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_金纲【完结】(147)

  第三,“家法”事实上乃是一种诉诸“价值应然系统”的政治伦理规则。这种“规则”,由太祖、太宗开始,包括真宗的言行,成为后代帝王效法、援引的前代经验,但这种经验,具有“习惯法”而不是“成文法”的性质。

  理解这三个节点,可以理解“大宋家法”大意。

  太祖、太宗、真宗,作为十世纪后期、十一世纪初期的中国领袖,合格。

  崔颐正的《大禹谟》讲述甚为精彩。在以后的日子里,真宗不断召他来禁中讲《尚书》,一直讲到十卷之多。因为他讲得好,赐给他五品服。

  太宗一朝听儒士说圣贤义理,成为一种传统。后来演化为“经筵”。

  所谓“经筵”,就是延聘时贤,为帝王讲授儒学经典,令帝王接受儒学教育的小课堂。“经筵”制度化,是要帝王接受教育有连续性,不但这一代帝王日常要连续学习,以后一代代都要连续学习。这种教育的持续,成就为一种宫廷文明,在规则化的管理下,推演为有效引进圣贤理念的政治机制。是否接受圣贤理念,成为君主光荣与耻辱的尺度。在荣誉感召之下,君主的尊严也有了理性方向。因此,“经筵”之实质,是对君主行为奇妙的“价值制衡”。

  李觉讲《泰卦》

  端拱元年(988)的一个夏天,太宗车驾到国子监礼敬孔子。礼毕,升辇,准备回驾,临出西门时,看见一间经堂内正有讲座。

  左右告知:“博士李觉正在聚众讲学。”

  太宗知道此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时,因为通“九经”,李觉起家成为将作监丞,后来到建州(今属广东罗定市)做通判,任期将满时,当地人舍不得他走,一力挽留。郡县治,天下治。太宗喜欢治理地方有德有能的“循吏”,就下诏褒奖他,迁为左赞善大夫,知泗州(今江苏盱眙县),转秘书丞。后来又刊定唐代大儒孔颖达的《五经正义》,被同僚举荐,做了《礼记》博士。

  雍熙三年(986)时,李觉与右补阙李若拙出使交州。交州此前有乱象,侯仁宝征讨当地叛乱者黎桓,失利;黎桓坐大,建立黎朝,正在与大宋欲战不敢,欲降不甘中,多次遣使修贡,但又多次背命。李觉二人到达交州后,李若拙就对左右说:“虽然黎桓称帝,但我们不能跟他称臣!”太宗曾封黎桓为节度使,见面后,黎桓还算尽礼,但没有下拜,说是患有脚疾,不方便。欢迎宴会时,黎桓在大厅里摆满了南方所产奇货异物,很有眩人耳目的意思,但大宋使臣一眼也不看。黎桓试图送给各位礼物,也被拒绝,只要求黎桓将此前失陷于交州的一个使臣带回汴梁。黎桓答应了,然后又安排休息,对二人说:“我们这里风土如此险峻,你们中朝之人乍来此地,能不疲倦吗?”这话显然有刺,意思是交州不容易攻取,如果攻取,会很“疲倦”。李觉回答道:“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也。”咱们国家版图总共不下万里,排列州郡四百多。各地有开阔平原一马平川,也有险固山岭重岩叠嶂,这一块地方何足道哉。据说黎桓闻听此言“默然色沮”,无话可答,神色沮丧。

  现在听说李觉在这里讲学,太宗忽然来了兴致,就让人召李觉御前讲学。李觉来到车驾前,看到坐在御辇上的君王,未免不爽,就对皇上说:“陛下六飞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陛下您乘坐六匹马拉的御辇,臣子怎么敢就来升座讲学?

  太宗惭愧,于是从六匹马拉的御辇上下来,命有关部门另外张架帘幕,为李觉另设一座,开讲。从臣都有座位,列席听讲,赵普也在座。

  讲什么呢?陛下您出题。太宗于是让李觉讲《周易》的《泰卦》。

  泰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属于第十一卦。卦象是坤卦居于上,乾卦居于下。按照寻常理解,乾在上,坤在下,但这一卦恰恰相反。但李觉很高兴,就顺势讲述了“天地感通,君臣相应”的道理。他这个讲述,取法于《周易》的《彖辞》,而《彖辞》是讲述六十四卦主旨的文字。乾坤倒置,等于天地相交,是吉相。“小往大来”“其志同”“内阳外阴”“内健外顺”“内君子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等等,都是泰卦的主题词。循此类主题词展开,是一篇大文章。熟悉《周易》的人,会约略理解李觉讲了什么道理,大意是天道与人道的对应关系,君臣相会相交,“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道理。古来大儒,往往不失时机地“点化”君主,在“帝王之师”的荣誉下乐此不疲,且往往收获政治效益,是事实。

  传统士大夫,就这样用圣贤精神、儒学义理作为思想资源,一点一滴地矫正着帝王的致思方向,在不自觉地作着隐秘的“价值制衡”。

  太宗听他一番讲座很高兴,特赐帛百匹,第二天还在跟赵普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个事:“昨日听李觉讲‘泰卦’,文义深奥,但足以作为帝王鉴戒,朕当与爱卿等共遵守这个卦中所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羁縻文人论”

  有一种说法,意思是: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大宋建国已经二十年,原来的割据政权首领们,如李煜、孟昶之流,一个个都已经死了,但还有些旧臣,往往会对新朝有不满,太宗“疑其怀故国、蓄异志”,于是有了高招,将这些人全部“收用”,安排到各个馆阁之中,让他们去修书,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之类,而且要尽可能地做到卷帙浩瀚,然后给这些人比较优厚的待遇,“姑以是縻之,录其长,柔其志”,姑且以此来“羁縻”这些文人,用他们的长处,消磨他们恢复故国的意志,役使他们可能不安分的心。如此一来,这些人就老死于文字之间,不可能在政治上发挥作用了,云云。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