩镇,就是这样演成的。一旦边帅坐大,且拥有十万之众,上下号令一致,这就是一支“兵强马壮”的武装力量。五代以来,只要武夫拥有了这样的武装力量,他自己不想反,但部下邀赏,要建不世之功,造反,这一场“买卖”就是最便捷的。几十年间,十几场兵变,如出一辙。太祖时代,尚有“驾驭群雄”的宏猷手段,太宗已经相形见绌。他不敢为三镇将帅常年各予十万精兵。那样,太危险。太宗以后,如何令边帅有效抑制北部侵略者,同时又必须保证不出现“黄袍加身”的藩镇兵变,是十几位皇帝共同的内部紧张。所有明白此理的大臣,都会被给予厚望,都会心照不宣地推演“偃武兴文”的国家政策,“抑制兵权”的统御手段,没有一次、没有一人,例外。

  临时镇守者

  理解大宋之“弱”,这是一把密钥。

  所以,大宋所有的边帅,都是“临时”镇守者,都是朝廷、皇帝临时临事派出的“差遣”。“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是所有带兵统帅与打仗士兵的基本态势。这样的武装力量抵御外侵,需要高超的管理技巧。

  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种可笑的职官制度。在这种制度推行条件下,虽然抵御契丹、金兵、蒙元,有得有失,更在最后决战中,社稷倾覆,但一个重要成果则是:大宋三百年,没有出现藩镇之乱。如果熟悉五代藩镇割据中的士庶苦难,应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藩镇问题,东周列国,就是“封建”外表下的“藩镇”之实;秦代没有解决,六国后裔以及郡县治下的团块割据,已经是藩镇模型。汉代没有解决,东汉藩镇,愈演愈烈。魏晋没有解决,一些大战,其实就是在藩镇与藩镇之间的战争。大唐没有解决,从安禄山开始,“权反在下”的藩镇实质,已经开始不断上演。五代尤其没有解决,所有的战事,几乎就是藩镇之争。大明事实上也没有解决——燕王朱棣就是一大藩镇,宁王朱宸濠就是一大藩镇,晚明更有各路藩王。大清事实上也没有彻底解决——清末“东南互保”以及更多军阀自立,都是藩镇传统。民国事实上也没有根本解决,熟悉近代史的都知晓民国乱象的根本。如此看,近三千年历史中,彻底解决藩镇问题的只有大宋帝国三百年。中国,只有三百年时间,是持续性不存在藩镇之害的时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