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真宗赵恒_金纲【完结】(127)

  此时,知制诰朱巽恭敬地奉玉牒、玉册,与行事官率先登山。

  真宗随后开始登山。

  初乘辇,后步行。

  在回马岭处,看到通往天门一线,道路险绝,于是每人给两块横板,两端系上彩帛,斜套在后背。选出身强力壮的亲从士卒,穿着钉鞋,前后推着、拽着,像拉纤一样,帮助官员缓缓登山。

  山中间,休息一日。

  庚戌日,昼漏未上五刻。真宗穿着原来的打扮,通天冠、绛纱袍,乘金辂,备法驾,到达山门后,开始改服靴袍,一种绛红罗袍配黑革皮鞋的祭祀礼服,乘步辇登泰顶,上天街。

  此时,卤簿、仪仗都列在山下。黄麾仗卫士、亲从士卒,从山下盘道直到太平顶,两步一人,彩绣相间。供奉马都在中路御帐处。

  大典祭祀要向神祇献酒,总“三献”,真宗“初献”,而后宁王赵元偓“亚献”,而后舒王赵元偁“终献”。他们都跟着真宗一起登顶。宰辅王旦、卤簿使陈尧叟等官员也跟从在后。王钦若也在真宗身旁。山高坡陡,步辇常常停下,真宗步行。跟着真宗的官员和导从都累得神色疲顿,但真宗“辞气益壮”。

  到达山顶御幄,真宗带着近臣观看玉女泉,周览历代碑碣,看到一块碑的开首引用《尚书》中的文字:“朕钦若昊天”,真宗不禁回顾王钦若,笑着说:“原来此事前定,只是朕与相。”

  前一天晚上,山顶大风,吹裂了帟幕,到了早上,风还没有停止的意思。但是到了真宗登上山顶,天气忽然转为温和,无风,帐幕丝毫不动。

  奉祀官们布置圜台,摆上供品,史称“祥光瑞云,交相辉映”。

  当晚,斋宿于山顶。

  封禅大典

  第二天,辛亥日,开始祭祀昊天上帝,以太祖、太宗配享。

  仪卫使奉“天书”于昊天上帝座位之左。

  真宗着衮冕,盛服祭奠、敬献。

  昊天上帝在正座,座下为黄褥;太祖太宗在配座,座下为绯褥;皇帝真宗跪献的座位为紫色。显然,上帝在此享用了人间至尊的待遇;太祖太宗次之;真宗享用的是臣子待遇。大典,就用这种谦卑的姿态向天神和祖灵进奉虔敬。

  侍从们都恭敬地站在壝门之外。笼烛前导也撤下。

  摄中书侍郎,即代理中书侍郎周起,开始诵读玉牒、玉册文字。

  根据现存史料所见玉牒文、玉册文看,二者文字内容很接近,都是对上帝的宣誓,表示要“好好工作”,更“感激不尽”。共同的主题是吁请上帝保佑“黎元”也即百姓,玉牒文的说法是“恵绥黎元”,玉册文的说法是“祈福黎元”。

  为何都是写给上帝的信,却分成两份呢?

  因为主诉求不同。

  玉牒文内容像是写给昊天上帝的“保证书”,向上帝保证:我这个叫赵恒的人,一定“以仁守位,以孝奉先”,用仁爱来守住天帝给我的大位,用孝敬来侍奉奠基大宋的始祖。

  而玉册文更像写给昊天上帝的“感谢信”,告诉上帝:我这个叫赵恒的人,“谨以玉帛、牺牲、栥盛、庶品,备兹禋燎,式荐至诚”,恭敬地用美玉布帛、牛羊牺牲、五谷食粮、更多物品来敬献,更备下专门祭神的烟火,来向上帝奉上我的至诚。

  玉牒文更庄重,玉册文更诚恳,当然,二者都无比虔敬。

  诵毕,乐起。

  真宗向神祇献祭,而后“亚献”“终献”。

  “三献”毕,真宗饮“福酒”。

  中书令王旦跪称道:

  “天赐皇帝太一神策,周而复始,永绥兆人。”上天赐给我们大宋皇帝《大中祥符》天书,愿能无穷流转,永远安养亿兆人民。

  礼毕,送神。

  乐止。

  真宗升坛,阅视燎坛举火,表示敬献给神祇的祭品,神祇们已经接受。

  山上、山下开始传呼“万岁”,呼声震动山谷。

  真宗同时阅视臣下封玉柜。

  王旦将玉牒、玉册放入玉柜中。出,将玉柜放入石 之中。

  摄太尉,也即代理太尉冯拯将盛装“天书”的金匮捧下来,准备带下山去,祭祀地祇时用。

  皇帝暂回行帐休息。

  将作监带领工匠封石 ,这事要一点时间。

  玉牒、玉册将永久留在山上瘗坎之中。但大宋君臣没有料到的是,千年之后,玉册出土,辗转落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据我看到的资料介绍,玉册共十六简,每简长不足三十厘米,刻字一行,凡十六字。其文与《宋史》记录略异。玉牒则至今下落不明。

  石 封毕,真宗再次登台阅视,见石 封闭,回到御幄。

  司天监来奏:“庆云绕坛,月有黄辉气。”

  山上、山下再次开始传呼“万岁”,呼声震动山谷。

  真宗当天回到山下奉高宫。百官在山谷口迎接。

  天象极佳,史称“日有冠戴,黄气纷郁”。

  壬子日,又到社首山祭祀地祇,一如封祀之仪。

  天气一如昨日,石 封讫后,史称“紫气蒙坛,黄光如帛绕天书匣”。

  四方所献的珍禽异兽,全部在山下纵放。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