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_金纲【完结】(170)

  参知政事吕端回答说:“国家若行黄、老之道,用这种办法来达致升平之世,效果很快。”宰臣吕蒙正说:“老子称‘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说那鱼不要一个劲地去翻动搅扰。锅里的鱼来回翻动搅扰就烂了;邦国之民来回翻动搅扰就乱了。现在大臣中,上封事议论制度变更的人很多,陛下可渐行黄老清静之化,来镇定这些议论。”

  太宗回应说:“朕不欲塞人言。狂夫言之,贤者择之,古之道也。”朕不想堵塞人的言路。狂人有话让人家说就是,贤者自有选择,这是古来之道。

  这一段对话意味深长。

  它至少表明了如下几层意思:

  一、张齐贤“政尚清净”说,在太宗这里得到肯认。

  二、此说来源甚古,与“黄老哲学”相关。而这种不扰民,也即“无为而治”的思想,其实也是儒学的。“无为而治”就是《论语》而不是《老子》中的话头。而这个思想最为接近现代政治哲学哈耶克“自发秩序原理”。

  三、大臣们在淳化年间已经有了“上封事”议论更化的意见。这些意见,有的属于折腾。所以吕蒙正主张“镇之”,也即中止他们的进言。

  四、太宗认为“人言”不可“塞”。即使是折腾言论,也让他人去说,说话在人,选择在我,是“古之道”。

  史称张齐贤做转运使时,周行若干州郡,“勤究民弊,务行宽大,江左人思之不忘”,勤于研究调查民间之弊政,务必行使宽大政策,江南士庶都很思念他,无法忘记。

  食料羊

  张齐贤,是最优秀的帝国官员之一。

  他有很多轶事。据说他长得很美,“姿仪丰硕”,姿态仪表很丰满高大,其实就应该是个大胖子。

  据说他在河南尹张全义的门下时,有好几个人的饭量,自己常常说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遇到村子里有人做祭祀做法事之类,他跟着参与,才能吃个饱饭。有一次到人家做法事,看到人家宰牛后有一张牛皮,他取来煮熟,全部吃掉。甚至还传说,他在“画地十策”时,太祖召他进入行宫,赐给他卫士们吃的工作餐“廊餐”,一份不够他吃的,就在大盘子里,也即公用盘子里,直接用手抓食。太祖好笑,就用柱斧点他的脑袋,让他说那“十策”。他就一边吃一边说,根本不害怕,据说太祖还给了他一束帛。这个记录出自大宋哲学家邵雍的儿子邵伯温,见于《邵氏闻见录》。但此说与“令武士拽出”说不同。变通一下,当时的历史场景可能是:人是拽出去的,但拽出去之后,又给了一束帛。

  另一个野史,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还记录了张齐贤的一个梦,说他“布衣”时,在嵩山游历,醉了卧在一块大石头上,梦到有人驱赶一群羊到他跟前说:“此张相公食料羊也。”这是张相公您这一生要吃的食料羊啊。等到他富贵之后,每一顿饭都要吃好几斤羊肉,还往往不够饱。史称“健啖世无与比”,他的能吃,世上几乎无人能比。

  看来张齐贤乃是大宋第一吃货,天下头牌饕客,应该没有问题。说张齐贤曾经知安陆州。安陆在今天的湖北,此地比较偏僻,一般人没有见过大官,张齐贤带着京官的身份下放地方,人们听到、知道他的能吃以后,感到此公不类常人,史称“举郡惊骇”,整个州郡都很惊奇咋舌。结果就有一个好事者——在一次与宾客的会宴中,厨房的一个小吏就准备了一个金漆大木桶,放在大厅旁边,偷偷地盯着张公吃什么,只要张公吃一样东西,他就将同样类型同样分量的东西投入大木桶内。等到晚上,又喝酒,就连酒也倒进去,最后连酒水带食品,将整个木桶都装满了。史称“郡人嗟愕”,州郡之人都很感叹吃惊,认为“享富贵者必有异于人”之处。记录这事的乃是欧阳修,就在他的笔记《归田录》里。

  张齐贤因功得到提升,到了淳化二年(991)的夏天,他已经做到了参知政事,这是正式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务,不久,又拜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宰相正职。此时,他已经富贵。太宗知道他少年时代家庭贫寒,由母亲带大,这样的母亲带出这样的儿子,应该不是简单人物,就同时封赏了他的八十岁母亲孙氏为晋国夫人。按例,命官夫人可以到宫中来与皇后聚会,这类活动略相当于当时流行于欧洲的贵族沙龙。孙氏年老但身体康强,有时就到宫中来。太宗每次见到这个老太太,都要慨叹她有福、有寿、有令子。经常亲笔写诗、写诏书慰问老人家,另给赏赐,待她犹如家人。就像欧洲贵族得到国王恩赏,视为荣耀一样,大宋当时的“缙绅”也都认为这是个很大的光荣。

  记录这事的大宋“缙绅”名流叶梦得,曾与张齐贤后人有来往,他在张府亲眼见到太宗写给孙氏的诗和诏书。诗云:“往日贫儒母,年高寿太平。齐贤行孝侍,神理甚分明。”手诏云:“张齐贤拜相,不是今生,(乃是)宿世遭逢。本性于家孝,事君忠。婆婆老福,见儿荣贵。”太宗诗文都有“简质”的特点,叶梦得认为“简质”,也即简易、质朴,也是太祖太宗历来待臣之道。故实见叶梦得《石林燕语》。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