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王朝_王新龙【完结】(167)

  仁、宣两朝均能重用大臣,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他们所依靠的大臣主要是“蹇夏”(蹇义和夏原吉),他们掌握着六部中两个最主要的部门——吏部、户部。还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掌阁务。在他们的尽心辅佐下,政治比较稳定。在重用这批大臣的同时,对不称职的大臣则予以黜退,即使原来和皇帝关系比较密切的也不迁就。对宦官的控制也比较严厉。仁宗即位后就下令:“中官在外采办者悉召还,并罢所市物。”⑤宣宗于宣德元年(1426)七月,“谕六科给事中,凡中官传旨,必复奏始行”⑥。宣德六年(1431),宦官袁琦“自幼侍上,恃恩纵肆,擅遣内官内侍,以采办为名,虐取官民财物”;又有中官“裴可烈在苏松诸郡,贪暴尤甚”;“中官唐爱,以公差南京,纵瓷贪酷”⑦,俱被捕杀。

  永乐一朝,经常战争,工役频举,支出浩繁。虽然当时的经济繁荣,国库殷实,但在这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耗费的物力毕竟是太多了。仁宗即位后,注意到百姓的负担,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他一即位就下令停止为宫中采办宝石、金珠、马匹以及烧铸进供等等。凡是地方受灾,他都下令减免田赋,发放官粮赈灾。为了保证百姓的休养生息,仁宗还派遣监察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经常对司法机关的官员说,国家要恤民,一定要从清除赃吏做起。宣宗即位后,继续执行仁宗的与民休息的政策,他对民间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在一次外出返京的路上,他看到几个农民在田里耕作,便带着几个官员前去询问稼穑之事,并接过农民手中的犁把推了三下,说:“朕只推三下,就已觉得累了,更别说常年在干这种活了。人们常说,劳苦者莫如农家,确是如此。”他曾经写《织妇词》赐给朝臣,并叫人画成图张挂宫中,要人们记住百姓的艰辛。正因如此,所以才能注意到百姓的休养生息。宣宗反对那种向百姓强征暴敛以供帝王享受和充实国库的做法。对灾荒地区,宣宗也实行减免田赋,开仓赈灾。宣德七年(1432)四月,“以山西旱,蠲逋赋二百四十万石有奇”。同年十二月“减苏州官田租七十二万余石”⑧。河南有一个知县,没经过请示就发放驿粮千石赈灾,宣宗没有责备他,反而表扬他不拘手续,并且说“如果要依照手续层层申报,那老百姓早就该饿死了。他总结出一条历史经验:国家之盛,本于休养生息;而衰弱,必由于土木兵戈。

  仁、宣二朝实施了一些与民休息的政策,目的是为了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弭患于未萌”,也就是不激化矛盾,避免人民的起义斗争。

  在经济方面,还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宣德四年(1429),“命户部申明栽种桑枣旧令”⑨。所以这时的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仁、宣二朝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他们能够纳谏。仁宗曾对杨士奇说:“为君以受直言为明,为臣以能直言为忠。……今后,我如果有什么不对韵地方,你们尽管直言指出,别担心我不会听从。”有一次,杨士奇上奏说:“陛下的恩泽虽然普及天下,但是,如今流徙之人尚无所归,疮痍尚未平复,老百姓还很困苦,还须休息数年,才可能达到太平。”仁宗同意这种看法,并责备众朝臣说:“朕对众卿以至诚,望尽力匡扶。但只有杨士奇曾多次上章指出时弊,而卿等皆无一言。难道朝廷果真没有弊政,天下真的太平了吗?”众朝臣听了,都感到惭愧。宣宗也是这样,他能够听取正直大臣逆耳的劝谏,不喜欢听那些恭维讨好的话。他对杨溥说:“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幸运的是百姓稍得安定,不过,祸乱的发生往往出于意料。而近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力辅朕。”杨溥顿首说:“臣不敢忘报。”宣宗对他说:“直接指出我的过错,就是对我的最大报答。”裁撤冗官的建议是宣德三年(1428)蹇义首先提出来的,宣宗采纳了。他经常召集“三杨”、“蹇夏”等大臣谈话,要他们指出朝廷的弊政,凡是有利于国家并切实可行的意见,他都能接受并实行。

  但是,纳谏,是有限度的,并非所有的逆耳之言都能听得进去。如仁宗对翰林侍读李时勉上疏言弊就惩治过,到临死还耿耿于怀,宣宗也同样对御史陈祚的上疏极为恼火。

  仁、宣时期对科举取士法进行了改革。仁宗在位时,曾与朝臣讨论科举之弊。杨士奇建议,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原来由于文化水平高低不同,形成会试多取南士。改革后,分南卷和北卷,分配录取比例,从地域上加以平衡。仁宗未及实行而死去,宣宗即位后,就是按照这一改革办法按名额录取的。“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后复定南、北、中卷。北卷则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卷则四川、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徐、滁、和三州;余皆南卷”。会试取士这一改革,使北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亦感奋兴起”,扩大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使得“南北人才,皆入彀矣”⑩。

  周边形势的安定,也是所谓“仁宣之治”的重要标志之一。当时,明朝政府对北方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政策是“脱扰塞下,驱之而已”,戍边将“毋贪功”;东北地区,在奴儿干都司的管辖下,也比较安宁;西北卫所,顺利地对当地人民进行着管理;自永乐十一年(1413)在西南地区开设贵州布政司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治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